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清洁发展与互联互通评估报告2020:非洲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非洲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非洲当前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弱。2013年,非洲超过85%的人口生活在大气中PM2.5的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标准的环境中。与生物质能低级利用密切相关,撒哈拉以南非洲近五年PM2.5的浓度上升了近60%,非洲PM2.5的排放量占全球的2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监测数据,喀麦隆、乌干达有多个城市PM2.5严重超标。虽然非洲地区并非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区,但因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易造成恶劣影响。如果全球升温1.5℃~2℃,那么非洲适于玉米、小米和高粱等生长的耕地中将有40%~80%不再适宜耕种。

相比其他大陆,非洲并不应该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主要责任,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不良后果而受害。数据显示,非洲的生态系统已因气候变化受到严重影响,其食物、健康和经济安全也因之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平均气温的升高,非洲约有5亿人口将被迫生活在需要采取降温措施才能生存的地区。显然,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非洲国家在制定能源基础设施方案时应将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

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发布的《2019全球空气状况》报告(基于2017年的数据)显示,2017年因长期暴露于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全球死于中风、心脏病、肺癌、糖尿病和慢性肺病的人数达到近500万。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在内的南亚部分国家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这些国家正在经历自2010年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相关死亡人数超过150万。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则面临着全球第二高的空气污染人口暴露水平。

PM2.5暴露量第二高的区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部,其中尼日尔(94ug/m3)、喀麦隆(73ug/m3)、尼日利亚(72ug/m3)、乍得(66ug/m3)和毛里塔尼亚(47ug/m3)的暴露率最高。北非和中东国家也达到同样高的水平,例如卡塔尔(91ug/m3)、沙特阿拉伯(88ug/m3)、埃及(87ug/m3)、巴林(71ug/m3)、伊拉克(62ug/m3)和科威特(61ug/m3),该区域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PM2.5暴露量在30~60ug/m3之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非洲人最严重的健康隐患,每年给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500亿美元。报告分析,造成非洲空气污染的原因很多,如露天焚烧垃圾,汽车未安装催化转换器,工厂位于市中心,由于电力缺乏人们被迫使用木柴、煤炭等燃料。报告认为,非洲大陆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道路交通、电力生产、工业发展排泄了大量污染物。此外,撒哈拉沙漠吹来的沙尘暴以及森林火灾加剧了非洲城市的空气污染。目前,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这三个非洲人口大国是受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更令人担忧的是,非洲国家在空气污染问题加重的同时,还面临贫穷、公共健康、饮用水安全问题、营养不良等多重挑战。

非洲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而上升。1990~2013年,整个非洲大陆因环境颗粒物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增加了39%,1990年死亡人数仅有相对较低的18万人,到2013年则达到25万人。在此期间,家庭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增长了13%,从1990年的40万人增至2013年的45万多人。就整个非洲而言,截至2013年,环境颗粒物污染导致人口过早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2150亿美元,家庭空气污染导致过早人口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23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