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42. 九枚符文灵珠
他将收纳和释放的咒语教给陈莲香,当着她的面从纳虚符中取出一把手枪,在她感到惊诧莫名的时候,又取出一挺轻机枪,将其搁在桌上。
手枪是四寸勃朗宁手枪,十分小巧;轻机枪口径7.92,全长1150毫米,重10.5千克。
一长一短两件武器,忽然出现在陈莲香的眼前,让它感到震惊不已:“这……这是从哪儿弄出来的?”
“我跟你说过,这两枚祖母绿的珠子,都雕刻了纳虚符,但只有一枚珠子,雕刻了启灵符咒。如此一来,以你现有的功力,才可以开启它。”
“你说的‘纳虚符’,能收入多少东西?”
“它的内部空间,跟一间房子差不多。你功力太低,暂时只能打开一半。我将开启的咒语教给你……”
稍停片刻,陈莲香试着念诵咒语。
当她念诵咒语的时候,隐约看见藏在珠子里的空间,还能看见里边容纳的物品,有两把手枪和三挺轻机枪,还有一些手枪弹夹,和两箱子机枪弹夹。她心里想着机枪,紧接着便感到手中一沉,怀里抱着一挺机枪;她心里想着弹夹,手里便出现了弹夹。她试着将桌上的茶杯收进去,转眼间茶杯便消失了。
她反复试验了几次,心情兴奋,笑容满面。。
张明澈道:“每次念诵咒语,开启纳虚符之后,持续时间都很短,最多不超过三分钟。比如说手枪,你要在三分钟内结束战斗,还可以将手枪收回去,算是一次开启。如果三分钟内战斗无法结束,则需要第二次念诵咒语。念诵咒语是有限制的,一天最多念七次,否则折损了玉珠里的灵气,当天便没有反应了。需要休息一夜,汲取空中微弱的灵气,才能再度开启。”
陈莲香双目放光,开心的说道:“七次足够了。一次持续三分钟,能取出不少东西。”
张明澈道:“纳虚符不能收活物,不管是活人还是鸟兽,都不能收进去。”
“死人的尸体呢?”
“尸体倒是可以。”
张明澈等她熟练掌握了咒语,然后道:“这两枚白色的珠子,雕刻了护身符,每颗珠子能抵御3次攻击,跟项链上的吊坠一样。这枚黄翡雕刻了‘缩地符’,能将八步赶蟾的速度增强一倍,可以持续十分钟。这枚红色的珠子,带有致幻符,能改变别人眼中的形象,让每个人的描述都不一样。就连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有30%的偏差。这枚黑色珠子,雕刻了‘遮掩符’,能让你变得平庸,遮掩绝世芳华,还能遮掩手链本身。否则单凭这串手链,别人也能认出你来。”
因为手链用的是稀有翡翠,每一颗都很珍贵,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所以张明澈特意雕刻了遮掩符,遮掩它的璀璨美丽,让它变得黯淡无光,而且将鸽子蛋大小的珠子,变成了绿豆那么小,显得很不起眼。
陈莲香静静的听他讲解每一颗珠子的作用。她虽然亲眼目睹了纳虚符的作用,但对其余几种符还半信半疑。不管怎样,她先将使用方法记住,等回去之后再慢慢验证。
她觉得,今天的张明澈,俨然变成了神棍,说的每一句话都很神奇,都颠覆了她心中的印象。
陈莲香原本以为,张明澈是个精于算计的资本家,不但精于谋划钱财,而且善于谋划爱情,不知道长了多少心眼子,偏又执着一根筋,千方百计想得到自己,没想到此人还有神秘莫测的一面,简直像借东风的诸葛亮,一只脚踏入玄学领域。
若不是纳虚符就摆在眼前,若不是今天挨了一枪没事儿,她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些珠子竟然有无比神奇的作用!
稍停片刻,她开口问道:“你说这叫法器?跟寺庙里的钵盂、木鱼类似?靠的是上面的符文?”
张明澈道:“符文是上古时期传下来的,到后世逐渐失传了。不管是寺庙还是道观,能画灵符的人极其罕见。如果以黄表纸为载体,以朱砂来画符,得到的灵符法力很弱,效果很有限。我研究了多种载体,发现玉石是最好的载体。”
陈莲香问:“你开了几家玉器店,就是为了收集玉石?”
“是的,我亲自去缅甸,跟那边的人有合作,将上好的翡翠原石,通过海运送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原石吗?”
“我知道,是藏有玉石的石头。”
“原石中蕴含了灵气,能够加速功力的提升。我给你的纳虚符中,收藏了十块原石。你每天练功的时候,取出一块,手摸原石修炼。第二天,再更换一块。这样十块原石交替使用,能支持你修炼很长时间。”
“这么说,人们常说的玉器养人是真的?”
“玉器能自动吸收空中的灵气,人们佩戴玉器有助于养生。如果在玉器上雕刻了符文,它的效果会更好。”
张明澈又取出一块带有致幻符的玉佩,道:“这块玉佩你也收着。如果再有掩护别人出逃的任务,可以将玉佩交给要掩护的人,改变他的容貌,让人不容易辨认。切记到了安全地带,要将玉佩收回来!这是宝贝不能落在外人手里。当着外人的面,也不能提什么‘符文’,免得别人将你视作怪物。”
陈莲香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告诉我?”
张明澈微微一笑:“因为你不是外人。我们是一家人。”
陈莲香下意识的咬着朱唇,心中生出温馨的感觉,柔声道:“我得回去了。天都黑了。”
阳历二月还属于冬天,夜幕降临得比较快,六点刚过就天黑了。
先前张明澈讲解符文花了不少时间。
“我请你吃饭?”
“不了。你刚刚说了很多东西,我得回去仔细琢磨。免得忘记了。”
“忘记也没关系。回头再问我。”
陈莲香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因为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深,无法用言辞来表达谢意。她还没想以身相许,所以先拖着,想等将来再说。
张明澈送她出门,走到门口的时候,说道:“等你哪天有空了,陪我去练习枪械,好不好?”
“去哪儿练?”
“虹口公园(1922年就叫这个名字)旁有个“新靶子场”。是“万国商团”建造的,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主要是给侨民练习射击用的。我是那儿的会员。”
“你是中国人,怎么混进去的?”
“我在摩根大通有存款,作为福利赠送会员。”
“还真是资本家呢,不管走到哪儿,都不忘提醒我。”
“嘿嘿,我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