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自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07/52945407/b_52945407.jpg)
第6章 我始终与懒惰与自私同行
当我开始自我审视的时候,我发现我并不认识自己,我在大多数时候会对自己进行总结来显示出自己的自我认知,但是当我决定用我始终与懒惰与自私同行为标题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自我认知开始变得模糊,最后消散!
懒惰与自私,我不开玩笑的说,它们已经贯穿了我二十多年的人生,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影响着我。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坚持于一件事,一种习惯,无论好坏,我都会习惯于长久的沉浸在这种无法言喻的物质当中,在我看来,当我开始这种状态的同时,我的懒惰也随即开始影响着我。勤奋与懒惰,是矛盾的,我不可能说此时此地的我,勤奋而又懒惰,按常理来说,这是错误的。但是在我身上我却觉得这种说法是何其的合理。这也导致我自己开始变成了一个相当矛盾的人,我会将自己的某些好的行为美其名曰:勤奋。而后在自我审视的时候,我又会将这种行为归于懒惰的行列!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行为在自己看来也充满着矛盾心理。我常常会在想自己懒惰,需要勤奋,但当自己开始勤奋的时候,不足的勤奋也经常被我称为懒惰!直到现在我也不觉得自己变得勤奋,只是在减少了些许懒惰而已!而后的人生我可能始终会与懒惰同行,它仿佛是我的影子,如影随形。我所能做到的仿佛只有一点一点减少它的质量,但是不会归于无。
关于自私,其实这点并不需要自我审视,在很小的时候,自私就已经开始显现,直到现在已经工作的我,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还是与自私同行,甚至我开始将自己的自私合理化。过往的事暂且不提,就近而言,我的工作绝对可以说明我的自私!我的自我能力其实非常之低,无论是工作能力,又或者是自我消化能力。我现在正在读的一本书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我在视频软件上搜索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一点也没做好二十岁的准备,挺纳闷的,就像谁从背后推了我一样,我经常不敢相信自己已经二十多岁了,身边的人都在往前走,恋爱、工作、谈婚论嫁,好像只有我还停留不前,我这迷茫又焦虑的二十二岁,好像永远都活在自我的否认中,我一直认为我的二十岁可以看山河大海,看落日余晖,但是事实是我还在寻找自己的路上。这句话并不都是书中所说,但是却无比真实的描述着我眼下的生活,我的自耗,我的自我否认,无疑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我对自己其实很宽容,但是我觉得当我将自耗,以及自我否认开始合理化的时候,我会造就很严重的后果,而后我将它们归于我的自私。因为自我能力的低下,我的工作自然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的工作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每行每业都会有人做,但是我觉得我缺乏了对这一行业的谨慎,对于谨慎又或者说是胆小,我并不缺乏。甚至过于谨慎,但是由于我对行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内心的排斥与恐惧。我想远离这份行业,缺乏这份谨慎,或许意味着我会在未来的某时某刻,在生命上造就伤痕,每每想到我便恐惧不已,而后在我懂得我的家庭于我的工作上提供不了帮助的时候,我还是会将自己的事情,告诉父母,结果是父母的担心以及对我的愧疚。我早已知道结果,却因为自己心理消化能力的不足,而选择了倾诉。这对我而言,我也将这归于自私。
我不知道我始终与懒惰与自私同行这个标题是否合理,但是就目前而言,结合实际,对我来说,最为恰当。这是自我感受,也是自我想要倾诉的事情,这或许也是我人生的必经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