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做父母是一生的功课
多年给大学生做心理咨询的经验使我发现,每个心理方面有障碍的孩子,背后几乎都站着不能解决自己困扰的爸爸妈妈,抑或有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系统。
有时,只看到孩子,就可以推测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或者看到父母,就可以推测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难题。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做称职的父母并不是天生就会的,这几乎是一生的课程,不只是在孩子幼年时父母需要学习,孩子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仍然有一段很长的学习旅程。
本书着重对个体一生具有人格基础的0~6岁进行探讨和分享,因为众所周知这个阶段很重要,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而言,如果孩子的人格发展有所偏离,在这个阶段相对容易调整。如果一个成年人出现问题,可能一年甚至几年也不一定能解决;而一个幼儿出现问题,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找到原因,并进行有效的调整。
一个客观的现实是,与父辈们相比,现今的父母面临的养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习做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更为迫切。但当今父母在育儿方面几乎集体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无经验、太教条、缺自省。
上一代的育儿经验多数已然失效
随着社会的急速变化,当今的父母面临与上一代父母差异巨大的养育环境。同时,新一代父母被养育的经历,与上一代父母被养育的经历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学习做父母,那么新一代父母很可能会沿袭其父母的养育方式来养育孩子。
从许多出现问题的家庭来看,新一代父母把从父母那儿学来的育儿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时,养育的结果差异巨大。因此,孩子的父母与祖辈们常常互相抱怨对方,把孩子身上的问题归咎到对方身上。现在的孩子面临着与父母幼年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就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发展的停滞。
酷爱学习的父母,越学可能越不自信
近年来,国内各种育儿书籍、育儿节目和网络育儿信息越来越多,然而,这其中也有许多乱象。很多父母发现,从“牛人”那儿喜滋滋地学来的一些技巧,应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时,不但没有效果,有时甚至还起了反作用。
目前,许多育儿知识和技巧缺少儿童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的支撑,更多是在技术的层面上传授所谓的育儿秘籍,缺少对育儿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心理机制的剖析,从而导致父母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还有的父母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和方法,却发现不同的育儿知识之间互相冲突,因此在育儿过程中就会感到纠结,进而导致育儿知识学得越多,反而越纠结、越不自信。
事实上,只有理解育儿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和机制,才能从千变万化的育儿知识和方法中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经。
父母的自我成长是育儿的关键
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区分育儿知识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学习这些知识之后,越发觉得孩子有问题,就应该趁早放弃;如果你学习之后开始反观自身,促进了自我的成长,这样的育儿经就是好的育儿经,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
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因为透过婴儿的行为,你总能看见父母。意思是说,几乎婴儿的所有行为都会打上父母的印记。因此,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育儿过程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