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4章 王安石变法 二

第84章 王安石变法 二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自幼敏悟,当他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是鹿,鹿旁边是獐。”这话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脑筋急转弯,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1067年,二十三岁的王雱考中进士,最初任职旌德县尉。

王雱倜傥不羁风流自赏,免不得寻花问柳选色征声,所有秦楼楚馆歌妓舞娃,无不知为王公子。王安石侈谈品学,但也不能约束王雱,只好任他自由。

熙宁二年(1069年)夏,王安石设立了新法的执行机构——条例司,以太子中允程颢为重要幕僚。

一日王安石约程颢到家中商议变法事宜。

王雱光着脚丫子,披散着头发,手中拿着女人戴的帽子走了过来。

王雱很没礼貌地问父亲:“你们在谈论什么?”

王安石回答说:“施行新法屡屡遭到一些人的阻扰,我们正在商议如何应对呢。”

王雱傲慢地坐下来,大大咧咧地说:“砍了韩琦、富弼的脑袋就行了!”

程颢本是个道学先生,听了王雱的话便忍耐不住,正色道:“我与参政谈论国事,子弟不便参预。”王雱气得面上青筋一齐突出,差点对程颢饱以老拳。王安石以目相示才怏怏不乐地走了。

王雱没地方发泄无名之火,常常向新婚妻子庞氏大发脾气。

王雱婚后一年多,庞氏生了一个儿子,王雱发现儿子长得不像自己,竟然把这个可怜的孩子折腾死了。

王安石知道庞氏没有过错,怕儿媳名誉受损,于是“择婿而嫁之”,给儿媳找个夫婿改嫁了。

熙宁九年(1076年)王雱病逝,年仅三十三岁,朝廷追赠临川伯。

王安石有两个弟弟,也是当朝有名的文化人。他们都不支持王安石变法,公然站在反对派的立场上,和王安石的关系很不好。王安石自己在生活上也毫不讲究,甚至是一个邋遢宰相,从没有想过用职务之便来享受富贵。当时的名人司马光、苏轼都反对他,写信质问他,但是他都一一回信说清楚了自己的看法,毫不逃避。从本性上说,他是一个浪漫理想化的人,也是一个心地纯粹的人。

熙宁四年(1071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现象,知府韩维报告朝廷。王安石认为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争议纷纷,百姓更容易受到蛊惑。神宗则认为应该听取百姓之言。

1074年3月,河南大地已如焦土,半年未落一滴雨水。祸不单行,大旱后的蝗灾并没有放过这群贫苦的百姓。饿殍遍野,流民塞道,身无完衣,以致茹木食草充饥。但即便是这般景象,为生存而挣扎的百姓们依旧要向官僚们交重税。王安石要求变法的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政策,被一群歪嘴和尚念成了平民身上的枷锁。心系百姓的郑侠心如火炼。

这位因王安石提拔重用而走上仕途的人,最终成为终结他恩人政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嘉祐四年(1059年),郑侠的父亲任江宁酒税监。由于父亲官卑职小,郑侠的弟妹又多,家庭生活十分清贫。郑侠的唯一出路就是矢志攻读苦学成名。当时王安石为江宁知府,闻其才华出众,对他十分重视。不但邀请他相见,还给予嘉勉慰藉,勉励他成为国士良材。

熙宁五年,郑侠入京述职时拜见王安石。当时朝廷颁布用考试新法的办法选举人才,考中者可以越级升为京官。郑侠目睹新法的弊端,不同意施行新法,就以不熟悉新法为借口婉辞拒绝。他曾多次谒见王安石,直陈青莆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施行过程中给人民造成的弊端,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离开后就不再去见他,但是依然屡次寄书给王安石,陈述新法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希望他改弦更张。但“安石不可谏”。

其实王安石让郑侠考试新法本是好意,并无私心,可是在性格耿直的郑侠看来便不是这么回事了。他在给王安石的信里写道:“侠自浮光入京,本求一席地,执经丞相门下。不意丞相一旦当路,发言无非以官爵为先, 所以待士之来者,如此而已。”也就是说王安石读书只是为了做官。

话说到这份上,言外之意溢于言表,郑侠认为自己错看了王安石,而诚心要重用郑侠的王安石听到这话,恐怕心也凉了半截。

于是郑侠将他所见到的人间炼狱用画笔描绘下来,便是《流民图》,附在奏疏里上报上级,但是被拒绝。绝望之下,郑侠冒着欺君之罪,假称军情紧急,拍马直递银台司越级上报。“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

神宗正在怀忧,忽由银台司呈上急奏,当即披阅。在奏折里郑侠这样写道:

窃闻南征北伐者,皆以其胜捷之势,山川之形,为图来献,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仅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乞斩臣于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在那个没有照片的时代,绘画成为深宫中皇帝唯一了解世界的途径。只是这一次,在群臣一片皇帝英明、歌舞升平、天下太平的颂扬中,郑侠带来了一副已如焦土地狱般的“王土”,那平民百姓的饥馑与哀嚎,在垂拱殿中回响。

宋神宗人近中年,望着这份奏疏反复观图,但见图中绘著统是流民惨状,有的号寒,有的啼饥,有的嚼草根,有的茹木实,有的卖儿,有的鬻女,有的支撑不住已经奄毙道旁;另有一班悍吏尚且怒目相视,状甚凶暴。神宗瞧了这幅又瞧那幅,反复谛视,禁不住悲惨起来;当下长叹数声袖图入内,是夜辗转吁嗟竟不成寐。次日,神宗大赦天下,命地方开仓赈灾,青苗、免役、方田、保甲并行罢免。共计有十八事,并下罪己诏向天下责难自己。

那上天恰也奇怪,居然兴云作雾蔽日生风,霎时间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把自秋至夏的干涸气尽行涤尽,淋漓了一昼夜,顿觉川渠皆满碧浪浮天。辅臣等乘势贡谀联翩入贺,神宗道:“卿等知道此雨由来否?”大家齐声道:“这是陛下盛德格天,所以降此时雨。”神宗道:“朕不敢当此语。”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图递示群臣道:“这是郑侠所上的流民图,民苦如此,哪得不干天怒?朕暂罢新法即得甘霖,可见这新法不宜行呢。”王安石忿不可遏竟抗声道:“郑侠欺君罔上妄献此图,臣只闻新法行后人民称便,哪有这种流离惨状呢?”神宗道:“卿且去察访底细再行核议!”安石怏怏退出。

同年四月,曹太皇太后(慈圣皇后)、高太后(宣仁皇后高滔滔)亦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神宗与祖母之间感情极好,见到祖母如此伤心难过,心里也是十分内疚,恰恰此时,岐王赵颢也从旁劝说神宗应该遵从太后的懿旨,新法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神宗心烦意乱,怒斥歧王道:“是我在败坏天下,那你来干好了!”岐王诚惶诚恐失声痛哭。神宗面临朝廷和后宫的双重阻力,不得不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王安石死后,司马光向皇帝奏请厚葬他,因为司马光也觉得,虽然他的变法失败了,但是他是真正一心为国、绝无半点私心的人,他的动机是好的,这样忠诚的人理应得到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