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版序二
全瓷修复体具有色泽稳定自然、导热低、不导电、耐磨损,且生物相容性好、无需金属加强结构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修复体。1984年出现的商品化产品Dicor是全瓷修复体最早的代表,早期的全瓷材料由于脆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普及。近年来,随着陶瓷材料性能的改进,高强度牙科全瓷材料已经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抗断裂强度,满足了临床要求。同时,随着全瓷加工工艺的发展,出现了粉浆涂塑渗透技术、热压铸技术、CAD/CAM机加工技术、电离沉积技术等,为全瓷冠、全瓷固定桥、瓷嵌体、瓷贴面、瓷桩核、瓷基桩等主要全瓷修复体的制作提供了保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牙体美观的要求明显增加,对高强度全瓷修复体的青睐突显,成为口腔修复的热点之一。为了配合全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需要有专门的工具书。由于全瓷修复的历史较短,国内的专著和工具书甚少,亟须相关书籍。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万乾炳教授主持下,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完成了《全瓷修复技术》一书,该书共十章,主要包括全瓷材料、全瓷加工技术、全瓷修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此外,还介绍了全瓷修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处理、对粘接的要求;探讨了全瓷修复选色,全瓷材料透射性、疲劳与使用寿命等重要问题。该书是口腔修复医师和技师的全瓷修复工具书,也是研究生学习全瓷修复重要的参考书。
万乾炳教授与时俱进,掌握口腔修复发展动向,关注发展前沿,为使国内口腔修复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而不断努力,我们应该称赞中青年学者的这种精神并且给予支持。对于书中的不足之处,也恳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请允许我代作者感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及其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对本书的大力支持。期待本书尽早出版,为我国口腔修复水平逐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一点贡献,谨以此为序。
巢永烈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