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与牧魂
在我的心中,除了“微风卷绿浪,草原暗花香”的牧场,除了仿佛珍珠一般点缀在草原上的成群牛羊,最令人怀念的,还有这里朴实憨厚的农牧民。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亦如这平坦开阔的草原。他们不精明、不世故、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他们大多简单纯善。
我最初性格的形成与塑造,不仅源于有爱的家庭环境,同时也受益于这些质朴无华的牧民。
在草原上,一切都是敞开的——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与他们交往,一是一,二是二,没有迂回曲折,更没有虚与委蛇。这种风格不仅影响了我做人做事的方式,也铸就了我后来在商场上与人打交道的思维模式。在我看来,“真诚”是通向一切的道路,它不仅节约了沟通的成本,也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建立起了彼此信任的基石。
在草原,有淳朴的牧民,也有骁勇的斗士:他们策马扬鞭,能骑善射,是威武雄壮的套马汉子,是力大无比的摔跤手,是百发百中的弓弩手。而我们最敬慕的先祖,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当年,他铁甲铮铮,攻城略地,一举将版图拓展至整个欧亚;如今,他仍是草原勇士的最高典范。成吉思汗的遗风传播至今,就是蒙古族身上无论有多少天然的朴拙,却从来不匮乏剽勇无畏的特质,更不缺少包容豁达的豪爽。
虽然我是纯正的汉族人,但我们的草原上蒙汉杂居,大家毫无民族隔阂,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亲如一家。记得小时候,每逢家中来客人的时候,母亲总是拿出最好吃的予以招待。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仅有的美味也许是全家一年都舍不得享用的。但哪怕是陌生人,只要路过家门,母亲都会真心相赠。
在草原上,一户人家距离另一户非常遥远,因此途经的过客往往要留宿一晚,第二天再骑马上路。面对要“落脚”的客人,人们不仅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而且总会以礼相待。这是内蒙古人最值得称颂的性格:纯朴至极,热情好客,这也来自他们像草原一般宽阔的胸怀和善良的天性。
当年,我每次去小伙伴或者邻居家玩,也经常能吃到唇齿留香的奶豆腐,喝到甘醇的奶茶。我会把碗边的最后一滴奶茶也舔得干干净净,那是对食物的敬意,也是对美味的贪恋。尽管在草原,我们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这些特产美食,但在小孩子的眼里,百家米有百家香,每个阿妈熬制出来的奶茶,也许都具有别样的风味吧。
当我后来离开故乡,我才逐渐意识到,我不止是贪恋那里的山川草木、奶茶飘香,我更眷恋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质朴真挚的情谊。多年后,我无论是飞往多远的地方——欧洲或美洲,都会带一包奶茶在身边。疲倦之时冲上一杯奶茶,所有倦意荡然无存。我不屈前行的动力,也源于此“琼浆”从未间断的滋润。一如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无论生活富裕抑或困窘,无论经历了多少艰辛与磨难,都无法剥夺他们慷慨大方、乐观旷达的天性。
在这里,牧民承受人生的苦难,也享受生命的欢欣;在广袤的穹隆之下,在四季轮回的流转里,他们将加诸命运的一切悲欢离合,都稀释在生活的海洋里,都寄托在低回悠远、深沉婉转的马头琴声中。因为他们相信,“太阳下去明天依旧爬上来”,就像盛开在草原上的萨日朗花,岁岁年年,常开不败。
姑姑正在照顾出生几个月的小山羊羔 2022年,姑姑离世
出生在这里的孩子,后来成为“追风筝”的人。他们翻山越岭,奔波在遥远的异乡,但千里之外的草木香,仍飘荡在他们“夜来幽梦忽还乡”的追忆中。而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依旧守护着永远的草原,守望着他们漂泊在外的孩子,让孩子能找到回家的路。
多年前,有一部纪录片《哭泣的骆驼》在草原流传。
在茫茫的荒原上,一户四世同堂的牧民家里,一头黄骆驼难产,最终生下了一头白色的小骆驼。面对这个“天外来客”,经历了生育之苦的骆驼妈妈拒绝给小骆驼哺乳。嗷嗷待哺的小骆驼饿得摇摇晃晃,身体越来越虚弱,发出断断续续的悲鸣。
于是,经验丰富的爷爷请来了优秀的琴师,拉起马头琴。呜咽的琴声仿佛是一条忧伤的河,伴随着悠扬婉转的歌声,缓缓地流淌:
渐渐地,母骆驼变得安静。它的眼里蓄满了泪水,随之,晶莹的泪珠大颗大颗地滴落下来。于是,小骆驼靠近妈妈,吮吸到了洁白的乳汁,得以存活下来。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内蒙古也不是孤本。每到接羔季节,每当骆驼妈妈或者羊妈妈经历了孕育和生产的痛苦,拒绝给初生的幼崽哺乳时,牧人们便会唱起深情如诉的《劝驼歌》或者《劝羊歌》。
在歌声的感染下,母骆驼和母羊往往会流下泪水。是低沉的琴声太凄凉,让它们也心生戚戚焉?是忧郁的歌声太感人,足以让无法言语的生命焕发出心底的舐犊深情吗?
我一直相信万物有灵,万物有魂。上天庇佑着的生命在互相的交融中、在彼此的惜护下,一脉相连,休戚与共。天地感应,天人合一,中国这些最古老的哲学思想,一定也发端于这苍穹之下、厚土之上的五行相生、自然和谐的状态。
草原的辽阔与舒展,牧民的宽悯与善良,还有天高地迥、厚德载物的博大情怀,更有这千百年来战胜一切灾难与困厄的生生不息的力量,都融汇在我的身体中,亦成为我骨骼中最强韧的一部分。
曾经,我盼望自己有一天能走出草原,奔向城市,奔向更遥远的地方。多年后,当我真的离开一望无际的草原,投身现代繁华的大都市,投身更火热的生活时,我却始终无法忘记它,无法放下草原的呼唤,以至于我30年来始终在从事与草原相关的事业——羊绒产业。
我相信,扎根于一个人内心的东西,无论过去了多少年,无论我行走于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如一棵参天大树一般,给予我坚定不移的希望。在我步履维艰的30年跋涉中,在我“九死一生”的创业过程里,这种锲而不舍的力量始终如磐石一般支撑着我。
即便多年后我远离家乡,仍会时时回望记忆里草长莺飞、牛羊成群的牧场,还有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它给予了一个游子最初的热爱、最深的眷恋和最梦牵魂绕的思念。年轻时曾拼命想离开的土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成为我心灵的栖息地。于是,当我成为宣传内蒙古的“大使”,站在巴黎时尚舞台上的时候,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要告诉全世界羊绒故里的神奇与魅力。
“草原”是沙涓这个品牌创立的发心之一。沙涓始于自然,归于自然,无论是其独一无二的高品质羊绒来源,还是那些天马行空的设计思想,抑或是传承与创新的拓延,都有草原的气息与烙印。那是一份最难忘的记忆,植根于品牌的匠心独运和卓尔不凡之中。
我的作家朋友曾说,沙涓拥有内蒙古草原的魂魄和气象,不仅蕴藉着自己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汇集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在交相辉映、参差错落中体现出了美学上的终极意义。
冥冥之中,我早已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了沙涓的制造原则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设计里,进而呈现给全球的用户。我希望打造一个印记鲜明的中国品牌,传承家乡的技艺和文化——中国品牌需要靠足以比肩国际的实力、靠博大精深的内涵,走到世界性的新高度。而我,也正向着这一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