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谍影,功德推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身边的奸细

杨肃是个聪明人,马上清楚了这么做的目的。

于是在巡捕收完钱后过去说道:

“你们是哪个巡捕房的?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个巡捕看到杨肃的制服,认出他就是76号几大魔头之一的杨肃,连忙道:

“官爷,我们是戈登路巡捕房的。我叫孙九,他叫赵梆子。”

“你们以后不用上班了。”

杨肃突然冷冷道。

“啥?”两个巡捕愕然,“为什么?”

“巡捕的名声都被你们败坏了!别人为什么都叫你们臭脚巡?你们难道一点B数没有?”

杨肃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两个巡捕唯唯诺诺,根本不敢还嘴。

谁不知道大魔头杨肃的恶名,两个巡捕不知咋的莫名其妙触了他的逆鳞,真是倒霉!

杨肃继续训斥着:

“现在汪委员长要革新吏治,李市长也在新年第一天工作的会议上强调了此事,你们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两个巡捕噗通跪下了:“杨主任,我们以后不敢了。”

“晚了。”

杨肃冷冷道,“我今天就给戈登路巡捕房打电话,清除你们这两个蛀虫。”

然后他丝毫没管两个巡捕磕头的衰样,转身就走。

旁边的店员更觉诧异:什么时候76号杨肃杨大魔头开始为民请命了?

76号不是与巡捕一直官官相护,搞勒索、私运生意嘛?

店员抬起头看了看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

回到家,吃过饭后,杨肃翘起二郎腿躺在沙发上点了根饭后烟。

其实他不喜欢吸烟,但前身是个大烟枪,也算肌肉记忆。

今天收获不少,最少找到了那天晚上的女学生。

只不过这个女学生知道的东西太少,权限也不够高。

另外,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属于静默?

他马上否决了这个念头。

因为这个静默也太“静”了,无人知道好不好!

不管山城还是边区,又或者普通百姓,都视自己为76号的大汉奸。

很难有人来策反他。

况且杨肃自己就有一项工作内容是负责策反,怎么可能有人再策反自己?

太荒唐了不是。

他转念一想,可能就是策反不成,才有那么多人想暗杀自己。

至于暗杀者,大概率是军统派来的,或者军统开出悬赏单委托的。

因为红党虽说在情报方面非常强——碾压级别的强,但红党的情报系统极少搞暗杀,最多锄奸,即消灭叛徒。

军统就不一样了,他们搞了很多起针对汪伪高官以及其他卖国汉奸的暗杀活动。

杨肃下一步的策略应该是先打入军统,搞垮日本人;顺便得到军统的信任,再为红党效力。

不过这期间很多细节的处理十分关键,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杨肃脑子里盘算各种方法,依旧没有多少头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月落日升。

睁开眼,已是穿越的第五天。

杨肃出门来到76号总部。

张秘书端上一壶茶。

杨肃闻了闻:“上好的龙井?”

“是黄道会的常玉清送来的。”

杨肃笑了笑:“这个常老板有点眼力劲儿。就是不知道让他办的事怎么样了。”

“什么事?”

张秘书看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杨肃看了他一眼,心中突然隐隐猜测:这个张秘书最有可能是日本派来监视他的眼线。

前身不仅是个精通拍马屁的高手,也是个很谨慎的人,身边大多数人与他只是官场上的关系,很少袒露心迹。

对下属的使用也是点到即止,只有张秘书接触最多,他也需要负责传达文件。

虽有了疑心,最好还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顺便想办法确认一下。

杨肃说:“动不动就有暗杀出现,闹得不少高官人心惶惶。司法部罗总长、社会部汪次长已经呈文好几封,质问为什么控制不住局面。现在我们76号的压力很大。”

张秘书道:“杨主任尽心竭力为党国,天地可鉴。”

这小子的拍马屁功夫也不错。

杨肃说:“这几份文件你去拿给晴气中佐吧。”

张秘书接过文件:“我现在就去。”

张秘书刚出门,常玉清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杨主任,您说的.38瓦尔特手枪,我查到了一点眉目。”

“什么眉目?”杨肃立马问道。

“半个月前,市面上突然流入一大批手枪,还有一些镶了工艺花纹的精致好枪,其中就有.38的瓦尔特。”

“有什么人买了瓦尔特,你查到了吗?”

“这个还有点难度,杨主任,你也知道,黑市上买卖都是用假名字、假身份,人家更不会多问。”

“那你尽可能再查一查吧。”

“好的,我知道了!”

“另外,”杨肃挂电话前说,“你送的这盒龙井还不错。”

电话另一头的常玉清受宠若惊:“杨主任喜欢,就是在下莫大的荣幸!”

“行了,再接再厉。”

杨肃说完就挂了电话。

他站起身,来到墙上的日历旁。

半个月前就是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不久,日军侵占公共租界的时候。

线索又多了一点。

杨肃起身出门,想想还是坐了电车。

电车进入法租界时,上来几个学生,他们手里拿着报纸,人人义愤填膺。

“名扬四海、威震沪上,其正气足可冲霄凌云,其威名能使敌人望风而逃的蔡将军怎么就这么死了!”

“我看一定是个假消息!我绝不相信!”

“哎,虽然我也希望是假的,但希望太渺茫,毕竟香港的战事……”

另一个学生握着拳头:“蔡将军身体虽亡,但精神永远不死!蔡将军您等着吧,会有后来的同志完成您未了的心愿!”

听了他们的话,杨肃心想,李主任的做法看来只凑效了一半。

大家虽然在得知蔡将军身死的假消息后确实非常悲痛,但并没有丧失希望。

学生们又说:“唯独可喜的,就是湘北再传佳音,抗战要地长沙又要成为敌人的坟墓。”

“这个消息准吗?报纸上可没这么写。”

“我有亲戚从杭州打来的电话,错不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