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伤寒论类方(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生姜四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适应证】

太阳病误汗,损伤营血,而身体疼痛,脉沉迟无力。

【原文】

第62条。

【方义】

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以滋营血;重用生姜之宣,使药力外走体表而止痛,增加人参益气养营而扶正。

【选注】

尤在泾:“发汗后,邪痹于外,而营虚于内,故身痛不除,而脉转沉迟。经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又曰:迟者,营气不足,血少故也。故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足之血,而散未尽之邪。东垣云:仲景于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血脱者,必益气也。然人参味甘气温,温固养气,甘亦实能生血。汗下之后,血气虚衰者,非此不为功矣。”(《伤寒贯珠集》卷一)

【按语】

虚弱之人,发汗不当,可能出现伤阴和伤阳两种情况。若阳虚而汗漏不止者,则用桂枝加附子汤;若阴血受损而身痛脉沉迟者,则用新加汤。

发汗不当,营血受伤,筋脉失养,故尔身痛。其脉由浮变沉迟,说明表邪虽解而正气已虚,故当采用扶正之法,切忌再发虚人之汗。

【方歌】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医案选录】

曾治一樊姓妇女,新产之后,忽而身痛。自服“生化汤”两帖无效。随我实习的学员诊为气血两虚身疼,用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药,服之有效,但治不彻底。

切其脉沉缓无力,舌淡苔白,嘱用新加汤,三剂而病愈。

学员不解,我解释说:关键在于新加汤走表而参芪走里,此身疼一证,是在表的营卫气血不足,故服新加汤更为合拍。(刘渡舟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