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摄食吞咽功能的发育
3 岁左右的婴幼儿已习得与成人基本一致的摄食吞咽技能。学龄期时,随着恒齿的生长,摄食吞咽能力也趋于成熟。就解剖学观点而言,在摄食吞咽功能的发育及成熟过程中,口腔形态随着生长发育而大幅变化。因此,在临床上如有摄食吞咽功能发育迟缓或功能不全的情况,必须配合口腔形态的发育程度与功能的发育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一、婴幼儿期摄食吞咽功能的发展
(一)摄取乳汁(经口摄取准备)的时期
1.与摄取乳汁相关的原始反射
胎儿在母亲妊娠后期至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及大脑水平的发育性反射。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是指人类出生就有的先天反射,不受意识控制,属于脊髓水平和脑干水平的反射。其中,与摄取乳汁相关的原始反射包括寻乳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吞咽反射等。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逐渐成熟,原始反射能够被抑制,大部分原始反射在出生后4~6 个月内逐渐消失,而出现自主控制的随意动作。如出生8 周后婴儿能对口腔周围的刺激产生反应,在出生11~11.5 周左右出现探索动作,吸吮动作则在出生29 周前出现。
(1)探索反射:
又称寻觅反射、搜索反射。出现时间在0~3 个月,特征是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维持婴儿头部正中位,治疗师将手放在婴儿前胸,以示指轻压触及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颌往下。探索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营养而必然出现的求生反应。当婴儿3~4 个月后,能认知到饥饿状态,常以哭闹来表达进食需求,逐渐长大后,多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探索反射也将慢慢消失。
(2)吸吮反射:
出现时间为0~3 个月,能用舌头将吸入口腔内的乳头压在硬腭中央的吸吮窝中,以类似波浪的方式从舌尖往舌根方向进行吸吮动作。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摄取母乳或配方奶,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里时,婴儿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动作。婴儿6 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
(3)吞咽反射(swallowing reflex):
食物进入口中,引起的一系列有关肌肉的反射性、顺序性收缩反应,目的是使食物由口腔进入胃内。吞咽过程大致包括三步:①舌上抬翻卷包裹食物并向后推送至咽部;②食物刺激咽部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将食物由咽部挤入食管;③食管肌肉的顺序性收缩,使食物沿食管下行至胃,从而完成整个吞咽过程。婴儿早期吞咽反射能力弱,此时给婴儿喂养非液体食物有一定困难,婴儿的流涎现象也与此有关。早产儿吞咽反射较差,3~4 个月的婴儿仍不能运用舌的运动将食物运送至口腔后部及咽部。
2.原始反射的消失
婴儿出生后2~3 个月左右会不断吸吮手指和手部,一开始是摄取乳汁的反射动作的延续,随着不断将自己的手或手指拿到嘴中舔吮,手和嘴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大约出生后4 个月开始将玩具和身边其他物品拿到嘴里吸吮。
婴儿将不同形状和硬度的物品拿到口中吸吮,通过舌头和下颌的运动,使得摄取乳汁相关的原始反射(探索反射、吸吮反射)慢慢减少,而使用嘴唇、下颌、舌头等随意(自主)运动逐渐增加,5 个月后探索反射和张力性咬合反射消失。
3.口腔内的特征
(1)积极摄取乳汁阶段婴幼儿口腔形态特征:
离乳前的婴幼儿,其营养大部分来自乳汁摄取,因此口腔具有最适合从乳头摄取乳汁的形状,乳头被吸入口腔内的上腭处,其硬腭中央呈现椭圆形的凹陷形状,包围凹陷处的硬腭的牙龈较低,脸颊内侧的黏膜有脂肪垫隆起,可以让婴儿更有效率地利用舌头从乳头摄取乳汁。
(2)婴儿期口腔形态的发育变化:
婴儿出生后半年内,下颌牙龈前庭的发育明显,特别是齿槽弓前庭的容积会增加。进入离乳期阶段之后,婴儿在安静时会将舌头收回口腔内,这样可以方便处理口中的离乳食物。
下颌前庭的牙龈在出生后到4~5 个月会大幅向前方发育,而上颌相同部位的牙龈大约在4~5 个月才会大幅向前方发育。婴儿在摄取离乳食物之前,舌头活动空间的口腔前庭会大幅发育。婴儿舌头因具有可活动的空间,相对容易感受舌头前方的食物特性,根据不同的食物特性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将食物移动到口腔内牙龈上的处理部位。
(二)摄食吞咽功能的发展(离乳)
1.食物摄取能力的发展过程
婴儿在出生4 个月后的颈部稳定阶段,摄取乳汁的相关原始反射逐渐消失,由于口腔开始不受反射影响,婴儿可进行随意运动,5~6 个月左右开始离乳。
婴儿口腔区域的摄食吞咽能力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发展(表2-1)。
表2-1 摄食吞咽功能的发展阶段(8 阶段)

续表

2.吞咽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为了将口中食物送进狭窄的咽腔内进行吞咽,必须先利用舌头将食物处理变成食团。舌头动作从7~9 个月变灵活,活动范围明显增大,活动模式增多,会上下、前后方向运动,9 个月左右开始发展为压碎食物同时混合唾液变成食团的咀嚼能力。
婴幼儿的吞咽是在吸吮中进行,张口含住乳头,以嘴唇压住乳房进行重复吸吮、吞咽的动作,每一次吸出的奶会被堆积到咽弓前或会厌谷内,当奶量容积适当时,吞咽即被启动。相对于婴儿在口腔内吸住乳头进行吸吮后吞咽,成人在吞咽食物时一般必须闭唇后吞咽。成人吞咽时牙齿(牙龈)咬合后,闭合嘴唇,舌向上运动与硬腭接触,将食团挤压向后送至咽,软腭抬升封闭鼻咽腔,停止呼吸并快速吞咽。成人进行吞咽动作时,需要利用吞咽反射时的喉上抬动作并封闭呼吸道,开放食管入口。
3.捕食能力的发展
学会获得食物的吞咽能力后,婴幼儿可以学会运动下颌,张开嘴,从勺子等进食工具中摄取食物,即可用上下嘴唇夹住勺子,并利用上唇力量来摄取食物。下颌闭合后,婴幼儿用舌尖把食物挤压到硬腭皱褶处,是感受食物大小、硬度、黏稠度等特性的第一步。
4.压碎与制作食团能力的发展
(1)利用舌头压碎的能力:
婴儿可以顺利吞咽和摄食糊状食物之后,在7 个月左右学会压碎固体食物的进食动作。该动作是在口腔内将放在舌背前方的食物,挤压到硬腭前方的皱褶处,然后压碎半固体食物,并通过感受到口中食物特性(大小、硬度等)和各种感觉来触发咀嚼运动。舌头的压碎能力掌控整个摄食吞咽的协调性,在吞咽能力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出生6~7 个月后,下腭长出中切牙,口腔前庭的垂直、水平空间(容积)增加,更利于舌头压碎动作的发展。
(2)制作食团的能力:
婴儿将舌背上的固体食物挤压到硬腭并压碎之后,需要将压碎在舌背上的食物集聚在一起以便吞咽,将舌头边缘左右对称地从硬腭旁边依次往正中央推挤,再把舌背上的压碎食物集中到舌背正中央,形成食团。出生7~8 个月左右,为方便吸吮乳汁,上腭的吸吮窝随着牙龈的成长而变成巨蛋形态,便于舌头活动和制作食团。
5.磨碎(咀嚼)能力的发展
咀嚼运动是将放入口中的食物混合唾液进行磨碎的活动。磨碎方式包括:根据食物的硬度和大小,以磨牙、牙龈压碎;配合下颌的单侧运动进行磨碎(研磨运动)。外部观察可发现,将口中食物移动到内侧牙龈,负责咀嚼的一侧嘴角缩起,没有食物的一侧嘴角舒张,以左右不对称的嘴角形态持续进行咀嚼运动。下颌单侧咀嚼运动会将食物保持在外侧的颊部和内侧的舌头之间,让咀嚼的食物不会从牙龈(磨牙)上掉落,便于持续进行咀嚼运动。
6.水分摄取能力的发展
在吞咽功能的发展过程中,上唇可辅助摄食,可利用上唇从杯子中吸取水分。在8 个月左右,随意运动发育成熟,在协助婴儿从汤匙或杯子中摄取液态食物(牛奶、水、茶)时,可发现婴儿先以上唇接触液态食物,再将饮料饮用至口腔内。在1 岁之前,婴儿可以学会拿容器,调整分量并控制饮用速度。
(三)摄食能力与手指功能的协调发展(自主饮食)
1.1~2 岁的摄食能力发展特征
1 岁左右开始使用牙齿,手指功能与口腔动作得到发育后,开始学会抓食动作,学习使用勺子等餐具,逐渐发展成自主进食。
2.抓食能力的发展
在10 个月至1 岁半之前的幼儿,需学会抓食能力,用自己的手抓取食物拿到嘴边,放进嘴里。幼儿以触觉敏感的手指直接抓取食物,感受食物的硬度和温度,通过咬取食物的经验和进食体验,学会用切牙咬取符合一口量的食物。抓食的动作让手和口腔的运动变得越来越协调,颈部不需转动,食物也难以从口中掉出。
3.使用餐具能力的发展
使用勺子、叉子等餐具的上肢、手指,配合口腔的摄食作出协调动作,是根据摄食过程中手和口的协调动作所发展出来的。
(四)学会以乳磨牙咀嚼
1.长出乳磨牙与功能发展
(1 岁半至3 岁)切牙咬取符合口腔容积的适量食物后,从1 岁半开始,幼儿依序长出的乳磨牙相互咬合,使稍硬的食物变得容易吞咽。另外,在长出乳磨牙后,口腔容积变大,使舌头容易将食物移动到两侧的乳磨牙上。而且,舌背上的味蕾受到刺激而充分获得味觉,此阶段可学会在品尝味道的同时进食。
2.使用乳牙的进食方式逐渐成熟
乳牙齿列在3 岁发育完全,20 颗乳牙呈现咬合状态。幼儿能根据口腔内食物硬度、大小采用不同的进食处理方式。在此阶段,幼儿能紧闭嘴唇,以鼻子呼吸,通过咀嚼和研磨食物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充分品尝味道后才吞咽。此时,从乳牙齿列发育完全到开始长出恒牙之前,可以让幼儿开始进食和成人相同的食物,但幼儿咀嚼力量弱,须让其多次咀嚼,一口量也要适当减少。随着进食的食物种类增多,进食技能也逐步完善和提高。
二、学龄期摄食吞咽功能的发展
(一)切牙换牙期的摄食能力的成熟
切牙换牙期的摄食能力发展在于当乳牙切牙换牙长出恒切牙时,此阶段因为缺乏切牙,所以舌头常因咀嚼和吞咽动作而出现显著的前伸情况,特别是在吞咽时,舌头很容易跟着突出,甚至变成一种习惯。长出恒切牙后,幼儿能以唇部包裹食物,以及切牙咬断食物,并充分咀嚼,摄食能力可逐渐发育成熟。
(二)磨牙换牙期的摄食能力的成熟
在乳磨牙换牙长出第一恒磨牙的阶段,因存在咬合空隙而使咀嚼的效率变差,咀嚼能力会暂时减弱,幼儿很容易养成未经咀嚼即吞咽的进食习惯。磨牙数量少,咀嚼质地较硬、形状较大的食物,耗时较长。对较硬的小碎片食物也难以充分咀嚼。
(三)恒齿列发育完成期
长出第二恒磨牙,恒齿列发育完全,可以咬合完全,摄食吞咽能力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可与成人一样咀嚼较硬、较大的食物。
(周惠嫦 张盘德 关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