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选人

从曹徽口中听闻的消息不止这一桩,这位从南京应天府来的禁军指挥酒醉之后说出的那些事情,让宋草对北宋末年的荒诞景象有了更深的了解。

如西城所去年一年便以查验田契的名义,在京畿和淮南两地掠夺了五十万亩民田,甚至催发了多起民变,好在禁军及时出动才平息下来。

如备受宋徽宗宠爱的林灵素在上个月向徽宗献上了一本道经,名为《神霄天坛玉书》,其中竟然将宋徽宗称之为神霄玉清王,称宋徽宗乃是长生大帝君转世。

而在去年四月,茅山派才刚刚策动全国道观联名上表,尊称宋徽宗为“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这本《神霄玉坛天书》明面上神化徽宗,但实质上却存了和茅山派抢夺道教最高话语权的意图,掌控祠部和道录院的茅山派已经在酝酿反击。

如宋徽宗将刚刚运到万岁山的一块太湖巨石赐名神运石,但却不知这块巨石运送到开封城,便拆毁桥梁不下百座,沿途百姓流离失所不下数万,险些再次引发民变。

一派王朝末年景象!

宋草听完曹徽口中的那些消息,无奈的摇了摇头。

为曹徽接完风之后,仓丁和差役们也开始了逐渐搬来宋草庄子旁的新集镇上,按照周寻和宋草等人划设的街巷院落,开始兴建自家的房屋和院落。

“从常平仓之中拨六百钧木料,一千钧石料,借给仓丁和差役们建设宅院,所需钱财三个月后按平价交还常平仓便可。”

为了避免这些仓丁和差役的家属们将房屋全部建成茅草屋,宋草还特地下令让常平仓拨出了许多石材和木料借给他们,甚至没有收分文利息。

“专知可真是善人心肠,这些人遇到专知,实乃三生有幸。”

张守正陪着笑脸吹捧道。

“都是穷苦人出身,能照顾一些便照顾一些。”

宋草叹了口气,随后拿起刚刚从路司衙门发来的回函看了起来。

可能是房安国直接插手的缘故,仓司衙门已经同意了宋草呈请增加仓丁数额的公函,且格外大方的给了宋草三个都的兵额,让宋草仓场仓丁的编制数量达到了一个营。

而且仓司衙门甚至连营指挥的任命都没有下达,这等同于暗示宋草可以抓紧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个营指挥。

此外仓丁的编制属于地方厢兵种类之一,日后这营仓丁成军,按制度还需同时接受本州兵马都监秦阅的命令和差遣。

好在由于仓丁们搬离集镇十分配合的缘故,宋草和秦阅的关系并没有因为那日的两句口角而继续恶化,毕竟对方也不愿因船厂的事情再起波澜。

毕竟真的闹翻了脸,宋草也不怕他什么。

“见过专知。”

赵全安有些忐忑的拱手。

前几日仓丁险些哗变,他连仓丁们的营房都没敢进入,这几日总是惶恐宋草因此事再责怪于他,因此惴惴不安。

“赵都头,仓司近日即将同意某的呈请,为莲花渡再增加几都仓丁名额,届时本仓场便有五都仓丁,按规制当设一指挥,本专知打算在你和王都头之中推荐一人升任此职。”

宋草没有管赵全安的忐忑,开门见山道出了一个消息,让赵全安瞬间有些愣神。

一营指挥的位置虽说不算太高,但却是赵全安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好事。

这等好事怎么会落到自己头上,不应该给前几日一直在帮助安抚仓丁的王玄城头上吗?

不止那日王玄城比自己表现要强得多,就连这几日对方也一直在帮着仓丁们建设宅院,为此接连数日没有回家,因此深受诸多仓丁拥护。

赵全安一时有些发懵,竟然忘了回话。

“怎么,赵都头不愿为本专知效力吗?”

宋草见赵全安愣神,再度开口追问道。

“多谢专知恩典,属下愿为专知麾下犬马,任凭驱使。”

赵全安回过神来,随后竟然直接双膝跪地,叩首相谢。

“先起来吧,此事你切莫声张、静待即可,事情成了本专知自会通知你。”

宋草抬手让赵全安起身,随后将对方打发回去,将王玄城喊了过来。

“王都头这几日帮着仓丁们安置宅院,着实辛苦了。”

宋草笑着开口道。

“这是属下应做的。”

王玄城依旧是寡言少语的样子。

宋草点点头,然后问:“都头是郓州人士,这几日忙的不回家,不怕家中老小挂念吗?”

“谢专知关怀,待过上几日仓丁兄弟们的新房建好,属下便回家。”

王玄城有些腼腆笑笑,拱手道。

“到时候本专知多给你批几天假,若是觉得莲花渡距离郓州城太远,不便照顾家小,本专知亦可设法将你调回城中。”

宋草含笑开口,对王玄城做足了关心姿态,但对方却有些吃惊,赶忙拱手道:

“多谢专知,属下在边军多年,家人早已习惯,不必劳烦专知了。”

“好,都头若是需要,可随时来找我。”

宋草似乎只是关心一下,见对方拒绝,也未强求,谈完这些事情便让对方回去,全程并没有提起新增仓丁兵额与指挥一职的事情,反倒直接将吏曹顾修喊来,让对方拟了一份调王玄城回郓州的呈文。

“此事不得声张,你亲自去走一遭仓司衙门,尽量为王都头谋个好去处,一应花销尽由仓场开支,不必节省。”

宋草对面露不解的顾修又是一番耐心叮嘱后,转过头看向仓丁营区方向,眉头紧蹙。

从受仓丁拥护的方面来选择,王玄城担任这个指挥远比赵全安要合适的多,但宋草要的是彻底的将仓丁们变成自己的武装,王玄城再怎么合适,也总比不上出身四合村的周山几人来的贴心。

宋草已经打算好,这一营仓丁里面的都头,都会由出身四合村的几人担任,赵全安这个营指挥只是虚名,实际的指挥权将会牢牢握在宋草手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仓丁们陆续起了新宅院的时候,宋草的庄子也初具规模,而船厂建造业迎来了一阵高峰期。

一船接着一船回返的漕船,将造船所需的各类大型木料卸在了莲花渡旁的码头,几百名匠人从广济军来到此处,开始了船厂的建设。

由于来的木料太多,码头上堆积不下,宋草甚至不得不开放了部分义仓和常平仓的空仓房,以供存放这些材料。

这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仅仅用了十几天,便将一个初具雏形的船厂,建在了莲花渡仓场的对岸,让宋草对宋朝的富庶又有了新的感受。

将心中念头压下,六月的第一天,宋草同时接到了两个喜讯,酿酒的酒窖已经挖好,而仓丁们的所有宅院也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