自序
教养孩子的意义,在于父母的自我成长
当我满怀喜悦和期待迎来儿子的出生时,我的内心除了逐渐被唤起的汹涌而来的母爱之外,更多的是焦虑和惶恐。我一次次看着身边熟睡的儿子,想着他这一生的命运将与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幸福、健康将系于我的养育,不觉感到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
养育孩子的过程确实辛苦,同时也带给我母子连心的深刻情感体验。成长的喜悦逐渐冲淡了养育的焦虑,我学习的儿童心理学专业知识也逐渐转化成可以感知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修正之前的粗浅理解,结合养育的实际体验,跟其他的父母分享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看着孩子逐渐成长,体会着心理学的精妙之处,我不禁想对那些过往的心理学大师们说声“谢谢”。其中特别想要提及的,是萨提亚模式[1]带给我的影响和成长。本书的创作过程恰恰也是我深入、系统地学习萨提亚模式的过程。萨提亚模式让我学会在看待一个人时,不只看到他的表面,而是真正欣赏和尊重每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包括我自己以及孩子的生命。
在实践和学习中,我不断地吸纳、体验、洞察、总结。伴随着各种体验和反思,我自身在不断地成长,就像播下一颗种子,不断地酝酿、萌芽,最终得以破土而出。
父母是靠自己的整体素养来影响和养育孩子
在养育小婴儿时,母子之间就像热恋的情人一样。婴儿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亲子冲突很少,婴儿对母亲有着深深的依恋,这让母亲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然而,就像情人热恋过后终有冲突和斗争一样,母子之间从此并未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夹杂着各种情感,展开了世俗而丰富的生活画卷。
知识和技巧很重要,但只靠知识和技巧不可能养好孩子。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他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父母开始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困惑、挫败、焦虑或愤怒。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常常不由自主地从母亲的角色里跳出来,以咨询师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亲子关系。结果我常常发现,孩子那些令我感到困惑的行为,往往能在我和先生,尤其是作为主要抚养人的我身上找到答案。孩子就像一面忠实的镜子,一次次地映照出我不愿面对或没有觉察到的自己。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也让我有一种了悟的清明,借此更加理解和接纳自己,也更愿意理解与接纳他人。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老师。
然而,父母要面对自己的脆弱并非易事,因为这往往会唤起否定自己的不舒服感,进而会产生自动化的应对反应。曾有一位母亲不断地给孩子寻找治疗师,一名治疗师建议家庭咨询可能对孩子更有帮助,这位母亲很不悦地问治疗师:“你能治好孩子吗?不行的话我们就换人!是孩子有问题,又不是我有问题,为什么要找家庭咨询师?”觉察到自己有错或需要承担责任时,人们自动化的反应常常是为自己辩护,否认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愿为此做出改变。除非我们学习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学习如何跟自己相处。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的学历和各种世俗的身份更加重要。
没有完美的养育过程,孩子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
常见到许多非常用心、努力、负责任的父母,立志要养育好孩子。然而,如果父母把养育孩子当作一项机械性的工作,一定要把孩子养育成理想的样子,就容易变成过分追求完美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容易陷入纠结、犹豫、自责和内疚中,在他们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中,虽然孩子被小心呵护和对待,但孩子并不是独立、完整的人,更像是父母实现“完美父母”的工具。
常常有人问我:“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专业人士,你在养育孩子时是不是总能做到科学、完美?”我的回答是:“其实我也常常不耐烦,甚至会训斥孩子,因为我是人,不是神。如果说我跟普通父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我更愿意去学习谅解自己、看到自己的努力,减少内在对抗产生的消耗,更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此修复亲子关系。我允许自己有烦躁的时候,允许自己是不完美的妈妈。我愿意去面对自己的情绪,敢于向孩子、向自己承认真实的自己。”一位朋友说,在发生亲子冲突时,她想到我和她一样,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放松,更能接纳自己,也更能接纳孩子。
目前流行的育儿知识和理论,过分强调孩子容易受到创伤,再加上现在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家庭,使得专家和父母们不由自主地把孩子当成脆弱、无助、易受伤的群体。因此,“完美父母”成为一种集体的潜意识。那些控诉父母的文章,通常能够得到读者更多的反馈和支持,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亲子双方只有在相互理解、支持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地共同成长。
孩子是脆弱的,但他们并非承受不了任何挫折,他们恰恰需要经历与年龄相匹配的自然而来的恰当挫折。比如,受到别人的拒绝,有人不喜欢自己等。孩子通过体验挫折并学习从挫折中恢复的过程,不断强健自己的心灵,得以健康成长。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常常和来访者一起走进他们的生命故事,一次次地触摸那些受了伤害、不被看到、不被爱的内在小孩的孤独、无助与渴望。然而,这些受伤的内在小孩又是非常有力量、有智慧,非常努力也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们用一个幼儿所能做到的一切,摸索出自己的生存方式并最终活了下来,还把来访者带到这里,得以有机会去疗愈自己。因为有机会与来访者共同见证这些重要的时刻,所以我能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现实中孩子内在的心理过程。
孩子是弱小的,所以需要父母稳定的爱和支持给他们提供精神能量;孩子也是坚毅的,所以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放手,允许他们在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强健心灵。
父母的自我成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只有促进自我的不断成长,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够拥有坚实的自信,才能够真正接纳那个被你称作“孩子”的独特生命个体。
我常常问自己:当孩子没有达到我的期待时,我仍然能够接纳他吗?当他悲伤、难过、挫败时,我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持并接纳他的这些情绪吗?我能够真正信任他,并允许他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吗?在提醒后他仍然犯错时,我能够在他感到糟糕时不落井下石、不进行啰唆的说教吗?
许多父母常说,如果孩子“好”,我自然会更“好”。这样的爱并非真爱,更像是对孩子进行爱的绑架。事实上,真相是这样的:只有你“好”,孩子才会更“好”。这里的“好”是指一种健康的生命状态。父母越是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越能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如果父母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对孩子的爱就会被焦虑和心急所蒙蔽,很难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往往会越用力越挫败,越害怕越糟糕。
当孩子表现出问题行为时,如果父母想解决问题,就一定会逼迫自己反观自身;而父母自我成长之后,会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这看起来像是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径,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条奇妙又富有意义的途径呢?父母不是神,会有局限和不足。但即使自己做得不完美,仍然能够爱自己,才有能量去做得更好;即使遇到挫败,仍然能够不放弃成长,能够积极主动地修复亲子关系——这是我能想到的父母送给孩子最完美的礼物。
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一边觉察、反思,一边写作。在孩子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我常常不情愿,又不得不真诚地面对自己,一路跌跌撞撞地成长着。我将这些年来无数次的体验和思考,与我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案例结合起来,最终汇成一篇篇文字分享给广大父母,希望能为父母们提供些许的启发。
这不是一本教科书式的育儿书,因为不同家庭的特点以及孩子的养育环境千差万别,如果对于他人养育孩子的方法没有产生共鸣并进行吸纳,直接拿来使用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我只是把自己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看到的风景和遇到的挣扎呈现出来,如果你也恰好路过那里,并且感到纠结、犹豫和困惑时,本书可能会给你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
本书适用于所有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想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并愿意进行自我提升的父母。同时,也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幼儿教师以及对儿童心理发展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感谢我的父母、祖父母,你们虽不完美,但我深信你们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方式养育了我。
感谢引领我进入心理学殿堂的两位导师—林崇德教授和俞国良教授,你们不只给了我专业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你们一直关心我的成长,教会我先做人再做事。我能够师从你们,实乃今生之幸事。
感谢来自加拿大的萨提亚模式的完善者和传播者—约翰·贝曼博士,有幸能够跟随充满大爱的贝曼大师学习萨提亚模式,使得我的专业学习和个人成长均获益良多。
感谢我的孩子选择我做母亲,所以我才有机会如此亲近、完整地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这让我更加理解自己的生活,也更能懂得他人的生活,更能懂得这个世界。
感谢我的先生,他不仅是我的第一个读者,也是我的“御用”编辑,他对文字的润色使文章增色不少。
感谢我的来访者和学生们对我的信任,你们真诚地邀请我走进你们的生命故事,共同见证了成长的喜悦,并使我确信:脆弱背后有巨大的力量,黑暗之中有等待发掘的宝藏。
最后,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的编辑,他们提出的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使得本书的内容、结构更加清晰和完整。
[1]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创建者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1970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列出二十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萨提亚位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