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风其二十五
(唐)李白[1]
世道日交丧[2],浇风散淳源[3]。
不采芳桂枝[4],反栖恶木根[5]。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6]。
大运有兴没[7],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8],去入无穷门[9]。
【注释】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青年时漫游,天宝初年经道士吴筠和贺知章等人推荐,被玄宗召见,供奉翰林。遭谗后赐金放还。安史之乱中,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病殁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个性张扬,有强烈的功名心,但机遇不佳,最终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诗歌伴随他的一生,他善于从民间汲取营养,想象奇特丰富,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现存诗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以清人王琦注本较为详备。
[2]交丧:王琦注云:“《庄子》:‘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萧士赟补注云:“世不知有道之可尊,是世丧道矣。有道者见世如此,遂亦无心用世焉,非所谓道丧世者欤!故曰交相丧也。”
[3]浇风、淳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 “淳源上派,浇风下黩。”
[4]芳桂:香桂。
[5]恶木:贱劣的树。《文选》陆机《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李善注:“《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人同处!'”
[6]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7]大运:天运。
[8]广成子:《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访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曰:“尔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雨,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哉!”黄帝退,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见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从下风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蹙然起曰:“善哉问乎,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慎内于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晋·葛洪《抱朴子·登涉》记:黄帝欲登圆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雄黄,其蛇皆去”……广成子归大罗天,一说应劫转世,度化凡俗,为帝师、为老子等。又一说广成子居崆峒石室修仙,后驾鹤升天。有玄鹤翔空,则知广成子降临。
[9]无穷门:古代道家所称通往至道境界的门径。《庄子·在宥》:“广成子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解析】
这首诗是感慨时事而作。王夫之在《唐诗选评》中说:“大似庾子山入关后诗,杜以为纵横,抑以为清新,乃其不可及者正在绵密。”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疾末世而思古人,鄙荣利而怀道德,骨气高奇,颇近射洪(陈子昂)、阮公(阮籍),世人读古风者,但取游仙飘逸之词,衷怀不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