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外关系40年[1]
导读:1978年,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是一场大变革。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摆脱了贫穷,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外汇储备、制造业规模等均位列世界第一,是一个奇迹。本文系统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后40年对外关系的发展,从如何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创建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构建开放的经济运行体制,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到作为世界大国如何推动国际经济体制变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秩序,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推动新型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经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有为,发挥新型大国的建设性作用。
1978年,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无疑是一场大变革。因为,改革是要改变以往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开放是要改变以往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对外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当然,这场大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如果掌控不好,国家还可能会出现动荡,甚至大乱。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总的来说,一直是大踏步前进的,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出乎中国人自己的预料,也令世界震惊。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摆脱了贫穷,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外汇储备、制造业规模等均位列世界第一,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成功的经验,一是始终把握发展是硬道理,对设定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二是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和需要及时调整政策。就对外关系而言,则是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主题,全面发展对外关系,推动开放与合作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合作与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方略,即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再用两个15年的时间分别完成现代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