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大丈夫,岂可郁郁久居人下?
好家伙!
这是半点也等不及了!
吕布闻言,一面叫人把那王允请入正堂,一面把自己的“宝贝”收好,准备会会那王允。
而由于一夜未眠,加之没有洗漱,吕布虽然精神很好,看起来却叫人觉得有些憔悴。
只是如此憔悴,倒还真是合了吕布心思。
…
却说王允入内,一见吕布,可着实吓了一跳!
打眼看去,便见他的双眼深陷,眼窝下泛着青黑,仿佛多日未曾合眼,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只是一惊之后便是大喜!
心里暗道:“这吕布如此模样,看来貂蝉已吃定了他!”
“如此甚好…甚好啊!”
然心里如此思量,王允面上却装出一副惊讶模样:“将军,怎么如此模样?”
吕布故作忧虑,长长叹息一声,才道:“正是为了司徒之女,貂蝉耳!”
王允跟着叹息一句,却道:“哎!那太师实在过分,我与其说,已把小女许给将军,然其只是不听。”
“事已至此,还请将军忘了此事吧!”
吕布闻言,却猛然一起道:“董卓…实在过分!”
“貂蝉与我情投意合,他如何能抢!”
王允见状,心头暗呼:“机会来了!”
却上前,一把挽住吕布手臂,以表亲切。
只是说的话,却是杀人诛心!
却听其道:“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
“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
“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吕布听得怒气冲天,拍案大叫:“董卓!欺人太甚!”
王允见吕布面红耳赤,双目圆睁,心道这事妥了!
只也不能一直激将,话还得收回来一些,当下道:“老夫失语,将军息怒。”
不过吕布这会儿…是越来越进入状态了。
直呼:“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
王允心急,连忙上前要遮住吕布的嘴巴:“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
吕布却一把推开王允,手上紧紧握拳,朝着王允呼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此话一出,王允也不再装了!
当即恳切拜道:“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
“不如…便杀而代之,可好?”
来了!
当王允当真说出,要杀董卓的时候,吕布却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果然!
这书中写的…真是一点不错!
吕布稳了稳心思,却想…也不能真如此冲动,显得过于假了。
便又是犹豫道:“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
王允微笑道:“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
吕布心道这王允是纯纯胡扯!
自己死之前被怎么说来着?
【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就是因为自己杀了董卓,被那刘备寻了个理由,说的自己坏话。
这会儿别说董卓了,就是吕布也想一戟把这厮给杀了。
这厮…太能妖言惑众!
只再想砍了这老东西,现在还得虚以委蛇。
却恍然道:“司徒所言不错!吾险些自误!”
王允见状,当即趁热打铁:“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吕布听得猛然一拍桌案,却呼:“吾心意已决!诛杀董卓,匡扶汉室!”
王允继续加热:“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
吕布一看,这鸟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索性拔刀,往手上一划,以血为誓:“吾吕布,虽出身寒微,然自幼习武,志在报国。”
“今董卓逆贼,篡权乱政,荼毒生灵,欺君罔上,致使汉室倾颓,天下涂炭。”
“吾岂能坐视江山破碎,百姓流离?今日在此,对天立誓:必诛此贼,以清君侧,匡扶汉室,还天下太平!若违此誓,天地不容,人神共诛!”
此立誓,叫王允顿时心头火热。
朝着吕布直接跪谢:“汉祀不斩,皆拜将军之赐也。”
说罢,又上前道:“此事…将军切勿泄漏!若是临期有计,自当相报。”
吕布当即相应。
王允拜而再去,心里却觉着大事可成,匡扶汉室的伟业,便在自己手中!
然他自然不知,吕布送别了自己之后,哪里还有之前的热血昂扬模样,却已然只有滚滚杀意!
只是这杀意,非是对着董卓,而是对着他自己啊!
…
却说王允走后,吕布就等着消息了。
结果没等几日,消息就来了。
只是一被请入王允府内,见屋里几人,便是早有准备的吕布,还是不由被震慑了。
倒不是因为这屋里人物有多能耐,而是…
【三国志魏卷六】
【董二袁刘传】之中,关于太师之死,是如此记载的…
【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
而眼下在屋内,正有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
人都对应上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真正看到仆射士孙瑞站在这屋里的时候,吕布还是忍不住,露出了惊疑的表情。
这表情太显眼了,以至于屋内所有人都发现了。
好在没人会知道吕布想的什么,见其表情,还以为此地人太多,只怕暴露。
便听王允连忙解释:“将军,此中皆是忠义之人,不必担忧。”
吕布这才回过神来,见王允误会,自然借驴下坡。
却道:“自然是信的过司徒。”
说着也是拉着王允,直往屋中而去,似乎比王允还要心急!
待几人入座,吕布便问:“不知司徒可思量得了办法?”
王允微微点头,压低了几分声调:“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请董卓来议事。”
“将军届时伏兵于朝门之内,引董卓入内,便诛之!”
吕布听得自然心头不屑,只面上依旧一阵点头,再问:“何人敢去请董卓?”
孙瑞当即应道:“将军同郡骑都尉李肃,以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怀怨。”
“可叫此人前往,定不叫董卓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