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暴利
翌日,丑时末。
午门外。
等候的百官交头接耳,形成了嗡嗡的私语声。
“听说了没有,昨日太子又去巡视各营了。”
“武人向来鲁莽粗鄙,殿下与之亲近,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我等必须加以劝谏才行。”
“让我说这经筵就应该重开,以匡正殿下的品行,垂拱而治。”
“此言有理。”
······
午门内朝房。
礼部尚书钱谦益,对着刘宗周说道:“刘公,群臣非议,殿下年岁尚浅,咱们身为臣子,不能眼睁睁看着殿下误入歧途。”
对于经筵一事,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私底下曾与不少人商议,打算寻找时机继续劝谏太子。
而刘宗周则是他争取的人选。
“钱尚书此言差矣,殿下虽年岁不大,但谦逊有礼,英明果断,怎么就误入歧途了?危言耸听要不得。”
坐在对面的袁继咸当表示道。
太子对于联虏平寇的一番见解,让他对这位未来天子的看法大为转变,忍不住替他说话。
“我听说殿下这段时间总喜欢往军器局跑,需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钱谦益淡淡道。
这明显是在暗讽太子会成为大明另外一名熹宗。
原本闭目养神的史可法顿时睁开了双眼,“钱尚书慎言!”
面对史可法这个内阁首辅,钱谦益顿时收敛了不少,拱手作揖。
旁边的刘宗周见状,心里一叹,在心里他并不认同钱谦益的做法。
通过经筵的确可以引导天子,但目前太子并非庸碌之才,相反还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能为了推行经筵,闹得君臣不和,这样只能适得其反,现在的大明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今天的早朝讨论的内容,依然是封赏吴三桂和联虏平寇方针的事情。
由于史可法提前上了奏疏,阐述了封赏吴三桂的理由,这一次朱明并没有反对,很配合地将其封公。
不过钱谦益等人提出的联虏平寇,并没有得到通过,而是择日再议,这让不少臣子感到不解。
散朝后,朱明回到东宫,心里记挂着玻璃器皿的售卖情况,第一时间让人出宫打听。
而此时,在城内各处销售玻璃器皿的店铺,都是人满为患。
刚刚摆上柜台的一千三百只玻璃器皿,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全部被卖光了。
每只器皿的均价约为20两,一千三百只器皿,就是两万六千两银子,很显然,玻璃器皿和预料中一样,卖爆了。
朱明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决定扩张器皿坊,同时加强了器皿坊的保密和防卫强度。
在玻璃大卖的时候,张天福率领龙江水师,加上勇卫营以及京营的一部分兵力,兵分五路,开展了清剿水匪的活动。
这些年因为战乱,盘踞在长江流域的水匪,多如牛毛,大小团伙加起来超过十万人,战船千余艘。
光凭龙江水师目前的实力,根本无力将水匪全部肃清,只能先挑一些软柿子捏,顺道练练兵。
裕溪河。
这是巢湖和长江的连通河道,巢湖匪众时常通过这条河道入江,掠夺过往的商船甚至官船。
宽广的河面上,一支由哨船和沙船组成的船队,正逆流而上。
每艘船的吃水都很深,其中一艘沙船上,刘三正在给人处理伤口。
“噗!”
一口掺水的药酒喷在了血肉模糊的伤口上,直把那年轻人痛得龇牙咧嘴。
他看到对方那满口的黄牙和粘在牙齿上的菜叶子,顿时膈应坏了,忍不住骂道:“刘老道你是不是故意的,别人都是直接敷药就行,怎么轮到老子你就喷这玩意!”
“不识好歹,这是老子的药酒,要不是看在你娘的份上,我还舍不得给你用呢。”
刘三吹胡子瞪眼,手上的动作却不慢,敷药,包扎一气呵成。
“三娃,这可是你刘叔的独门秘方,伤口好得快,其他人可没有这待遇,你就偷着乐吧,哈哈。”
旁边一个皮肤黝黑的瘦汉对着年轻人打趣道。
话音刚落,一支箭矢突然贯穿了那瘦汉的脖子,那尖锐的箭头距离年轻人的脸颊仅有数寸距离。
瘦汉捂着颈动脉喷涌而出的鲜血,发出几声无意义的喉音。
与此同时,旁边的刘三已经抓起一块船板,挡在自己和那年轻人三娃身上。
“哚哚······”
箭头扎入木板发出的沉闷声,顿时让三娃反应了过来。
他抓住腰间的短刀就要站起来,却被刘三死死按住,“别动,你想死啊!”
一声暴喝,让三娃绷紧身体顿时软了下来,胸口好像风箱一般,发出沉重的喘息。
“都别躲了,水师来了,快还击!”
一声怒喝从不远处传来。
原本覆盖在两人身上的船板也被人粗暴掀开了。
“别躲了,咱们被包围了,恁他娘的!”
十几艘沙船从两边的芦苇丛里滑出,将水匪的船队堵在中间。
在数量上,明军并不占多少优势,水匪船队的大小船只加起来也有十三艘。
优势在我!
这也让水匪们多出了一丝底气,明军他们又不是没有打过!
水匪的弓箭不多,大部分都是自制的竹弓,射程近,威力差,所以只能卖力摇着桨橹,快速朝着前方的明军船只撞去。
两轮箭雨过后,双方的船只就重重撞在一起。
“杀!”
水匪们手持短刀,短斧,踩着舷板乱糟糟地朝着明军扑去。
相反,船上的明军则互相依靠,以三五人为一组,摆成阵势。
当水匪扑来的时候,刀盾手上前一步,手中圆盾叠成铁壁,硬生生抵住水匪劈来的砍刀。
盾隙间寒光骤闪,后排长枪手突刺如毒蛇吐信,瞬间刺入水匪的身体,将其顶飞出去,血雾喷溅。
同时,短刀手伏身滚进,专剁敌人脚踝。
三组轮转,似绞轮碾肉,在这种盾壁压迫,丛枪刺来的阵势前,个人武勇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再厉害的拳脚,也挡不住四五杆同时刺过来的长枪。
水匪的攻势顷刻溃散。
水师士卒由防守转为进攻,朝着水匪步步推进。
面对这刺猬一般的铜墙铁壁,水匪们避无可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长枪刺穿。
人群中,三娃双手紧紧握住短刀,看着前方压迫过来的明军,浑身微微颤抖着。
这样的战斗方式,他第一次遇见,这根本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大家不是说明军都是纸老虎,一捅就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