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辩,真龙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计划离京

再睁开眼时,刘辩已经躺在了寝宫的卧榻上。

其实刘辩早就醒了,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晕过去,从未央宫被抬回寝宫的过程中,刘辩始终是清醒的。

只不过做戏要做全套,回宫之后,趁着无人打扰,刘辩就顺便小憩了一会,直到当下被满屋医官的嘈杂声吵醒。

回想起朝堂之上,董卓猛然暴起,在众目睽睽之下拔剑冲来。

随后一剑插在刘辩面前放着的那颗人头上。

险些把满朝文武吓得生活不能自理。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傻站着,像是被吓破了胆子的羊群,竟无一人上前护驾。

而董卓就在无数惊骇的目光中仰天大笑,扬长而去。

老实说,那一瞬间,董卓身上的杀意直冲云霄,刘辩心里的恐惧货真价实,有一刹几乎被吓得心脏骤停。

可看着董卓离开的背影,刘辩突然想起了何太后的叮咛——注意龙体。

于是,刘辩选择抓住这个难得的好机会,不再用意志力强撑身体,当即两眼一闭,假装不省人事。

这就是刘辩从何太后的叮嘱里悟到的计划。

身为一国之君,每天有无数政事需要天子处理,即使有太后主政,大多事务也需要天子在朝堂上点头,走过流程才能名正言顺。

所以,刘辩想要在这种环境下抽身,溜出雒阳,可谓难于登天。

要想逃跑,唯一的办法就是罢朝。

只有在罢朝期间,皇帝才能合理地脱离百官公卿的视野。

朝中事务也可以跳过禀告天子这一步流程,直接由掌控实权的太后决断。

但罢朝也需要合理的借口,如果突然宣布龙体欠安,难免会引起有心之人的猜疑。

可经过董卓这么一吓,刘辩顺水推舟,便可骗过百官,顺理成章地宣布罢朝。

“阿兄——”

少女声音清亮,如新雪初融的山溪,劈开了刘辩繁杂的思绪。

“你终于醒了!”

刘辩转过头,娇俏的少女伏在榻边,小脸白瓷般精致,一双杏眼微微发红,瞳仁里却含着将化未化的春水。浸湿的发梢紧贴,点缀了右颊甜美的梨涡。

她紧紧地攥着刘辩的衣角,睫毛上仍有未干的泪珠。

看到她的瞬间,刘辩的脑海里就弹出了她的身份——刘曦,汉灵帝庶出的小女儿,也就是世人所知的万年公主。

大概是刘辩本人很喜欢这个妹妹,看到刘曦脸上的泪痕,他竟感到一阵莫名的心疼。

摸了摸她的脑袋,刘辩柔声安慰道:“放心吧曦儿,朕......阿兄没事,你怎么来了?”

刘曦把头埋进刘辩的臂弯:“姊姊们说后宫来了好多医官,曦儿便知是阿兄出事了。”

姊姊们?

刘辩有些错愕,记忆里他只有刘协刘曦这一双弟妹,应并无其他兄弟姐妹才是。

细想之下方才明了,记忆里刘曦虽贵为公主,却一直对贴身婢女以“姊姊”相称,对待其他下人也都是这般温柔不拘的态度。

这些日子里,刘辩始终生活在生死一线的高压之下,隐隐有些心力交瘁的疲惫。

眼下却发现,在此乱世之中、宫闱之内,竟还有个如此纯洁善良的妹妹,心中也算略有慰藉。

就连对抗董卓的信念也变得坚定了几分。

看着惹人怜爱的小妹,刘辩还打算安慰几句,却看到满屋子的医官纷纷向两侧闪开,一个接一个跪伏在地,齐呼道:“叩见太后!”

何太后随意挥了挥手,遣散了所有医官,径直来到榻边。

刘曦似乎很怕何太后,见太后走来便慌忙起身行礼。

何太后却像是没看到她一样,面无表情地坐在榻边。

刘曦只好低着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刘辩想伸手招呼妹妹坐下,却被何太后冷冷打断道:“陛下需要静养,闲杂人等便不必在此了。”

刘辩哑然,何太后向来对灵帝那些庶出的皇族子嗣充满敌意,刘辩虽想出言维护,但现在有要事商议,的确不便让刘曦在场。

只得向刘曦使了个眼色,轻声道:“曦儿先回去休息,等阿兄休息够了再去找曦儿可好?”

刘曦看了看何太后阴沉的面色,不敢回答,只是踌躇着点点头,将一块尚且温热的点心塞到刘辩手里,便默默地离开了。

这下,屋里只剩下母子二人,何太后开口道:“哀家已下旨,辍朝五日,期间由哀家代理政事,陛下意下如何?”

刘辩恭敬道:“母后体谅儿臣,儿臣自然......”

“别装了,这儿只有你我二人,”何太后直截了当地打断了刘辩,“接下来如何打算?”

对于何太后的直接,刘辩略感讶异,旋即反问道:“依母后看,儿臣该当如何?”

“今晚城门关前,我助你混在商队里出城,至于出城之后如何......”

“如今我大汉江山四分五裂,各地官员皆怀异心,哀家久居深宫,亦不能知,该倚仗何人,只得由你决断。”

何太后停顿片刻,正色道:“想必你也明白,董卓凶暴狠戾,你我母子仅有这一次机会。”

果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记忆里,刘辩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坦诚的太后。

既然如此,刘辩也不再回避,直接向太后做出了保证:“母后放心,朕早有打算,绝不会让那董贼嚣张太久的。”

作为盟友,有时也需要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价值。

事实上,对于出宫之后的下一步行动,刘辩的确早有打算。

何太后点了点头,这些天以来,她已经看到了刘辩的成长和改变。

事到如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相信刘辩,并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还有一事必须要做,”何太后有意无意地压低声音,“那董卓倒行逆施,若发现你不在宫中,恐行废立之事。”

“先帝在时,刘协受宠天下皆知,如今刘协仍在雒阳,若被董卓知道......”

一抹寒霜悄然覆上何太后的瞳孔。

“这次出宫,须趁机把刘协解决掉。”

刘辩闻言一惊,心中却有些犹豫。

倒不是对这个没什么感情的兄弟产生了什么恻隐,而是觉得时机未到。

如今内忧外患,强敌环伺,文武百官并未归心,若是杀了刘协,难免在庸弱之外再落个暴君之名。

到那时再想招揽天下英才,就更是难上加难。

可何太后并未给刘辩商量的机会,说罢便轻轻拍了拍手,几个宫女推开寝宫的大门,在她们的簇拥下,一个少年怯生生地走进屋内。

这少年身形消瘦矮小、五官清秀,一身打扮虽贵气逼人,却总让人感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忧郁。

进屋后,少年怯生生地跪拜道:“臣刘协,叩见母后,叩见皇兄。”

刘辩抬起头,只看到何太后眼中决绝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