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机缘,我从未来窃仙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蓑衣渡,大秘密!(求追读,月票)

“不!”

“我不回娘家,就留在这里,带着孩子等你,不管怎样,你也有休沐日,不可能把我们丢下不管吧……”

郑世玉用力摇摇头,眼角有泪花闪烁。

“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一向与人为善,左邻右舍也是好人居多,何况,你现在有了正式的编制,住在水井坊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没有必要回娘家!”

“我知道你和父亲兄长不对付,没必要为我委屈你自己!”

和先前一样,郑世玉不赞同带着女儿回娘家,这个想法是薛玉良提出的,他不放心妻女的安全,宁愿舍弃自尊让妻女回娘家暂住,毕竟,他并非全知全能的神,并不知道在幕后针对自己的是老丈人。

郑雄做得非常的隐秘,知道这件事的只有他和老大郑世龙,就连老二郑世虎也不知情。

毕竟,这件事暴露出去,郑家一点面子也没有。

为了一个不知道存不存在的风险,就想把女婿踢入深渊,甚至下狠心将其置于死地。

怎么可能让人知道!

至于,张树德知情,那是没有办法,这件事只能委托张树德去做,而张树德是一个眼里除了白花花的银子容不下别的东西的玩意,倒不至于将这件事广而告之。

薛玉良一点也没有怀疑是老丈人在背后针对自己。

双方虽然有着矛盾,不过,亲戚间不都是这样么?

他一直认为张树德这样做,不过是被银子遮蔽了眼睛,从自己这里捞一笔,然后,再把自己的位置卖出去,轻而易举,一百多两白花花的银子就到手了!

所以,薛玉良并没有去找张树德麻烦的打算。

至少,在现在并没有,私底下报复对方哪儿比得上光明正大将对方打入谷底要爽!

“好吧!”

“既然你不愿意回娘家,那就不回去!”

“蓑衣渡距离城关也就五十里地,每天都有航船来往,就算是走陆路,只要舍得消耗气血用轻功赶路,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会经常回来的……”

“我也会争取早点稳定局面,到时候,在蓑衣渡租一个院子,把你和丫头接过去!”

薛玉良笑着说道。

他明白郑世玉的心意,郑世玉不想自己因为回娘家这件事欠了他父兄的人情。

她希望他能够挺直胸背地站在她父兄面前。

“嗯!”

“当家的,我相信你!”

郑世玉抿着嘴,用力点点头。

……

三日时间,匆匆而过。

这三天时间,有三个机缘。

其中,两个机缘发生的地点在赤水县的最西边和最东边,薛玉良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有个机缘地点很近,就在赤水码头。

只是,这个机缘一如既往,对薛玉良没有什么意义,并非功法丹药,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段信息情报,来自五百多年后的信息情报,毫无用处。

最近,类似这样的机缘有着不少。

如果,薛玉良生活在五百多年后,掌握着这些信息情报的话,一定能够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获得不少好处,并且,绝对能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他生活在五百多年前。

那些情报信息又有何用?

但是,凡事也不能绝对!

在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情报信息之中,也有个别的情报和薛玉良现在所处的时代有关。

在衙门吏房的时候,他之所以答应程典吏前往蓑衣渡,让张树德的计划中道崩殂,便是因为前段时间获得的一个机缘,所听到的情报信息和蓑衣渡有关。

五百多年后,蓑衣渡还是叫做蓑衣渡。

那里藏着一个秘密,在现阶段算不得什么的秘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了五百多年后的世界!

现在,那个秘密就藏在薛玉良心底。

这三日时间,薛玉良也没有闲着,还是请了衙门的人搓了一顿,左邻右舍来庆贺送礼的人,也没法拒绝,不过,大家都知道他们家女儿的情况,倒是没有强行登堂入室。

贺礼要收,酒席也要办。

当然,酒席什么的只能在酒楼内举办了,前者是二三两银子的席面,后者则是一两银。

没人会感到不满。

在大齐,可没有人人平等的说法。

在这个世界,天然就有三六九等。

真要让左邻右舍这些平民百姓吃上和衙门同僚们一样的席面,他们不会觉得受宠若惊,只会心惊胆战。

总之,薛玉良花了一笔银子,面面俱到。

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会说他的不是。

礼金和办酒席的费用相比,大抵差不多,如果薛玉良孤寒一点,席面的等级再降一些,甚至能够像经常办酒的张树德那样发一笔,换成以前,他或许会这样做。

对中年人来说,面子不如实惠。

不过,每日机缘虽然很多时候没啥大用,或者有大用却没法去获取,小用倒是不少。

现在,薛玉良不缺钱。

自然,没必要为那三两碎银伤人品,干脆大方一点,主打一个慷慨大方的及时雨人设。

站在码头上,薛玉良回头望向码头大门那里。

在远处瞧不见的城楼上空,太阳悬浮着,散发着温煦的光芒,照在他的脸上。

没人来送行!

女儿虽然有所好转,却也不能出门。

她身边离不开人,郑世玉自然不可能前来码头,至于别的亲朋好友,薛玉良想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他希望前来送行的人,所以,一个人也没有通知。

多情自古伤离别!

薛玉良倒是没有这样的感触,那些情绪太过文青,太过矫情,从来为他所不喜。

不过,今天倒是难得的好天气。

夏天将至,日头却不毒辣,江风拂面,倒也凉爽。

“大人,请上船,要开船了!”

身后,有船夫走上前来,干笑着小心翼翼地说道。

“唔。”

薛玉良点点头,转过身。

阳光落在他后背,将影子拉得很长,延伸到了码头边缘,一半折着落入了江面。

上了跳板,跳板微微摇晃,薛玉良几步上了船头。

他并未进入船舱,而是站在船头凭栏望着晨光笼罩的西关,聆听着鲜活的市井喧嚣。

船夫揭开了缆绳,快速上了跳板,将跳板收了起来,几根船篙点着码头,乌篷船摇晃着离开了码头,朝赤水河中心荡去,在薛玉良耳边,船夫的号子声铿锵有力地回荡着。

别了西关!

蓑衣渡,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