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普觉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卧佛寺的创建期—唐至金

一 唐代古刹兜率寺

卧佛寺位于北京市植物园内,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寺庙始名“兜率寺”。《畿辅通志》载:“寿安寺在宛平县寿安山,本唐兜率寺。”《春明梦馀录》亦载:“唐兜率寺,今名‘永安’,俗呼‘卧佛寺’。”

所谓“兜率天”,梵名,又译作睹史多天、兜驶多天等,意译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为欲界六天的第四层天,为诸多菩萨往生之地。《佛本行集经》载:

或见无量诸菩萨等于诸佛边修行梵行,后得生于兜率天宫,从兜率下,入于母胎……彼然灯佛作菩萨时,于末后身生兜率天,从兜率天降神来下。

《普曜经》则云:

我等今见护明菩萨如是功德具足之体,生兜率天。此兜率宫如是福聚、如是端正、如是微妙、如是庄严。护明菩萨舍离下生。

可见,护明菩萨、燃灯菩萨及无量菩萨皆曾住兜率天。

居兜率天者,最著名的当属弥勒。

弥勒为佛弟子,一名阿逸多[1],释迦牟尼佛时,生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其父为之起名为弥勒。[2]

其人虽然“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然而,“佛记此人成佛无疑”。且佛“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3]于释迦牟尼佛涅槃五十六亿万岁后,弥勒复下世为佛。[4]

唐初,玄奘法师认为,兜率天宫分作内、外两院。《大唐西域记》卷五“阿逾陀国”条载,城西南五六里有大庵没罗林,“庵没罗林西北百余步,有如来发爪窣堵波。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从睹史多天下见无著菩萨处”。

无著、世亲为兄弟,师子觉为无著弟子。三人常说:“凡修行业愿觐慈氏(弥勒佛),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所至。”

后来,师子觉先亡,三年不报,不久,世亲亦卒,经六月,亦无报命。

其后,无著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灯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虚下降,即进阶庭,敬礼无著。无著曰:“尔来何暮,今名何谓?”对曰:“从此舍寿命,往睹史多天,(于)慈氏内众莲华中生。莲华才开,慈氏赞曰:‘善来广慧,善来广慧。’旋绕才周,即来报命。”无著菩萨曰:“师子觉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著欲乐,无暇相顾,讵能来报?!”

可见,玄奘旅印时,当地教内已有兜率天“内众”“外众”的区别。

由于弥勒继释迦牟尼来世作佛,因此,往生兜率、为弥勒“内众”成为玄奘法师的夙愿。《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载玄奘法师往生前状况云:

因从寺众及翻经大德并门徒等乞欢喜辞别云:“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复口说偈教傍人云:“南无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无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贞观年间,修造兜率寺时,玄奘法师刚刚由天竺回到中土(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回到唐都长安),带回梵文佛经657部和各种佛像。

据说,幽州西山兜率寺内的卧佛像就是根据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佛像样式制造的。

二 金世宗、金章宗与樱桃沟

唐朝的卧佛寺远没有如今的这种规模,只是从山门殿至三世佛殿的一路三进院落[5],现在的三世佛殿在当时是供奉“丈六金身旃檀卧佛”的地方。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卧佛寺所在的幽州也被藩镇占领。

后唐清泰三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自立,约请契丹起兵相助,事成之后,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共十六州与契丹[6]。十一月,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国号晋。石敬瑭如约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作为中原王朝北部天然屏障的燕云十六州被北方游牧政权所占据,直到元代统一中国。

辽代定都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以幽州作为陪都,称南京。

金贞元元年(1153),金朝第四代君主完颜亮迁都北京,更名为“中都”,北京由此成为中国北部的政治中心。

金朝第五代皇帝、号称“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在樱桃沟内修建五华观[7]

金世宗修五华观事,《大元一统志》有录。据魏抟霄(字飞卿,应奉翰林文字,工诗)撰《十方大天长观玄都宝藏碑铭》载,金世宗“于五花山置烧丹院,起玉华殿,俾隶于观,以为方士飞炼之所。”

永乐《顺天府志》载朱澜《五华观碑记》则云:

燕城西北有山曰“五华”,挺秀于(香山)、玉泉两峰之间,山腹有平地可起道院,大定二十七年落成,命高道守先生与众主持,为修炼之所。[8]

“大定”为金世宗完颜雍年号;大定二十七年,即1187年。

由以上文字记载可知,受汉文化影响极深的金世宗对道教烧丹成仙之说颇为信任,在樱桃沟山岭上修建五华观,令道士在此为自己炼丹[9]

完颜雍的孙子、金代第六代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则在樱桃沟五华寺以上山岭处修建了看花台。据《春明梦馀录》记载:“隆教寺西越涧有长岭,岭半为金章宗看花台,台畔有古松一株。”《嘉庆一统志》载:“看花台,在宛平县西,玉泉山隆教寺西长岭之半,为金章宗故迹。”

京西一带,山上自然生长的观花植物以山桃花、山杏花为盛,章宗在这看花台上观赏的是漫山遍野开放的山桃、山杏。

看花台距离卧佛寺一步之遥,想来,这位流淌着东北女真血液的中原皇帝,也曾在这巍巍古刹礼过佛、歇过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