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宁王的抱负
夜间,公孙度与宗卫长安适带着一份厚礼来到了城西的宁王府赴宴。
上好的青铜宝甲,二皇兄应该会喜欢。
宁王府坐落在相对较为富庶的城西千秋巷中,此处居住的无不是大燕几百年来的王公旧贵,因此多以奢靡为风。
王府占地一顷,却是以文儒之风为主,府中下人也尽显宁王公孙琰的节约。
今日宴会上,除去宁王外就数平襄公世子公孙奉最为出彩。谁也没想到旧贵出身的他竟然有如此好的文彩,听说师傅是中原魏国的大儒。
天子早有旨意,令公孙奉出任了翰林院供奉,专门负责向外传播燕国文化,使更多的中原有志之士出仕燕国。
“今日本王令人从中原运来的上党美酒,今日诸位放开喝,不醉不归!”
宁王拍了拍手,便有一队侍女手提瓷壶走到了宴会内部。
三十名女刀客?
公孙度见那队侍女腰间的宝刀匕首,立即想起了宁王府花重金养的暗卫。
这三十名女刀客都是宁王手下数一数二的高手,论实力不在禁卫军之下,论装备只怕比禁卫军还好许多。
也正因如此,才有蓟都近些年的太平盛世。各地游侠一入蓟城便被京兆尹与宁王发现,若敢生事一个时辰内必死。
真希望自己手下可以有一支这样的军队。
公孙度叹了口气,根本不可能的事。先不谈钱粮,就是有也会被天子责令交权。毕竟,宁王兄的女刀客也是隶属内廷司的。
“今日本王以酒宴请诸位,为的是商议白狄和赤狄一事。”
迫不及待了吗?
平襄公世子公孙奉会心一笑。
宁王有心征讨白狄,却不使用朝廷的十五万大军。而是联合门下诸贵,早在两年前便议定组建了一支两万人规模的军队,一直在北狄军四周训练。
如今兵精粮足,正好可以去打压下白狄和赤狄。
白狄在辽东地区,赤狄在辽西地区,各有十几万部民,可以上马拉弓的男儿有几千。
一但平定两地,燕国至少可得三万兵源和大量的马匹,用来攻入中原。
“探马来报,赤狄与白狄交恶数日,草原上饿死了不少牛羊。”
大好时机啊。
先不说攻占了白狄和赤狄,天子会给多么丰富的奖励。就是两族长年积累的金钱,足以使在场的勋贵们心动。
要知道白狄是穷,但是赤狄可以说满山遍野的金矿,只要开采一处就可以回本了。
“卑职认为可设昌黎郡,辖区为五县,分两族而治,外迁本地富户于郡中。”
王府长史看了看地图,马上得出了结论。
昌黎县城居住了很多汉人,将郡治设在此处有利于统治。至于两族的首领,若不降则杀之,正好用其立威。
不过眼下的问题是,太子也正在谋化攻打濊貊和肃慎,更是募兵三万已经出兵争夺土地了。
太子将二族领地设为镇安郡,上奏天子建立了镇安军,国内士子又心向太子了。
因此,二者谁先回朝,谁就可以为属下争取一个好职位,同时壮大自己的羽翼。
“两万大军分为两路,本王主攻赤狄。”
公孙琰扫视了一圈,最终看见了六皇子公孙度。
“六弟领兵一万攻白狄,并保证昌黎不失。”
二皇兄这是在给我机会?
公孙度一脸迷茫的看着将虎符放在自己桌上的公孙琰,眼中已有些许泪花。
皇子督军可不多见,手上有了这么一支军队,想来天子也会重视公孙度一二。
“此战,北狄军大将军秦开支援战马百匹,全部交由六弟手下统帅。”
白狄地区崎岖,公孙琰认为需要马匹运送物资。赤狄反而是地形平整,临时征用两辽地区的牛群运送足以。
不过。
公孙琰看了一眼公孙奉,此事平襄公出力不少,是否应该让公孙奉出仕军职?
纵观历代平襄公家主,似乎在军中并不出众,反而一直让子弟入中原求学。
“公孙奉出任白狄军参军,李拯出任白狄军骑率。”
李拯?
公孙度看向一旁那位魁梧的少年男子,心中也是安定了。
东曹侯李丰的儿子,自幼随其父在军中历练,十六岁以来更是游历各处。
听说与白狄人打斗过,对白狄地形十分熟悉。
“此战一定要平定昌黎郡,如若平定则大燕边关安宁十年。”
公孙度目光如炬的看向在场的所有人,十年安宁太重要了,这比十几万人口要重要。
攘外必先安内,即使是晋国也是优先对付内部的西羌后,再出兵对付其他国家。
不过重要的是,公孙度想见识下赤狄的骑射。
传闻赤狄只有在十二岁那年纵马射杀一头巨鹿的男子才可以成为护卫土地的士兵,同时将得到仅次于大君的荣耀。
也正因如此,十几万赤狄人中才选出两千人成为士兵,而这两千人无不是勇士。
白狄则是更看重野战,三千士兵无不是野战高手。所以,一万人还真不一定够用。
宁王也是担心,他试过求助北狄军大将军秦开和南安军大将军夏侯统,得到的只有几十匹战马和上百把铁刀。
两者军队也很吃力,北狄军只有三万人要阻止东胡国,南安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魏国和齐国。
最终只有中军的大司马乐羊答应了两千乡勇,还是宁王提出两地攻占后产粮一成归中军后,乐羊才松口。
不过宁王也交了一百金贿赂了不少县寺高官,又从这些人手中薅了几百人。
“本次粮秣不充足,为只只能提供一个月。”
一个月。
那走到地方只剩二十天了,二十天想要攻城难度不小。攻不下来只有让辽东郡压运,到时候辽东郡也会动乱。
时间不等人,公孙度认为渡过寒冬腊月之后开春就要出发,这样才会赶的上秋收。
也就是还有一个月左右。
今年是一场大雪,草原上不知道会死多少牛羊,开春也是草原上无粮可用的时候。
那时白狄大君要想杀羊,等于杀了牧民的命根子,两者一但相斗就是好时机。
“诸位。”宁王公孙琰高高举起了酒杯,“此战若胜,本王保诸位十年内无事。”
“承殿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