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股东大会
林松伸手拍了拍衣服,同样笑着回应:“老陈叔,从今天起我也是电车厂的职工了,您可要把我看好了,别让我逃岗啊。”
老陈摆了摆手,说道:“小松,你这是说笑了,我看谁,也不能看你啊……你爸跟我说了,你要是到了,直接到二楼会议室,今天周一有早会,让你参加。”
“好。”说着,林松大步朝着办公楼走去。
二楼,一百平的会议室里,此刻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厂子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还有厂子的股东今天都到齐了。
此次会议议题,除了介绍林松入职之外,还有一个重大事项要宣布。
林松的父亲林如江通过售卖门市房、提现存款,又从亲友处借了一些钱,筹到了 300万,这 300万将全部用于电车厂电池生产线改造。
按照林松出的主意,林如江找到江北电车厂占 50%股份的大股东石桥县固投集团,经过磋商,决定通过投入资金的方式增发股份。
从 2000年起,电车厂的效益就一年不如一年,石桥县固投集团早就想与电车厂彻底切割关系。可电车厂的资产大多抵押给了银行,根本找不到愿意接盘的人。林如江主动找上门,双方一拍即合。
之前,江北电车厂总估值 4000万:
石桥县固投集团占 50%,估值 2000万;员工股份占 40%,估值 1600万;企业法人林如江占股 5%,估值 200万;其他债转股的小股东占股 5%,估值 200万。
这一次,林如江个人注资 300万资金,投入生产线改造,总估值从 4000万增加到 4300万。林如江的个人股份,也从之前的 5%,提升到 11.6%。
按照江北电动车厂《股权协议》约定,超过了 10%的股份,作为法人的林如江就有绝对决策权。
为了生产线顺利改造,也是为了这个绝对决策权,林松坚持让父亲再借 100万,凑到了 300万。
门市房没了,家里存款没了,凭空还多了一百万外债,为了这件事,母亲李敏很是不满意。可丈夫和儿子铁了心要做,她也拦不住。今天电车厂召集股东大会,就是要通过这个决议。
……
见林松走进会议室,坐在主席台的林如江冲他招了招手,说道:
“小松,你坐在第一排。”
林松看到第一排边角有个座位,知道是给自己留的,便大步走了过去。
一坐下,便听见身旁坐着的一个戴着眼镜、头发凌乱的中年男人嘟囔着:
“厂长家孩子就不一样,来了就坐第一排!”
说话的人是质检科科长孙强,林松知道这个人。他工作倒是蛮认真的,就是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嘴巴还不饶人,每天都在传递负面情绪。
林松眼睛瞪向孙强,“我是江北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本科生,属于人才引进,坐第一排有问题么?”
前世的十八年工作经历,让林松深知,遇到挑衅的时候,千万别服软,一定要正面刚。你要是软了,替别人考虑,人家不会觉得你有涵养,只会觉得你好欺负。
林松的驳斥,令孙强无言以对。林松说的没错,在江北,江北大学汽车制造专业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坐第一排确实挑不出毛病。
片刻后,孙强冷“哼”一声,继续嘟囔着:“百无一用是书生,谁知道有没有真本事!”
“有没有本事,也不是你一个科长能评头论足的。该你说的你说,不该你说的,少说话!”林松又顶了回去。
孙强还想再说什么,这时,主席台传来办公室主任苗中才的声音:
“各位同志,各位股东,会议马上开始。下面进行第一项,由县固投集团副总经理赵光同志,公布股权比例调整方案,大家掌声欢迎!”
一阵掌声过后,赵光把林如江投 300万增股,进行生产线改造的方案向大家通报。
通报后,进行民主表决。
按照电车厂《股东协议》规定,超过半数通过,即可完成表决。
占 50%的固投集团加上占 5%的企业法人林如江,股权比例已经超过了 50%,职工股和其他股只占 45%,即便有异议也改变不了决定,大家心照不宣,都投了赞成票。
增股方案,顺利通过。
就在与会人员阵阵掌声,庆祝生产线即将投入改造时,会议室后排传来浑厚的声音:
“林厂长,有钱改造生产线,什么时候有钱把工资补上?这大半年只开基本工资,家里锅都快揭不开了……”
林松扭过头,循声看去,说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穿着工作服的工人。
这个人叫沈建平,是电动车厂原来负责生产的副厂长。
两年前,老厂长退休,沈建平和父亲是公认的厂长候选人。
就在选举新厂长前,沈建平酒后试驾旅游观光车,把一个老人撞成重伤,被交警部门刑拘。出来后,他被免去了副厂长职位,降职到生产车间做副主任。
这件事对沈建平打击太大,他的脾气开始变坏,只要参加会议,都会顶几句,今天也不例外。
沈建平的话,引起了会场职工的共鸣,大家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江北电车厂的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三部分。
基本工资很低,工人只比城市最低工资 700元高一点,即便是管理层也就能开一千元出头。
这点钱,确实不够维持生活。
企业设备老化,接不到订单只能靠代工电池维持也是实情,职工们对只开基本工资也没有太多想法。现在300万都投到设备改造,职工没得到一点实惠,有些怨言也情有可原。
见到下面议论个不停,林如江接过话筒,目光向台下扫视一圈,说道:
“各位同志,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只开基本工资,日子的确不好过。
不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我想大家还是懂的。
就算这三百万全给大家开绩效工资,也就能开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我们怎么办?
我卖了房子、拿出存款、欠了外债,就是想让江北电车厂有更好的出路。
为此,我还说服了在江北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毕业的儿子来电车厂工作。
在座的同志都清楚江北大学汽车制造专业的分量,林松还没毕业,就收到了京城、魔都、鹏城、羊城六七份《录用通知书》,每一份工作待遇和发展都远远好过电动车厂。
因为对电车厂的感情,还是留下来了,与大家一起奋斗!
我想,只要电车厂同志上下一心,电动车厂一定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