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阿穆尔河(黑龙江)左岸地区古城址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阿穆尔河(黑龙江)左岸古城的研究史

А.П.扎比亚科

关于阿穆尔河流域防御性聚落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最早的土地开拓者的报告中。这些文献记载了当地居民的一些聚落、防御建筑(城墙、壕沟、墙体)和房址的建造。这些证据的独特价值在于提及了这些设防聚落的族属为达斡尔人和久切尔人的“公爵”,同时提供了这些城址的民族学特征。

19世纪中叶,阿穆尔河左岸古城成为来自俄罗斯一方的知识分子和学者投以学术关注的对象。1854年,从石勒喀河到阿穆尔河口的俄罗斯船只,沿着阿穆尔河组织了首次航行。这些船只运送着为了防御英国人进攻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粮食和武器。航行的参与者们到达阿尔巴津堡遗址时,考察了遗迹,离开后考察了防御要塞遗址,收集到了第一批古代遗物——箭镞、石核、弹头。1855年,著名学者Р.А.马克绘制了阿尔巴津古城的平面图并对其作了著录,还研究和记述了位于其附近的满人防御军事营地遗址,其年代为17世纪80年代。19世纪60年代,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И.А.洛帕京在其田野调查中关注了古城遗址。他研究了阿穆尔河沿岸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上游的马尔科沃、米哈伊洛夫卡、比比科沃村的古城。他也是最早提及新彼得罗夫卡古城和帽子山古城的学者之一。

在1891年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城市博物馆建成后,考古学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19世纪90年代阿穆尔河沿岸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主要来自А.Я.古罗夫。1902年夏季,他与Г.Ф.别洛索夫在帽子山古城进行了考古发掘。他们发现了骨质和铁质的箭镞、收底的泥质陶罐等遗物。А.Я.古罗夫稍晚又发现和著录了大量考古遗址,其中就包括了古城。根据博物馆的任务,他们绘制了第一幅考古地图,其中标注了古城和其他遗址。地图中标注了切斯诺科沃村附近的帽子山古城、库布里亚诺夫卡古城、加里宁斯克古城、新彼得罗夫卡古城。20世纪初,В.Е.冈索维奇研究了阿穆尔河中游的一些古城(如帽子山古城)。

20世纪30—50年代,Г.С.诺维科夫—达斡尔斯基研究了阿穆尔河上游和中游的考古遗址,发表了关于大量古城的信息。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主持的调查在1935年的考古学研究进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阿穆尔河下游发现了一些村落和古城遗址。之后的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奥克拉德尼科夫的学生和继任者在阿穆尔河下游的古城研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首先是В.Е.麦德维杰夫,也包括了Э.В.沙弗库诺夫、О.В.季亚科娃、В.А.克拉明采夫、Е.И.杰列维扬科、А.П.杰列维扬科、Б.С.萨布诺夫、Н.Н.扎伊采夫、Д.П.鲍罗金、С.П.涅斯杰罗夫、Д.П.沃尔科夫、А.Л.史楚姆科娃等考古学家。

由于在阿穆尔河上游和中游左岸、阿穆尔河下游两岸的考古学研究,业已发现和研究了大约150座古城。古城主体区域的年代和相互关系与考古学文化和地域族体有关。其中有超过14处最古老的古城遗址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的波尔采文化。其余古城属于中世纪时期。

Б.С.萨布诺夫与Н.Н.扎伊采夫对阿穆尔河上游和中游古城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以下四种古城形态:小型平原古城、大型平原古城、小型岬角(山地)古城、大型岬角(山地)古城。[1]

小型平原古城。这类古城面积不大,大致呈四方形,边长20—60米不等。它们依靠城墙和壕沟防御,一般有1—4道围垣和壕沟。古城有门道,穿过城墙和壕沟。古城一般有一门址。门址有直线、Г形,少见Z形,在其外部几乎均建有较小的土筑城垣。这一类型古城具有略微外凸的角楼,伸向城外方向。角楼高于城墙。这类古城坐落于距离河岸不远处的大河汊和小河汊附近。从主河床延伸的较大的水域河汊,被江心岛所遮掩。为了修建古城,一般选址在干燥但不是最高处,尽管某一方向被潮湿低洼的沼泽或水域(湖泊)所防御。

“达斡尔类型”古城属于小型平原城,得名于Г.С.诺维科夫—达斡尔斯基的研究。该类型古城为正方形,面积400—1200平方米,被2—3道城垣和壕沟环护。目前城垣的高度不超过50—70厘米,墙基宽度为1.5—2米。壕沟宽度为1—2米,深度为0.5—1.5米。城角尚存高0.2—0.5米的塔楼基址。入口呈直线、Г形或Z形,宽度为1.5—2米。入口一般位于城址南部,少数位于东部。“达斡尔类型”古城均建有角楼,其中西北角楼大于其他三座。这些古城坐落在距离河岸200米内的较大水流附近的低矮鬃岗之上。尽管Г.С.诺维科夫—达斡尔斯基提出了“达斡尔类型”的概念,但他认为这些古城并不是与作为民族的达斡尔族有关。他推断,它们可能是中国富人的庄园。现在存在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古城具有仪式的意义,在这些古城附近很少有墓葬。

大型平原古城。这类古城一般呈长方形或梯形。这种古城的防御建筑由一道规格巨大的城垣和壕沟所组成。大多数古城都建有塔楼。较大型的该类古城不仅建有塔楼,还有彼此间隔50—100米的马面。大型平原古城的内城区可能建有将其与其他区域阻隔的隔墙。古城入口只是朝向城外方向。研究者们在该类古城地表发现了地上房址的遗迹,由此形成了街道。在一些古城中还发现了用砾石覆盖的街面。

古城城门有1—4个不等。古城一般被城外土筑城垣所防护。这类古城坐落在河岸或江汊沿岸的鬃岗之上。古城某一方向被难以逾越的地形(沼泽、潮湿洼地)所阻隔。古城面积较大,能达到2.5—15公顷或20公顷。

小型岬角(山地)古城。该类古城坐落在山地地形(较小的山冈)之上,通常为伸向河流或湖泊河滩地的岬角。岬角通常较为高大和陡峻,被其防护的聚落,能够抵御突然的进攻。古城内部区域被城垣和壕沟环护,古城地表一般很平坦,略微向河滩地方向倾斜。古城有一道城墙和壕沟。古城一般仅有一处门址,城门没有防护。该类古城未建有塔楼建筑。古城地表布有古城居址的穴居坑。在古城外很少发现穴居坑遗迹。

大型岬角(山地)古城。大型岬角(山地)古城在基本结构特征上与小型岬角古城相似,但其规模较大。在古城修建中有时在城角修建有角楼和马面。为了防御,在门址处也建有塔楼。此类古城一般有一座城门。

目前在阿穆尔河上游和中游已知有大约60座小型平原古城、14座大型平原古城、6座小型岬角(山地)古城、8座大型岬角(山地)古城。


[1] Б.С.萨布诺夫、Н.Н.扎伊采夫:《阿穆尔州的中世纪古城》,载《远东及相邻地区民族文化史的问题》,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1993年,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