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造新能源汽车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学姐叶晚

为了拿到补贴,甚至出现了整车厂哄抢新能源动力电池情景,能达到技术标准的电池厂都产能拉满,挣得钵满盆满。

《低温异质碳源+分段包覆法》技术,不仅能绕开专利限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还能达到续航80公里要求,达到补助标准。

更重要的成本是其他厂家一半,能保证足够的利润。

正是有这段记忆,江北电动车厂又恰好有电池生产线和电池生产资质,林松决定先从电池发力,完成原始积累。

有钱了,再造汽车。

今天距离2009年1月还有一年半时间。

申请专利,至少要一年。申请专利期间,可以改造调试生产线。

之后要半个年的试生产,《补贴通知》公布,正好赶上量产。

时间不等人,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不能浪费。

“江北大学能源存储与转换创新实验室”隶属于江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专注于电池材料、电池体系及相关能源转换技术的前沿探索。最先进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比起江北电车厂强太多。

为了支持本土企业研发,汽车制造学院、材料和能源学院都给林松开了绿灯,毕业之前,他可以在能源存储与转换创新实验室做科研。

林松每一天都很早去,很晚回,今天也是如此,没到九点,就来到了实验室。

进到江北大学能源存储与转换创新实验室的荧光灯嗡嗡作响,林松攥着实验记录本,第三次核对预约系统,屏幕上的确显示着“水热反应釜 9:00 - 11:00已预约:林松”的字样。

然而此刻,反应釜旁却站着个扎高马尾的身影,淡蓝色实验服下摆随着她调试仪器的动作轻轻晃动。

“学姐,这个反应釜我已经预约了。”林松敲了敲操作台,金属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对方转过身时,口罩上方,一双灵动的眼睛微微挑起,浓密而修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扇形阴影,宛如蝴蝶的翅膀,

“我是材料系研一的叶晚,导师临时安排加急实验。”

抬手指向墙上贴着的《实验室优先级使用条例》,“紧急项目可优先使用设备。”

林松的目光扫过条例末尾鲜红的印章,喉咙发紧。他的电车厂中试线改良方案急需这组实验数据,没有这组数据,接下来的研发便无法推进。

可眼前学姐的实验记录本上,“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稳定性研究”——可是江北大学重点研发项目的子课题,的确可以优先。

“学姐,再有一个星期我就毕业,用不了学校实验室了,现在急需要这组实验数据,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林松看着叶晚,诚恳说。

叶晚的动作突然顿住。

一双大大的眼睛,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要是我没猜错,你就是汽车专业要去江北电车厂的名人吧?”

林松有些惊讶,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叶晚轻轻叹了口气,“没想到我这么出名,连学姐你都知道了。”

叶晚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你的事儿我听导师提过,能义无反顾留在江北这个地方,也挺让人佩服的。”

说完,她摩挲着反应釜控制面板,“我这实验还需要监测 4小时数据,不过2个小时后,设备就可以倒出来了……”

“那我就等两个小时!”林松脱口而出,将计划表递了过去,

“等您把数据采完,剩下的交给我。设备清洁、参数校准我都能做,保证不影响您后续实验。”

叶晚接过计划表,白大褂袖口滑落,露出腕间的红绳,淡淡一笑,“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林松接过话来。

……

实验室里,数据采集的工作总是机械又枯燥,滴答的仪器声和密密麻麻的数字,像永不停歇的时钟,单调地循环着。

铁栅栏将实验区域分隔开来,两个从未谋面的年轻人,在等待实验数据间隙,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原本漫长的时光,在交谈中竟悄然飞逝,转眼间,两个小时已经过去。

叶晚将整理好的数据妥善保存后,主动让出了实验工位。

林松接过仪器时,顺势提出交换联系方式,叶晚爽快地将电话和 QQ号告诉了他。

虽说实验因突发状况推迟了两小时,从原定的九点延迟到十一点才开始,但对林松而言,能结识叶晚,这一切等待都变得值得。

通过短短两小时的交流,他敏锐察觉到叶晚在专业领域知识储备的深厚与广博。

在汽车制造这个需要多元人才协同的行业,叶晚这样的人才无疑是难得的瑰宝。

林松暗自想着,若有机会将她招致麾下,携手攻克技术难关,那必定能创造一番成绩。

不过他也深知,眼下还不是合适的时机。

如今的江北电车厂,发展举步维艰,连本科生都不愿踏入,更别说叶晚这样的研究生了。

唯有等到磷酸铁锂电池顺利投产,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向整车制造领域转型升级时,才是广纳贤才的最佳时机。

……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已是下午四点。林松将当天的数据仔细备份,合上笔记本,离开了实验室。

今天晚上六点,在学校的小礼堂,寝室的八个兄弟聚餐。

明天是领《毕业证》和《派遣证》的日子,这次聚餐之后,就要各奔东西。

林松记得清楚,前世这次聚餐,所有人都喝得烂醉。他还算有点酒量,最后也没力气爬上上铺,直接在地上睡了一夜。

和前世宿舍八个人都离开江北不同,这一世他留了下来。这么一来,以后他就是这座城市、这所大学里,唯一还能照应大家的人。

既然是主人家送兄弟远行,当然得拿出点诚意。林松打算放开了喝,好好送送这些即将各奔前程的兄弟。

还不到六点,宿舍八个人就全到齐了。这顿饭大家平摊费用,每人出五十块。桌上摆了十二个菜,还有十箱啤酒,包间里带卡拉OK,想唱歌随时都能唱。

在宿舍兄弟里,林松排行老五。八个人都没考研,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

和其他人对未来懵懵懂懂不同,作为重生回来的人,林松清楚知道每个人以后会经历什么。

吃到了时代红利,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