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童星开始爆红](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06/53190406/b_53190406.jpg)
第26章 看稿
林一鸣打开系统面板,发现情绪值已经达到12万多。
【宿主:林一鸣】
【寿命:25】
【颜值:75】
【演技:75】
【音乐:75】
【文学:72】
【情绪值:123306】
【技能:完美级音准、高级儿童表演技巧、高级朗诵技巧、中级台词功底】
【道具:剧情体验器(1/3)】
他立即将情绪值转化为属性点,加在文学上。
如此一来,所有属性都达到系统上限。
正当他以为系统会再次刷新属性上限,系统却开摆了!
【叮~,检测宿主属性全面达到中级以上标准,系统开始升级。】
【升级时间未知,升级期间内,不影响技能使用,且不累计情绪值。】
突然传来的系统提示音,让林一鸣感到郁闷,《家有儿女》第二部还没上映,也不知道在这之前,系统能不能升级好。
不然岂不是要少收割不少情绪值。
但他也只能安慰自己,系统更新是件好事,升级后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功能。
而且,想到自己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年底的艺考上,这么一寻思,也就释然了。
他并不打算出演《家有儿女》的第三部,这一部开始,口碑急转直下。
一方面确实是换角风波导致的,杨梓并没有出演,而是由宁丹林饰演夏雪,观众们不买账了。
续集换角,在影视剧是个大忌,投资方也不傻,不会搞这种骚操作。
但接力夏雪的宁丹林却一直背着大锅,到了十几年后,还有营销传她是资方女儿,将杨梓挤掉。
实际上,是杨梓的父母觉得是女儿中考的关键时期,最终选择以学业为重。
另一方面,观众们对这种戏剧形式的审美疲劳。
剧本上又没有显著创新,并且宁丹林身材已凹凸有致,和观众印象中的夏雪形象反差很大。
导致口碑和收视率双双大跌,第一部和第二部豆瓣评分都在9分左右,而剩下两部都没超过7分。
.....
接近农历新年,《潜伏》创作完毕。
林一鸣带着一摞厚厚稿子,来到燕京国贸附近的鑫城国际小区。
小区周边CBD林立,甚是繁华。很多名人都在这拥有房产,包括宋单单家。
他此次前来,是答应过宋单单,等《潜伏》完稿,带来给她过目。
林一鸣在玄关处换好鞋,走了近十米的长廊,才进入客厅。
客厅足有七八十平米,比一般家庭的房子都大。
宋单单招呼女佣倒上热茶后,问道:“稿子写完啦?”
林一鸣直接将稿子放在桌子上,“单单阿姨,麻烦您帮忙看看。”
宋单单笑道:“阿姨懂得不多,但认识很多报社编辑,不管写得如何,我都帮你引荐一下。”
这话林一鸣是信的,她父亲曾是燕京文联主席,关系能不多么。
宋单单一手拿起稿子,一手端起茶杯,边看边读。
趁宋单单忙着看稿子,林一鸣闲来无事,四处打量。
大客厅里处处显示着主人的豪奢。
墙面挂着一幅收藏级油画,左侧摆放着德国的进口钢琴,牌子是斯坦威,价值百万。
脚下的地毯,看着就价格不菲。
桌子上有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他随手拿起,也看了起来。
宋单单读了半个小时,将稿子放在桌子上,望向林一鸣,眼里满是欣赏。
她没有看完,目测半小时时间,只读了五分之一,已窥见这本小说的优秀。
开篇情节就跌宕起伏,令人欲罢不能。
继续读下去,各种悬念与线索交织。
细思之下,才惊觉草蛇灰线,环环相扣。
不难想象,若继续保持如此水准,后面的剧情会有多精彩。
但她已经等不及,“蹭”的一声,站起身来。
“跟我走。”
“丹丹阿姨,我们去哪?”
“《人民闻学》编辑部!”
“不用写信投稿么?”林一鸣疑惑道。
“黄花菜都凉了,跟我走,主编李老是我爸的好朋友,咱特事特办。”
“可今天是星期日呢。”
听到提醒,宋单单穿羽绒服的动作一顿。
“你不提醒我,差点忘了。”
宋单单这才想起这回事,但热情没被打散,她已经迫不及待分享这个故事。
“我知道他家,我带你去。”
......
四十分钟后,宋单单领着林一鸣来到间老小区。
宋单单敲开房门,是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开门。
“稀客,你这丫头怎么来了。”
“孙叔,这不来看看您么。”宋单单说着,将楼下顺手买的箱黄桃罐头放在屋里。
老人将二人迎进屋,看着陌生的小伙问道:“我记得你儿子没这么瘦啊,怎么你虐待他了?”
宋单单摆了摆手:“嗐,你说得哪跟哪,这是我侄子,他可厉害了,我得给您说道说道。”
“童星、中考状元、写过歌,现在还是个小作家,今天我这不是带着作品,来请您帮瞧瞧。”
这番说辞,让孙老产生了丝好奇。
宋丹丹虽不是文学圈人物,但打小耳濡目染,基本的鉴别能力还是在的。
能让她特意跑到家里一趟,关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稿件质量一定过关的。
“我记得你小时候写东西就好,但你非要学什么话剧。”
孙老边回忆往事,边从兜里掏出一副老花镜,戴上去,拿起宋单单递过来的稿子,看了起来。
宋单单细声对着林一鸣说道:“孙老是《人民闻学》的主编。”
十分钟后,孙老抬起头来,仔细打量了番林一鸣,但并未说话,随后继续看了起来。
这一看便是一个多小时,直到太阳西垂,房间里光线变暗,孙老才回过神来。
宋单单迫不及待问道:“孙叔,如何?”
“好!很好!”
孙老用简短的用词,表达对这篇小说的认同。
“但我还没看完,不好过早下定论,明天下午来编辑部找我!”
二人闻此,客气一番后,便告辞。
等人走后,孙老继续读起来。
这次,他从第一章重新阅读。
之前他对这稿子没太重视,心里想着,一个半大小子的作品,能高深到哪去?
可没想到,这篇稿子,不仅有通俗文学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亦有传统文学的文字质感。
他越看越惊讶,越看越兴奋。
......
晚上七点,临时住在他家的孙女孙晨晨用钥匙开门。
一进门,发现爷爷正戴着老花镜看稿子
她气鼓鼓说道:“爷爷!奶奶出去旅游时,特意叮嘱我,不让您晚上看书么,您又不听话。”
孙老闻言笑笑:“看完这篇,我就不看了。”
孙女晨晨无奈,只能由他,撅嘴回到自己房间。
凌晨一点,孙晨晨起夜时发现,书房还透着光亮,以为爷爷忘关灯了,正准备帮忙关掉。
可谁想,爷爷竟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