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蓝关、商山和富春江
知道蓝关,多数人是从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来的。骑马行至蓝关,踟蹰不前,可见蓝关之难之险了。
蓝关古称牧护关、武关、峣关、青泥关等。关中一般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牧护关)、北萧关。最早提出“四关”的是东晋人徐广,他在为《史记》“关中阻山河四塞”一句的注释中认为是“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史念海先生参与编写的《陕西军事历史地理概述》一书中认为:“现在一般所说的关中,是指陕西中部秦岭以北,子午岭、黄龙山以南,陇山以东,潼关以西的区域。”[4]萧关、函谷关、武关均不在列。历史地理学家的争论且不去理会,范围地域的大小与不同时期政权控制的范围有关,但无论如何,蓝关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蓝关得名于蓝溪。河流清澈映照蓝天,因而得名,蓝溪经过的险峻关隘称为蓝关,为秦楚必争之地,也称峣关。蓝关以北绵延不断经蓝田到达长安,东南经山阳可到湖北,西南经镇安可达汉中、四川;蓝关以南横亘着蟒岭、流岭、鹃岭、郧西大梁、新开岭五条主要山脉,蜿蜒流转着洛河、乾佑河、丹江、金钱河、洵河等河流。雄山在千里江波的相伴下,平添几分俊秀韵味。蓝关因而成为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会过渡地带。
贞元二年(786)春,福建晋江人欧阳詹不恋家乡山水,远游长安参加科举。长安六年候考期间,欧阳詹借钱租房读书,生活穷困。贞元八年(792),欧阳詹与贾稜、韩愈、李观、崔群等二十二人同登金榜,称“龙虎榜”。贾稜第一名,欧阳詹第二名,韩愈第三名。欧阳詹高中进士,这是隋代科举考试以来180年间泉州第一人,在福建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是自此以后福建文人才慕仪读书,儒学开始受到重视。可考出好成绩的欧阳詹并没有立刻被授予官职,他只好返乡省亲,途经蓝关时写了《题秦岭》一诗:“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欧阳詹的诗句表明了一个外地人眼中蓝关的重要位置。以蓝关为界,风景各异,蜀客、秦人行程各异,但烟雾笼罩之下,游子们背井离乡,忧愁迷茫,相思断肠之情跃然纸上。
因“四皓”闻名的商山,地域上主要是指今商洛市丹凤县商镇以南形似“商”字的一座山。商山四皓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一个隐士团体,因不满秦始皇焚书坑儒,苏州太湖甪里先生周术,河南商丘东园公唐秉,湖北通城绮里季吴实,浙江宁波夏黄公崔广四位白发皓须、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者结茅山林,隐居在商山里。四皓在历史上曾经让刘邦打消了更换太子的主意,吕后的儿子刘盈稳住了太子地位,顺利成为汉惠帝。李白的《商山四皓》赞颂了四皓超凡脱俗的气节和风范,诗云:“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偃蹇松云间,冥翳不可识。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一行佐明两,欻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迹。”巍巍商山,林木葱秀,景色宜人,四位老人功成不居,悠然自得,对四皓生活和事迹的描写也是李白未到长安之前政治抱负的写照。
描写商山的诗人和佳作颇多,除唐代诗人李白之外,王勃、张九龄、白居易、元稹、温庭筠、杜牧、韩偓、贯休、司空曙等唐代诗人均有佳作留世。宋代的王禹偁、汪元量、梅尧臣、刘克庄等对商山、商於古道、四皓庙也都有吟诵。元稹谪宦五年之后,被朝廷征召返回长安,途经商山时有《西归绝句》之二云:“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喜悦之情呼之欲出。杜牧的《入商山》也很有特色,综合了商山和蓝溪桥的景色:“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商山作为南北驿站,是秦楚文化交汇的地方,大多数诗人或被贬谪,或返长安,再者就是隐居,往往成为古人仕途道路抉择的地方。从杜牧《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可见一斑:“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开成四年(839),杜牧从宣州奔赴长安任职,途经商山,用借景抒情的方法传达着内心的矛盾,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历来为人们传颂。
不同于商山隐士,东汉时期,不仕光武帝的名士严子陵归隐、耕钓在浙江富春江七里泷一带,做到了隐身和隐心的统一。李白歌咏了严子陵避官遁世的义无反顾,“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其实,严子陵要做的就是超越君臣之间的矛盾,维护自己人格的独立。封建君主的独裁霸道容不得臣子的个性自由,东汉时光武帝废黜发妻和太子;大司徒侯霸因举荐了皇帝不喜欢的人,险招杀身之祸;继任者韩歆因直言诤谏被迫和儿子一同伏剑自杀,这些例子让严子陵内心震惊和恐惧。同时,东汉初年,出于荡涤世风的需要,光武帝大力提倡隐逸之风。朝廷职位“粥少僧多”,名士们谦让不争,统治者何乐而不为?事实上,严子陵辞世后仅仅四年,就发生了伏波将军马援蒙冤而死的惨剧。戎马终生,功高盖世,“受尽蛮烟与瘴雨,不知溪上有闲云”的马援将军结局尚如此,遑论他人?(袁宏道《伏波将军避署石室》其一)
商山、富春江曾作为隐逸之地,当不同于唐代卢藏用从事政治投机的终南捷径,而繁忙的蓝关路寄托着古人多少的希望和哀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