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家长伴护手册(初中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伴护主题1 帮助孩子适应变化

孩子总说不想上初中,想回到小学,怎么办?

../Images/44973-2-01.jpg案例

距离初中开学只有不到一周了,楠楠越来越紧张和抗拒,每天眉头紧皱,几乎要念叨十几遍“不想上初中”“想回到小学”。爸爸妈妈本来没当回事儿,但这天晚上,楠楠哭着敲开了爸妈卧室的门:“妈妈,我不想上初中……”这把爸爸妈妈都吓了一跳:还没开学,孩子怎么就“厌学”了!两人连忙轮番开导楠楠:“上初中多好呀,你长大了,是个大孩子啦,大孩子可不能哭鼻子!”“上了初中你就能学更多科目了,懂的更多了!”只是楠楠不为所动:“上初中有什么好,我不想学那么多……”

时间是没法倒流的,就算孩子想回到小学,也没有办法再回去了呀,现在该怎么办呢?

../Images/44973-3-01.jpg解析

当孩子说“不想上初中”时,家长听到的是什么呢?从楠楠爸妈的反应来看,他们听到的是孩子厌学了,是孩子不知道上初中的好。

但孩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呢?从楠楠的不为所动甚至反驳来看,楠楠爸妈的开导显然没起作用,这说明,爸妈没有真的理解楠楠的话。

孩子的一种行为背后,可能有许多情绪感受,有家长不知道的需求和期待——就像是一座冰山,别人只能看到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但水面下的庞然大物,才是冰山的主体。

../Images/44973-3-02.jpg

所以,当孩子说不想上初中,想回到小学时,家长别忙着给孩子贴上“厌学”的标签。想要开导孩子,需要先尝试去理解孩子。

../Images/44973-4-01.jpg 家教指导

在“厌学”成为当代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之一的背景下,孩子总说不想上初中,想回到小学,难免会让家长感到惊慌,担心孩子是不是也“厌学”了。但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家长不必惊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一)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情绪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否认,比如“这算什么”“别哭了”“没什么好伤心的,想想好的方面”,因为我们太希望对方快点好起来。就像楠楠爸妈,虽然他们是想开导、帮助楠楠,让楠楠想点积极的事情,但沉浸于情绪中的楠楠听到他们所说的这些话,就会感觉自己的感受被他们否定了——这些话不仅起不到疏导效果,还可能有反作用:你根本不懂我!

所以,在孩子说自己不想上初中、表露抗拒情绪的时候,家长不必如临大敌,试图立刻打消孩子的这种想法;相反,家长自己要先冷静,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说下去。我们都上过学,谁没有过不想上学的时候呢?我们现在工作了,有时候也会不想上班,这都很正常。小升初是孩子懂事后的第一次“大型”升学,不知道怎么应对,所以有些逃避退缩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二)挖掘情绪背后的原因

允许孩子说下去,接下来可能有两种走向:一种是,孩子只是单纯抱怨“不想上初中”,但只要允许他说一阵之后,他就渐渐地说够了、不说了,转而为上初中做准备,这种情况的孩子,内心的需求就是想发泄情绪,发泄完了就好了;另一种就复杂了,家长可能会听到更深层的东西,比如孩子上五六年级时就已经感觉很累了,担心上初中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感觉更累,或者是不知道初中分到怎样的班级、害怕班主任太严厉,再或者是不想和小学时的朋友们分开、担心初中交不到好朋友,这些都是孩子不想上初中的可能的原因。

当然,挖掘原因的环节不一定这么顺利,孩子有可能伪装自己,嘴上说“没有原因,就是不想上嘛”,其实内心是有原因的。这种时候,家长可以做一些引导,问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你什么时候最不想上初中?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想回到小学?你最喜欢小学的什么?

(三)提前做些具体的准备

听到孩子不想上初中的原因之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面对这些原因,逐个击破了。

如果孩子说出的原因是具体的,那家长就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具体的准备。比如,如果孩子担心上初中需要起得更早,自己会因起不来而迟到或犯困,那就抓紧最后的假期提前调整作息,感受一下早起,并给早上安排一些愉快的活动,让自己不那么抗拒早起。

如果孩子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只是说担心新环境的种种,那也正常,因为新环境的确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控的地方,这时候就要多关注那些可控的点。比如,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初中校园环境,逛一逛周边的小店,培养一些熟悉感和安全感。

(四)讨论问题积极的方面

前几个步骤下来,孩子的情绪应该已经平复很多了。这时候,才到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积极面的好时机。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想:上初中后,可能会有哪些积极的变化?可能有哪些自己喜欢的地方?

(五)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

除了展望美好的未来,家长也可以提醒孩子挖掘过去和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孩子小学时期是怎么交到朋友的呢?一定是有能吸引朋友的地方吧?孩子小学时期取得的各方面的成绩,是怎么做到的呢?孩子现在烦恼的时候,有哪些可以倾听他、陪伴他、帮助他的人呢?孩子这些美好的品质、先前的成功经验、身边的人际支持,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家长可以抓紧一切夸奖孩子的机会,不要吝啬地夸奖他,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信心,即便在初中遇到了困难也能坚持下去。

(六)鼓励孩子和前辈交流

家长对孩子的帮助毕竟只是一个方面,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同龄人的交往会逐渐扮演一个更主要、更重要的角色。家长也可以在亲戚朋友中找一些和自家孩子差不多年龄但已经在上初中的孩子,或者鼓励孩子自己找一些比自己高一两级的学长,问问小升初时他们的感受和经验,同龄前辈的经验是更直接的,孩子也更有可能听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