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长坂桥。
文聘追赵云,追至长坂桥前,只见张飞一人在长坂桥上。又见桥东树林后面,尘头大起,怀疑又伏兵,便勒主马,不敢上前。过了一会,曹操携曹仁、李典、夏侯淳、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皆至。
曹操见张飞怒目横矛,骑着马立于桥上,又见后面森林尘土飞扬,曹操怕又是诸葛亮之计,故让全军稳住脚步,不在前行。
张飞看见曹操大军至此,大喊:“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张飞大声一喝,惊得曹军骑马将卒非常害怕。
曹操驻足不前,回顾左右道:“昔日,吾听云长所言,其弟张翼德,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今日相逢,不可轻敌。”曹操还未言罢,张飞又大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便有了退兵之心。
张飞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又大喝:“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部将夏侯杰肝胆碎裂,掉入马下。曹操见状,于是调转马头而逃,诸将见状纷纷朝西奔走。
喝退曹军的张飞,将长坂桥拆除后,带着兵马就往树林里赶,于刘备会和。
见到刘备后,张飞大笑道:“大哥,曹操所领追兵皆被我一声断喝,吓退。弟弟我已经把长坂桥拆除。”
听闻此言,徐庶道:“三将军你虽然勇猛,但是却缺乏谋略。”
张飞道:“徐军师,为什么这么说?”
徐庶道:“曹操生性多疑,你不拆除桥梁,曹操未必敢追击;但是你拆除了桥梁,他必然会追击过来。”
刚说完,斥候来报:“主公,曹操大军去而复返,正向我们这边敢来。”
刘备大惊,于是即刻起身,于诸将还有幸存的下来的士卒和百姓再次启程,往汉津口而去。
擦拭完脸上污血的陆瑁,单手持枪骑于马上,跟着刘备一起往汉津口而却。不时的,向队伍后方观望。
旁边的赵云不时望向陆瑁的方向,心想:“这次出去救人,还能为主公捡到一个宝回来。”
却说刘备行至汉津口,忽然见到后面尘土飞扬,鼓声连天。刘备郁闷道:“前有大江,后有追兵,该怎么办?”
刘备问斥候道:“可知后面追击敌军由谁带领?”
斥候道:“回主公,是曹操率领他的五千虎豹骑亲自追击,将领由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文聘。”
徐庶、赵云、张飞诸将听罢此消息,又看着一望无际的江河,纷纷皱起了眉头。
唯有陆瑁微微松了口气。江夏刘琦的水军,有诸葛亮和关羽率领驰援过来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现在必须先挡住追击的曹军。
只见刘备看着赵云道:“子龙你立刻率领我的亲兵百骑前去抵挡。”
陆瑁上前道:“刘皇叔,我陆瑁愿随赵将军去挡住追击曹军为诸位争取时间。”
刘备望着陆瑁和赵云道:“子龙你与小兄弟一起阻击曹军,切记不可恋战,若不敌,即可退回,今日就算要死大家也要死在一起。”
赵云道:“诺。”
江面上水声哗哗,船桨破浪,说时迟,那时快,一面“关”字大旗映入眼帘,关羽所率领的江夏水军终于赶到了!
船只靠岸,关羽甲胄在身,提着青龙偃月刀,几个箭步跃上岸,见到尘土满面、形容有些狼狈的刘备,急道:“大哥!岸上危险,赶快上船!”
刘备目光扫过身后黑压压一片、惊魂未定的百姓,摇了摇头,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云长,先让跟随我的百姓上船。他们一路颠沛,不能再有闪失。”
关羽丹凤眼微微一眯,不再多言,立刻指挥士卒接应。刘备也赶紧招呼众人:“乡亲们,快,上船,上船就安全了!”
然而,不等众人喘息,远处烟尘大起,马蹄声如雷,震得地面都在微微发颤,曹操的大军已如潮水般压了过来!黑色的旌旗遮天蔽日,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刘备心头一紧,百姓尚未完全登船,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侧一人猛地催动战马,如离弦之箭般脱离队伍,竟是陆瑁!他二话不说,单人独骑,直接朝着曹军黑压压的前锋冲去,手中长枪一指,口中发出震天大吼:“张辽!曹仁!你陆爷爷又来会会你们了!且让爷爷再冲一次你们这铁桶阵营,哈哈哈哈哈哈!”笑声狂放,带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决绝。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皆是一怔,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个冲向万军的背影,惊讶的看着陆瑁心想:“这家伙怎么那么勇。单人独骑就这么冲过去了。”
三人不再犹豫,关羽、张飞、赵云各自呼喝一声,也带着本部骑兵,如三道利箭紧随陆瑁之后,朝着曹军冲杀而去。
江岸边杀声震天,血腥气弥漫。陆瑁一马当先,手中长枪使得狂猛无比,硬生生冲开曹军前锋阵列,直面数员曹营大将。张辽见状,长戟挟风雷之势当头劈落;夏侯惇怒喝一声,长枪疾刺,角度刁钻,直取陆瑁肋下;夏侯渊亦挥刀从旁协同,刀光凛冽。三人合力围攻,试图迅速解决这个拦路之人。不料陆瑁悍不畏死,长枪使得密不透风,时而猛砸硬挡,时而灵巧拨开,左冲右突之间,竟让张辽三人一时有些手忙脚乱,阵脚微有松动。张辽心中暗惊,这陆瑁枪法竟如此强横,远超预料。
几乎就在陆瑁接战的同时,另一边,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已与张郃的长枪轰然相撞,爆发出刺耳的金铁交鸣,火星迸射。张郃只觉得一股沛然巨力沿着枪杆传导而来,震得他双臂发麻,虎口隐隐作痛,险些握不住兵器。关羽面沉似水,丹凤眼微眯,刀势却一招紧似一招,连绵不断,逼得张郃只能全力招架,步步后退。旁边的文聘几次想要上前策应,都被关羽看似随意的刀锋掠过,惊出一身冷汗,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切入时机,只能在外围干着急。
“呔!俺老张在此,谁敢上前!”张飞的咆哮声如同晴空霹雳,丈八蛇矛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带起呼啸风声。李典、乐进二人合力围攻,却被张飞杀得左支右绌。张飞招式大开大合,凶猛异常,矛影重重叠叠,时而横扫,时而猛刺,逼得李典、乐进连连格挡,坐骑都有些不安地刨着地。李典试图稳住阵脚,指挥士兵上前,却被张飞一个横扫逼退数步,乐进趁隙抢攻,也被张飞反手一矛砸在兵器上,震得手臂酸麻。两人额头见汗,心中叫苦不迭,这黑脸莽汉实在太过难缠,简直就是一尊移动的煞神,别说突破,能自保已属不易。
赵云那边更是激烈,他一人独战许褚、曹仁。许褚的重锤势大力沉,每一击都带着万钧之力,砸得空气嗡嗡作响;曹仁的重刀亦是刚猛无匹,刀刀不离赵云要害。赵云却是不慌不忙,手中银枪灵动异常,点、刺、拨、缠,招式精妙迅捷,时而如蜻蜓点水般卸开重锤,时而如游鱼穿梭般避过刀锋,偶尔枪出如电,直刺二人破绽,逼得许褚曹仁不得不回防。三人战作一团,兵器碰撞声密集如雨,火花不断闪现。许褚越打越是心惊,又想起来当阳时候被赵云吊着打的感觉,憋闷异常。曹仁亦是眉头紧锁,配合许褚强攻,却始终难以真正威胁到赵云。
曹军的虎豹骑虽然精锐,数量也远超对手,但此刻面对这几员舍生忘死的绝世猛将及其亲兵的拼死抵抗,前进的势头竟被硬生生遏制住了。主将受阻,后续部队也难以展开。江岸边,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受伤者的哀嚎声、战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地面很快被鲜血染红,断裂的兵器和倒毙的士卒随处可见。这场惨烈异常的阻击战,为江上正在撤离的刘备和百姓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陆瑁等人越战越勇,竟杀得当面之敌连连后退,曹军精锐如虎豹骑,一时也无人能挡其锋芒。眼见刘备等人已陆续登船,即将离岸,陆瑁、关羽、张飞、赵云对视一眼,各自奋力逼退对手,开始交替掩护,且战且退,也依次撤上了接应的船只。
曹操看着刘备乘船远去,叹道:“哎。今刘备一走,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全军撤退吧,回襄阳,那边还有事情要处理。”
关羽请刘备在船上坐定。关羽问道:“大哥,二嫂怎么不见了?”
刘备向关羽诉说当阳之事。正说间,忽见大江南岸战鼓大鸣,战船如蚁,顺风杨帆而来。刘备大惊。船只来到近前,只见一人白袍银铠,立于船头,大声喊道:“叔父别来无恙,小侄在此等候多时了。”
刘备往前一望,乃是刘琦。刘琦来到刘备穿上哭着说曰:“闻叔父困于曹操,小侄特来接应。”刘备大喜,遂合兵一处。这时候,江西南上又有战船一字儿摆开,乘风唿哨而至。刘备出船头望到,只见一人纶巾道服,坐在船头上,乃诸葛亮也,背后立着孙乾。刘备慌忙请诸葛亮上船,问其为什么在这里。
诸葛亮道:“亮自至江夏,先令云长于汉津登陆地而接。我料曹操必来追赶,主公必不从江陵来,必斜取汉津矣;故特请公子先来接应,我竟往夏口,尽起军前来相助。”
刘备大悦,这时一身甲胄的张飞与赵云,带着焕然一新的陆瑁朝着刘备与诸葛亮缓缓走来。
陆瑁在二将身后,远远就看到一身锦衣的刘备,正望着他们这边。
在他旁边,站着一人,此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不是诸葛亮还能有谁。
“诸位,这位是?”诸葛亮好奇的问道。
关羽立在刘备身侧也笑着道:“大哥,我也早想问你了,这位小兄弟是谁?居然可以和子龙并驾齐驱。”
赵云与张飞并未言语,因为他们也不清楚陆瑁来自于何处,师从何人。
只见陆瑁对着刘备、诸葛亮、徐庶、关羽、张飞、赵云、刘琦自我介绍道:“在下重新介绍一下,在下本为江东陆氏子弟,乃陆逊之弟。”
“陆逊?”刘备一愣,随即想起:“可是那东吴陆氏的陆逊?”
“不错。家父乃江东名士陆骏,家兄陆逊现为孙权帐下大将。只是在下六岁那年随父亲出游时不幸走失,流落他乡。”
关羽捋须道:“那贤弟这一身武艺从何而学?”
“后来,在下有幸得遇一名隐士收为弟子,他不仅传我兵法,还传我霸王枪法并将大汉冠军侯霍去病的梅花枪传给了我,我经过十余载苦修方有今日之武艺。”
“不知那隐士是谁?”刘备好奇问道。
陆瑁神情肃然,“家师乃鬼谷一脉,世人称其为鬼谷子。”
“鬼谷子!”众人闻言大惊。
“正是。”陆瑁答道,“只是家师行踪飘忽,教我武学谋略之后便离我而去,嘱我入世历练。
刘备问道:“子璋既然是陆逊之弟,不知为何来我军中?”
“此事说来话长。当初老师也问我过如此问题?”陆瑁深吸一口气,“其一、在下观东吴虽强,然孙权性多疑,朝中党争不断;其二、我与兄长陆逊已有十多年未见,说实话对江东陆氏我并没有多少感情;其三刘皇叔仁德之名传遍四方,我是从樊城开始一路跟着过来的,看到刘皇叔即使自己处于危险之地也要保全百姓在下佩服。再者,汉室衰微,天下苍生涂炭,唯有主公仁德义举,能继汉室正统,安抚百姓。陆瑁虽不才,愿追随主公,共图大业。”
刘备闻言大喜,连忙起身,向陆瑁深深一揖,“贤弟既是鬼谷传人,又有此等武艺,若肯随我征战,实乃备之幸也!”
陆瑁急忙起身还礼,“能为明主效力,乃在下之愿。”
关羽在一旁冷冷道:“子璋既为东吴子弟,怎知不是孙权派来的细作?”
帐中顿时寂静,众人目光都聚焦在陆瑁身上。
陆瑁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云长将军之疑虑情理之中。若我是细作,又怎会与子龙一起,在数万曹军中厮杀保护阿斗?再者,我若真心投敌,只需在今日之战中略施小计,主公便有性命之忧。”
赵云立即出言相助:“云长,子璋今日与我一同冲阵,斩将无数,若非真心,岂能如此拼命?”
关羽捋须沉思,未再言语。
陆瑁又道:“我今日所言身世,也是实情相告,毫无隐瞒。若云长将军仍有疑虑,大可派人前往东吴查证。陆瑁无愧于心,自无所惧。”
刘备哈哈大笑:“子璋真乃豪杰也!我观你忠心耿耿,今日保我子嗣,已足见真心。云长勿疑,子璋既愿相助,我等自当携手同心,共图大业!”
张飞也跟着道:“二哥无需多虑。今日长坂之战,子璋奋不顾身,已是我等生死之交!”
关羽见状也不再多言。
这时刘备望向诸葛亮道:“好了,先不说其他的了,我们先商量下破曹之策。”
孔明曰:“夏口城险,颇有钱粮,可以久守。请主公且到夏口屯住。公子自回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军器,为掎角之势,可以抵当曹操。若共归江夏,则势反孤矣。”刘琦曰:“军师之言甚善。但愚意欲请叔父暂至江夏;整顿军马停当,再回夏口不迟。”刘备曰:“贤侄之言亦是。好了大家今天都赶了一天路了,子龙和子璋也很累了,都散了吧。回去好好休息下。”
众人皆散去。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徐庶和陆瑁。
刘备好奇问道:“子璋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这时,陆瑁道:“主公,在下想找军师讨教一下,不知可否?”
刘备道:“嗯,那你和军师就好好聊聊,我也先去休息下了,元直你也是陪我一路逃难至此,也下去休息下。”
徐庶道:“是。主公。”
诸葛亮单独留下陆瑁,两人对饮夜谈。
诸葛亮有意讨教这个鬼谷子门下的学识故问:“子璋,你对我们接下来的战略有何见解?”
陆瑁沉思片刻道:“若依我之见,我们应该联吴抗曹。曹操虽强,但江东水军精锐,若能联手,定能一战。”
诸葛亮轻抚羽扇,若有所思:“子璋此言,深合我意。今日长坂一战,子龙已然名震天下,子璋亦功不可没。我军虽败退,然有二位猛将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陆瑁举杯相敬:“军师大才,天下共知。陆瑁愿与军师同心协力,助主公成就帝业。”
此一世,我陆瑁定要助主公匡扶汉室,再不让那荆州落入东吴之手,更不能让关将军重蹈覆辙!至于隆中对当中战略所存在的问题等到赤壁之战结束,刘备夺得整个荆州后在和刘备、诸葛亮讨论这个问题吧。
诸葛亮点头:“子璋将军分析得当。不过,我今日留你,是想单独与你讨论另一件事。”
“军师请讲。”
“我欲前往江东说服孙权联盟,此行凶险,需一猛将同行。子龙刚经历大战,需休整。关羽、张飞又太过张扬,不适合外交。我想带你同行,不知子璋意下如何?而且我也希望子璋能够认祖归宗,这样连吴抗曹的联盟就更加牢固了。”
陆瑁道:“子璋愿随军师赴江东!”
诸葛亮满意地点头:“好,就这么定了。不过在出发前,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将军。”
“军师请问。”
“子璋可知赤壁之战?”
陆瑁闻言一惊,赤壁之战尚未发生,诸葛亮为何提及?难道他真的看出了什么?
“赤壁?何处赤壁?”陆瑁佯装不知。
诸葛亮意味深长地看了陆瑁一眼:“无妨,将军不知便罢。我只是突然想到,若我军与曹军交战,水路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陆瑁松了口气,小心回应:“军师智慧过人,末将佩服。”
诸葛亮收起羽扇:“子璋将军,你我一见如故。我相信,你定能成为主公的左膀右臂。”
离开诸葛亮的船舱,陆瑁心情复杂。诸葛亮似乎看穿了什么,但又没有点破。这位卧龙先生,当真深不可测。
次日清晨总算来到了夏口。刘备在众将簇拥下下了船,经历连番血战,人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与悲伤,但刘备的决心和赵云、陆瑁的神勇,又给这支濒临崩溃的队伍注入了一丝希望。
关羽立于一旁,目光掠过正在帮着安抚伤兵的陆瑁,眉头微蹙,但并未多言。昨日陆瑁与子龙在当阳长坂坡拼死相护阿斗,他看在眼里,虽对其江东身份仍存芥蒂,却也不再像初时那般怀疑。
张飞则大步走到陆瑁身边,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咧嘴笑道:“子璋兄弟!好样的!昨日杀得痛快!比俺老张也差不了多少了!哈哈哈!”
陆瑁被他拍得一个趔趄,苦笑道:“翼德将军天生神力,万夫不当之勇,瑁如何敢比。”
“哎!莫谦虚!”张飞瞪圆环眼,“能跟子龙一起从曹操那几十万人里杀出来,就不是孬种!以后你就是俺张飞的兄弟!谁敢欺负你,跟俺老张说!”
赵云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两人,昨日并肩作战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对陆瑁的枪法和胆识早已心生佩服,如今见张飞也真心接纳,心中更是欣慰。
刘备望着众人心中感慨万千。长坂坡一役,虽失了夫人,折损大半兵马,却也得到了赵子龙的忠勇无双,更意外收获了陆子璋这等智勇兼备的将才。或许,这便是天意,汉室复兴,并非绝无希望。
他看向陆瑁,温和道:“子璋,此番若非你与子龙,阿斗危矣,我军亦危矣。备定要为你记一大功。”
陆瑁微微欠身:“能为主公分忧,乃瑁之幸事。”
刘备望着怀中熟睡的阿斗,又看看身边一众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尤其是新加入的陆瑁,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长坂虽败,但人心未散,大业,仍有可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