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重生,从演员干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得到放弃

回京城了,肯定要去拜老师。

关系都是需要维护的。

最佳方案,就是构建双方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合作交流。

说白话,大概其等同于,有个事儿绊着。

大家都不是闲人,没事在一块吃吃喝喝吹吹牛。

蒋观要忙着事业,谭培生也有理想要追求,没那么多闲工夫。

所以,打一开始,蒋观的论文,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最近有没有认真学习,拿出什么新作?”谭培生在办公室里见的蒋观,茶还没喝,就开始检查作业。

“老师我最近太忙了,那边连轴拍戏,这边还得改剧本,筹备开机...”

来之前,蒋观就做好心理准备,估计要被批评,已经提前打草稿诉苦作为应对。

“再忙也不是理由!”谭培生能理解,蒋观刚入职场,但还是恨铁不成钢。

“老师,您别生气,估计接下来我这边就有时间了。”蒋观开始画大饼,转移注意力。

纠缠在过去的错误里,只能不断挨批。

谭培生脸色,这才多云转晴:“不是老师批评你,学习的事情,不进则退,你不应该浪费天分。”

当老师的,愿望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教导之。

从这个纬度出发,蒋观还是能理解谭培生的良苦用心。

只是,实际情况变化莫测,他需要优先解决其他问题,而且不方便,总是跟老谭提起。

“老师,研究所筹备进展怎么样了?”在教学和学习这件事上,他不占优,蒋观果断转移阵地。

谭培生当然能看出这点小伎俩,不过他也没计较,只是手指点点蒋观,笑骂了一声小猢狲,然后谈起影视戏剧产业研究所的情况。

“学校方面的工作,已经没问题了,接下来还得往上报,资金问题也有眉目了。”谭培生侃侃而谈,他本身就是中戏戏剧艺术研究所的副所长,里面的门道他清楚。

“老师威武,进展神速!”蒋观竖起大拇指,直接拍马屁。

虽然表达方式,过于粗糙和直白,但谭培生还是高兴的,他接着邀请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回来帮老师的忙?”

“当然有兴趣。”蒋观先肯定,然后才问:“不过,老师,我回来的话,能帮什么忙?”

“想搞研究,还是干行政,做学问都行。”谭培生没有具体确定。

也就意味着,其实还没规划。

蒋观想了想道:“老师,要不我继续读您的研究生吧,到时候跟着您,干什么都方便。”

继续补充学历这方面的考量,蒋观其实认真权衡过。

搞戏剧文学的,不外乎那么几条出路。

要么出去闯市场,从事创意策划类的工作,或者干编剧也行。

其他的,没转行的,还有一些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

就像谭培生一样,走学术路线。

听起来,更像是钱和权的博弈。

国内外各有实情,在国外两者可以统一,但是在国内,前者可能只是个屁。

当然,要是没有前者,可能连屁都不是...

蒋观当然要两手抓。

“读我的研究生...也行...”

谭培生本来只打算,先把蒋观拉到研究所,以后再考虑研究生招他。

没想到,蒋观主动提起,倒省了些麻烦。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你已经毕业了,只能去考试,有把握过线吗?”

说实话,谭培生有点担忧。

工作以后考研的难度,可比应届考高多了,关键毕业证拿了,走不了保送。

“试试呗,老师,过线的话,您再收我。”

过线就是复试线,能进这个阶段,要谁不要谁,老师的自主权很大。

事情还没做,蒋观只是提个想法。

实际错过,做事情太难了!

当初蒋观考虑先赚钱,毕业的时候,话剧院文工团这种单位,就直接排除。

等把赚钱的机遇拿捏那么一点,再回过头,去补体制内的功课,基本没什么机会。

还好当初留了后路,做了布局,在谭培生这儿埋了线。

国内混的,二十年后,谁都知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但谁都没有前后眼。

没人指导,绝大部分人,都不明白,当时面临的是什么,选择什么,又放弃了什么。

……

另一边,王菁花十分明确的知道,她放弃了什么。

1600万的投资,三成也有将近五百万。

黑海红日只是经纪公司,日常不会有太大的开支,王菁花自然不会把那么多钱趴在账上。

投资是必要选项。

股票,债券,房产,甚至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以及款项拆借,定向贷款。

都能产生不菲的盈利。

王菁花一笔那么出那么多钱,压力也很大。

处理资产,肯定要放弃可能的收益。

“陈老师,你说我是不是有点鬼迷心窍了?”

安排财务转账之后,王菁花在办公室里,向坐在对面的陈导明,提出这个问题。

后者也是刚杀青,回京城没多久。

“既然决定已经做了,就不要再回过头想,专心干事情,争取好结果。”

陈导明比王菁花要理智,他也有担忧,只是不说罢了。

关键时刻,要稳定军心。

“不提了,不提了...”王菁花摆摆手,又问道:“蒋观在拍戏时候,写的剧本,你知不知道?”

陈导明点点头,他确实知道。

当时,蒋观给他看过大纲。

本意是想,看陈导明有没有兴趣,帮他推荐一二。

结果...却是,没结果...

蒋观这才拿出来,让王菁花拿去,当作争取角色的筹码。

“多尔衮这个角色,你有没有兴趣?”王菁花又追问道。

陈导明摇头,道:“还是算了,后面我还有个戏等着。”

话很体面,但意思很明确。

对陈导明,王菁花没有强约束力,只能作罢。

场面沉默了一下。

王菁花才又问:“蒋观这个人,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花姐,背后说人可不好。”

陈导明开玩笑道。

“不是说人,只是想从你的角度,看得更立体一点。”

王菁花笑着解释一句,不想陈导明误会。

“他是个聪明人,而且很勤奋,为人处世,细节分寸方面,都把握的很好。有时候,我甚至都怀疑,他是不是个年轻人。”

不在蒋观当面,陈导明实事求是,还是夸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