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宋历史与王安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开幕式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 包伟民
(2022年8月24日)
尊敬的夏书记、刘副校长、罗主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召开“‘两宋历史与王安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抚州人民以摄氏40度的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们,让大家感受到了炽热的温暖。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来参加研讨会的学者,向作为研讨会主办方的抚州市政府、南昌大学,与承办方的抚州市社科联、抚州王安石国际研究中心、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表示感谢。这样的感谢似乎是一种惯例。但是今天我表达的谢意绝非出于惯例,而是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们这次研讨会最终得以召开,一波三折,有关各方,尤其是抚州市领导与具体筹备会务的各位,付出了太多。
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会议的筹备过程。
2020年4月16日,陈菊莲副部长通过电话与我联系,商议在抚州组织召开纪念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研讨会事项,我提出建议,将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与这个纪念研讨会合并起来召开,得到了她个人的赞同。不久,联合召开研讨会的设想得到了抚州市委宣传部与市领导的批准,于是我们双方按这个设想开始了筹备工作。9月15日,抚州王安石国际研究中心陈云斐主任与另外两位同事专程到杭州,与我商谈有关研讨会的各项事务。9月17日宋史研究会秘书处开始向会员及有关学者发出了召开研讨会的预备通知。
2021年3月18日,我与南昌大学的邹锦良教授一起到抚州,与陈菊莲、陈云斐等领导具体讨论、落实会务细节,我们还来到抚州凤凰开元名都酒店,看了今天的主会场,向酒店方提出了增加网络会议设备等要求。3月31日,宋史研究会秘书处向会员及有关学者发出了会议的正式邀请函。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研讨会最后能否召开变得越来越无法确定。8月9日,陈菊莲副部长经过请示当时的市领导,来电明确会议不得不延期召开。当时,他们已经将所有会务细节都安排落实到位,向宾馆预付了经费。本来,我们还设想将研讨会延期到2021年年底召开,但是最后又一次被疫情所阻止。
今年6月24—25日,我到赣州参加江西省宋史研究会成立大会,陈菊莲副部长、陈云斐主任与几位同事专程到赣州与我见面,再次商议研讨会如何落实的事宜。当时我建议干脆由抚州市与宋史研究会另外组织一个专题讨论王安石的会议,与研究会的年会脱钩。因为我们的年会惯例在8月份召开,而且出于事务需要,主要得线下召开,而专题研讨会的时间安排则可以相对灵活,避开疫情高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来召开。陈副部长等也都觉得可行。6月28日,宋史研究会理事会通过了召开专题研讨会的决议。过了两天,李华瑞教授提出今年疫情似乎尚属可控,建议按原计划召开年会,经过陈副部长向市领导请示,最后决定在8月召开这次年会,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会务筹备工作。
在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历届年会中,第十九届年会的筹备无疑是最费劲、最周折、也是让承办方付出最多的一次。所以,今天我必须代表与会学者向参与会务筹备工作的各位说一声谢谢!
大家都知道,宋代的江西以其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而著称,抚州为江右名郡,无疑是江西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心。人称抚州为才子之乡,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就集中在两宋时期,其中尤其可以王安石为代表。
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王安石的成长受到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家乡抚州对他的哺育培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地方其文化传统的形成,离不开当地伟大历史人物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并不能常常有意识地感受到,实际上历史人物对地方社会的建构,对民风民俗的熏陶往往是施于无形,它能够从各个方面持续地渗透到地方的文化基因之中。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文化强国的过程当中,也完全有必要加强对地方历史人物的研究,与对他们伟大精神的阐发。
这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对于推进海内外文史学界展开对宋代江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促进中外学者与抚州地方各界的联系,深入发掘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不管新冠还是高温,都无法阻挡我们深入研究民族历史,为阐发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而努力的决心。我们这一次研讨会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再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