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开始转向
梅亭确实成名了。
当年退学,就是为了跟张國榮搭档拍戏。
凭借《红色恋人》拿了华表奖最佳女演员。
而且前不久,由她和冯遠征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已经播出。
可以预见这又是一部爆款。
只是此时,她还没意识到,依然跟蒋观开玩笑。
“要毕业了是不一样,嘴都变甜了。”
“嗨,总得成长...”
蒋观对上梅亭的视线,突然感叹道。
那神情,那眼神,三分忧郁,三分不屈,三分坚定,还有一丝深情。
直接把梅亭电了一下。
酥酥的...麻麻的...
梅亭此刻,只想把蒋观拥进怀里,用她身上天生的母性光辉,温暖他。
气氛在这一刻凝滞。
好一会儿,梅亭终于抽离出来,笑问:“晚上...你有没有时间...”
“怎么,想请我吃饭?”蒋观此时也已经恢复正常。
“对呀。”
梅亭理所当然,一副大姐大做派道:“咱俩现在是同事,我这个当姐的,总得表示表示。”
“行吧,那就多谢梅大美女!”蒋观客气的拱拱手。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今天梅亭主动上门,明显是为了示好来的。
蒋观自然乐得接受。
可惜,没等到晚上,王菁花的电话就追过来。
让他回公司开会。
没办法,蒋观只能遗憾通知梅亭。
她倒是通情达理:“工作重要,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蒋观再次抱歉之后,才挂断电话。
他不知道的是,电话那头,梅亭不是一个人在。
“怎么了,梅梅?”
胡婧看梅亭脸色好,连忙靠过来关心道。
“他晚上不过来了。”
梅亭长出一口气,把手机随意丢进包里道:“花姐找他。”
“那就明天再约呗。”
胡婧大大咧咧的,看起来有点没心没肺。
“明天不行...”
梅亭话没说完,就被胡婧打断,挤眉弄眼调侃道:“这么着急呀!”
“去你的!”
梅亭秒懂,偷袭胡婧。
两人都是怕痒体质,很快就扭在一起。
夏天,室内,下午,两个大美女...
画面很快就两片白茫茫...
……
王菁花的着急,是蒋观意料之中的。
搬家之前,他去找谭培生深谈了一次,内容主要放在他论文里的内容,怎么落地实践上。
蒋观暂时没有好主意。
他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
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学术界,体制内,他打过的交道都非常有限。
在市场上混饭,几乎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
充其量,也就对资本圈,稍微熟悉那么一点点。
谭培生的意思,是让他先练练手。
而且告诉他,已经把他的论文原稿,给了王菁花一份。
蒋观当下心里有数。
人都是有野心的,王菁花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说,前一天晚上,在后海酒吧的见面是务虚的话。
那么,今天在办公室再碰面,就是奔着务实来的。
蒋观也不废话,上来点题:“花姐,咱们得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跟华宜合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重要。
它是一切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源和人脉,给大家开拓戏路。”王菁花脱口而出。
不管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总是在为员工,为签约艺人在打算。
她能说出这话,蒋观还是高看一眼的。
总比某些人,宁愿做慈善,也不愿意给打工人涨工资好的多...
“简单来说,就是资金,制作团队,以及渠道。”
蒋观翻开笔记本,开始中译中,做记录。
他这话比王菁花更直白,但意思一致,王菁花自然没什么好反对的。
虽然略微脸红,但还是只得连连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渠道先不考虑了。”
蒋观说着,在这一项上打个叉,抬头看向王菁花:“华宜没有绝对优势,咱们也可以做。”
“没错。”王菁花的思路,也跟着清晰起来。
“资金也不用管,我有其他方案。”蒋观随手把第一项也圈起来。
王菁花虽然疑惑,但还是忍住没插嘴。
然后,三项就只剩下一项,那就是制作团队。
蒋观在这四个字下面,划了两道横线,停顿了一下,才问:“花姐,你觉得华宜的制作团队,能不能变成咱们的制作团队?”
王菁花沉默了。
在不懂行的人面前,她可以若无其事。
但面对蒋观细致入微的分析,她必须实事求是。
根本做不得半点假!
蒋观只看了她一眼,就自顾自继续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制作团队,来源大概分两种,港台外来的,还有咱们内地的。他们选合作方,主要依据是什么?”
不需要等王菁花的回答,蒋观圈起来,画了个箭头,指向第一项。
“还是钱!”王菁花此时也反应过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国内采用导演中心制,导演的意志,就是大概率就是剧组的意志。
最起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话没毛病。
拍一部戏,需要的剧组,主创人员,拍摄场地,后期剪辑等等,一大堆要素。
成熟的导演团队,几乎都能搞定,而且没什么难度。
如何找钱,就成了关键因素。
以前,大制片厂时代,所有的拍摄,几乎都是任务。
不需要从外面找钱。
电视剧也一样。
八二版《西游记》,八七版《红楼梦》,还有后面,老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全都是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
后来搞市场化,制播分离,才有了民营影视公司生存的土壤。
和制片厂,电视台的制作中心不一样,民营影视公司,需要自行解决资金问题。
谁能帮导演搞定钱,导演就跟谁合作。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早的制片加导演模式。
其中典型代表:张一谋和张卫平,冯晓刚和华宜...
陈铠哥不算,他算是一直体制内,从广影厂,后来回到北影厂,改制之后,进入中影。
“钱的问题,你有什么方案?”
此时,王菁花看向蒋观的目光,已经开始炽热。
人都是一样的,慕强是天性,好利也是本能。
当蒋观能带给她绝对利益的时候,王菁花不介意,抛开年龄和上下级因素...
多给他一些尊敬...
蒋观竖起...三根手指,道:“钱不外乎三种,兜里的,赚来的,融来的...”
聊到这个程度,蒋观确信,事情已经在向他预想中的目标,开始转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