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NotFound即见如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云影不渡掌中河

(一)叩山门

深秋的寒山寺浸在杏叶雨里。青苔攀着九百九十九级石阶漫向云端,少年每踏一步,褪色香囊便随衣袂轻晃。那日渡口的紫檀伞面分明绣着白梅,却在烟雨中洇成水墨,只余伞骨末梢悬着的银铃铛,将雨丝撞出碎玉声。

陶瓮搁在禅房青石地上,瓮身裂着几道冰纹,倒像是被谁摔碎后又用金漆细细补过。禅师用枯枝拨动瓮中清水,铜钱在涟漪里忽隐忽现:“施主投的是开元通宝?“

“是乾元重宝。“少年将铜钱翻面,模糊的“元“字正对着瓮底藻荇,“家父临终前嘱我,若遇解不开的结,便带着这枚钱来寻寒潭禅师。“檐角铜铃突然叮咚作响,惊起瓮底两尾红鲤,搅碎了铜钱映出的半轮残月。

(二)观云记

禅房后山有片断崖,崖边千年老松垂着铁画银钩般的枝桠。禅师将松针投入茶釜,看它们在沸水中载沉载浮:“唐时茶圣陆羽在此煮茶,见云海翻涌如万马奔腾,遂掷杯长叹'云阵终究困不住松风'。“

少年攥着香囊的手指突然收紧。那日渡口烟波浩渺,撑伞人转身时,他分明看见对方腰间玉佩刻着云雷纹。此后半年间,他翻遍《云笈七签》《梦溪笔谈》,甚至向游方道士学占云术——卷云现则三日晴,钩云起则风雨急。

“云本无相,施主却造出千般模样。“禅师忽然指向天边,暮色里两片薄云正被山风撕扯,“就像这香囊里藏的合欢花瓣,施主日日嗅着旧时香气,可曾注意今春新开的木樨?“

(三)听雨录

冬至那日,少年在渡口守到子夜。江面浮冰载着渔火飘向远处,对岸寒山寺的钟声荡开水雾。他忽然想起禅师说过,这渡船三十年一换新橹,六十年一更船板,早已不是鉴真东渡时的旧物。

“施主可知这陶瓮来历?“禅房内,老僧将白梅插入瓮中冰裂纹隙,“北宋年间,有位官家小姐在此落发,将定亲的越窑青瓷摔作八瓣。后来小沙弥用米浆黏补瓷片,倒成了寒山寺第一只水盂。“

少年望着瓮中梅影,忽觉指节刺痛。原来香囊流苏缠住了腕间红绳——那是半年前在渡口捡到的,被雨水泡褪色的绳结里,还缠着半粒珊瑚珠。他每日摩挲这珠子,竟未察觉掌心早被勒出紫痕。

(四)破瓮偈

春分惊蛰夜,雷火劈断后山古松。禅师拎着残枝踏入禅房时,少年正盯着瓮中铜钱发呆。水面倒映的梅枝已绽新蕊,铜钱却沉在青苔深处,宛如困在琥珀里的甲虫。

“看好了。“老僧突然举起陶瓮摔向青石地。裂缝中涌出的不只是清水,更有经年沉积的松针、梅瓣与铜绿。游鱼在碎片间惊慌摆尾,铜钱叮当滚至少年脚边,乾元重宝的“元“字竟被水流磨成了圆。

檐角积雪轰然坠落,满山竹海发出潮涌般的轰鸣。少年怔怔望着掌中香囊——流苏不知何时散作烟尘,唯余几粒干枯的合欢籽,正在春雨里渐渐饱满。

禅师拾起最大那块瓮片,金漆在裂痕处蜿蜒如河:“当年官家小姐摔瓮时,可曾想过百年后这碎片仍盛着人间悲喜?“

(五)渡河辞

谷雨清晨,少年背着行囊踏上石阶。山脚渡口新换了乌篷船,艄公正在桅杆系朱砂符。他摸出那枚铜钱想付船资,却发现钱眼不知何时嵌了颗珊瑚珠。

江风掠过香囊空荡荡的流苏扣,对岸寒山寺的钟声正穿透云层。少年忽然想起那日禅师折断的白梅——梅枝插入破瓮时,曾有花瓣落在陶片裂纹处,恰似渡船驶过春江留下的尾痕。

船橹拨开晨雾的刹那,他听见满山竹涛化作一声轻叹。铜钱坠入江心的涟漪里,映着天光云影,竟像极了掌心那道被红绳磨平的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