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9.太宗征辽①,李卫公病不能从。帝使执政等召之②,不果起③,帝曰:“吾知之矣。”明日,驾临其第,执手与别。卫公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增甚④。”帝抚其背曰:“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⑤,竟能自强,立勋魏室。”公叩头曰:“老臣请舆病行⑥。”至相州⑦,疾笃而不能进。上至驻跸山⑧,高丽与靺鞨合军四十里⑨。太宗有惧色,江夏王进曰⑩:“高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⑪,请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帝不应。既合战,为敌所乘,殆将不振。还谓卫公曰:“吾以天子之众,困于蕞尔之夷⑫,何也?”靖曰:“此道宗所解。”时江夏王在侧,帝顾之,道宗具陈前言。帝怅然曰:“当时匆遽不忆也⑬。”
【注释】
①太宗征辽:本条采录自《隋唐嘉话》。
②执政:主持政务的大臣。
③不果:不成,不能实现。
④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⑤司马仲达:即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焦作)人。多谋略,善权变。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初隐居不仕,后为曹操辟为文学掾,累迁至太子中庶子,多建奇策。曹丕代汉,以司马懿为尚书,转督军、御史中丞。明帝卒,与曹爽共相辅政。嘉平元年(249),诛曹爽,并诛何晏、丁谧等,朝政乃尽归司马氏。三年(251),病卒。其孙司马炎代魏,追尊为宣帝。非不老病:指年老多病。非不,非常,极其。
⑥舆病:抱病乘车。
⑦相州:州名。北魏天兴四年(401)分冀州置。治所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
⑧驻跸(bì)山:俗称手山。在今辽宁辽阳南之鞍山附近。传说唐太宗讨伐高丽,曾驻跸其颠数日并勒石纪功,遂名驻跸山。
⑨高丽:古国名。地处今朝鲜半岛北部。国都平壤城。隋唐时,主要在位国王是高元、高建武等。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遣使往册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唐朝大将李、薛仁贵率军灭高丽。唐在其地设置安东都护府。靺鞨(mò hé):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周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分布于今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流域。
⑩江夏王:即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初将领,唐高祖李渊堂侄。初从李世民破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武德五年(622)任灵州总管,屡败突厥,封任城王。太宗时,与李靖等攻东突厥、吐谷浑。任刑部尚书,迁礼部尚书,封江夏王。晚年颇好学,敬慕贤士,不以地位凌人。高宗永徽中,被长孙无忌诬陷,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⑪平壤:高丽国国都。故址在今朝鲜首都平壤。
⑫蕞(zuì)尔:很小的样子。
⑬匆遽:亦作“匆剧”。指匆忙急促。
【译文】
唐太宗东征辽国,卫国公李靖生病不能随从。皇帝让执政等召他前来,李靖不能起身,太宗说:“我知道了。”第二天,太宗来到李靖的宅第,握着李靖的手与他告别。李靖说:“老臣应当随从,但是我的病情加重了。”太宗轻轻地抚着他的背说:“你要振作起来!从前司马懿也不是不年老多病,最终能自己图强,在魏国建立功勋。”李靖叩头说:“老臣请求抱病登车随从陛下出行。”到达相州,李靖病情更加严重不能再往前走了。太宗到达驻跸山,高丽和靺鞨在四十里外集结军队。唐太宗流露出害怕的神色,江夏王李道宗进言说:“高丽倾尽全国之力来对抗我们的军队,他们的国都平壤的守备一定薄弱,请求陛下借给臣精兵五千,颠覆敌人的根基,那么他们几十万的军队,可以不战而降。”太宗没有答应。军队交战后,唐军被敌军钻了孔子,陷入困境几乎不能振作。太宗回来对李靖说:“我率领帝王之师,却被小小的蛮夷所围困,这是为什么呢?”李靖说:“这种困境李道宗可以解决。”当时李道宗就在太宗身边,皇帝回头看他,李道宗详细陈述了前面的进言。太宗失落地说:“当时情况紧急没有考虑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