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恩威并施,掌衙役!
“知县相公,冤枉啊!”
“麾下是听从孟县丞的命令,是孟县丞让麾下带着衙役居住在军营的。”
王武知晓林浩是准备拿他开刀,他对抗不了,所以只能把孟县丞牵扯进来。
希望孟县丞让林浩有所顾忌,从而放过自己。
“荒谬,本官昨日还见了孟县丞,孟县丞可没有给本官说让你带着衙役居住军营。”
“本官看是你想给本官一个下马威而已。”
“你一个小小的都头都敢欺压在本官头上,可见你平日里是如何欺压百姓的。”
林浩闻言,冷笑了一声,语气冰冷的说道。
孟文和王武不同,王武是吏,孟文是官。
官:上等身份,他享受人民的服务。官是正职,即长官,有品级,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
吏:下等身份,服务于官员,虽然在衙门里做事,但还是相当于百姓。
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招聘,因此吏只能算作官府中的“服役人员“。
所以只要林浩手段够硬,阳谷县的吏,他可以随意处置。
但孟文不行,想要处置孟文,必须要有证据,哪怕这证据是虚假的也行。
所以林浩整治衙役的时候不会牵扯到县衙的官。
“知县相公,冤枉啊!”
“麾下真的是听从孟县丞的命令。”
“没有孟县丞的命令,麾下怎么敢居住在军营。”
王武现在是彻底的害怕了,在林浩说完之后,他就下跪在林浩面前,大声喊道。
他现在只求林浩放他一马。
这些年他做了太多的坏事,这要是被林浩关入大牢,他根本就不可能活着走出大牢。
“哼,还敢狡辩!”
“来人,把他押入大牢,待本官询问了孟县丞在做处置。”
林浩是不可能放过王武,这要是放过王武,他还如何震威其他的衙役。
再说他也打探清楚了,这些年王武所做的坏事情,足以被杀头十几次了。
“知县相公,饶小的一命。”
“小的也是听从孟县丞的命令,小的不敢不听从孟县丞的命令啊!”
“这阳谷县就是孟县丞的县城,小的也没有办法啊!”
王武为了活命,什么话都敢说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只要林浩能放他一马,他一定逃离阳谷县。
因为今日他说的这话传出去孟文也不会放过他。
可林浩目前还没有准备除掉孟文,这孟文不仅仅是县丞,还是阳谷县孟家的家主。
想要出现除掉孟文,林浩必须要掌控县衙的衙役,阳谷县的指挥兵马。
只有彻底掌控了这两处兵权,才可以一举拿下孟文等人。
“还等什么,拿下他!”
林浩见众衙役没有动,于是怒道。
武松闻言就准备动手,但被张勇拉一下,张勇还对他低语道:“等一等。”
众衙役已经被林浩震威,哪怕是惧怕王武的武艺,还是硬着头皮上前准备捉拿王武。
王武看见林浩铁了心要拿他立威,为了不死在大牢,只能拼死抵抗。
可等王武动手之后。
张勇就连忙站出来大喊道。
“大胆王武,竟然想行刺知县相公。”
说罢,就带领人上前去捉拿王武,
此刻众衙役哪里还不知道,这是知县相公想要王武死啊!
在场的五百多人,其中一半都是林浩从系统兑换的精锐士兵。
王武就是在厉害也逃脱不了。
可他虽然逃脱不了,拼死之下,众人也一时间拿不下他。
最后还是武松出手,拿下了王武,张勇更是让人打断了王武的双腿。
这是林浩第一次见到这个世界的武力,也是第一次认知到了这个世界的个人武力。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世界的武力值有些高啊!
按照林浩的计算,这一个毫无名声的王武,武力值就可以对抗数十名衙役。
拿他自己和王武比,他觉得王武可以对付数十个他。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
王武虽然名声不显,但武力值也就比武松差一点。
不然他一介平民,怎么可能在都头这个位置坐这么多年,甚至被孟文看中呢?
“拖下去。”
林浩虽然内心震撼,但面色依旧冷峻,声音依旧冰冷。
“是!”
几名衙役站出来,拱手领命道。
随后拖着王武前往了大牢,而这大牢也属于县衙的一部分建筑。
县衙是一个占地面积极广的综合一体化政务主体建筑,不止有大牢,还有军粮库,税银库......
“本官知晓,你们之中也有人跟随王武欺压百姓,作威作福。”
“但之前的事情本官不做追究,本官只看今后。”
“从今日起,县衙的衙役归张都头,武都头管理。”
“这武都头,本官相信你们都见过,那就是打虎英雄,武松。”
“记住,本官和前任知县不一样,本官的理念是有功赏,有罪罚!”
“现在你们都退下,张勇,武松,你们留下。”
在王武被拖下去之后,林浩扫视了一眼在场的衙役,语气冰冷的说道。
随着他的话后。
在场的衙役都是连忙拱手行礼,随后缓缓的退下了。
“恩相,这王武如何处理?”
等所有衙役离开之后,张勇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他之前的所作所为足以砍头了,但他毕竟是县衙的人,给他一个体面。”
林浩闻言,思考了一下,说道。
这王武必须死,不死,他这次整顿衙役的事情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这会严重影响到他的威望。
“恩相,麾下明白了。”
张勇闻言,点头说道。
这种事情他以前也替前任知县做过,算是很熟悉了。
“县衙的衙役,这几日你们整顿好。”
“本官的二百家将,你们一人统领一百,其他的衙役你们自行分配。”
“武松为主,张勇为副,有什么事情你们自己商议着来。”
“本官放权给你们。”
林浩闻言,看了看张勇,武松,然后开口说道。
“是!”
张勇,武松闻言都是一脸喜悦的拱手道。
虽然武松为主,张勇为副,但张勇并没有不甘心,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因为他知道不管谁为主,谁为副,这都要看林浩的意思。
而且他也知晓自己的武力,没法跟武松比。
第十二章各怀鬼胎的阳谷县官吏!
林浩召集县衙衙役的时间是卯时,也就是早晨七点,处理完王武,又对张勇,武松交代了一些事情。
时间已然来到了巳时,也就是上午十点左右。
中午十一点的时候,林浩还要去见见阳谷县的官吏,豪商。
按道理。
林浩到任的第一天,阳谷县的官吏,豪商就应该宴请林浩。
可是林浩是被林忠等人抬到阳谷县的,人根本就是昏迷的状态。
这也要让阳谷县的官吏,豪商没有办法宴请林浩。
而且这几日林浩都没有走出县衙,对外就说是在静养,阳谷县的官吏,豪商也不敢打扰。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让孟文,孟县丞去探望林浩,也是去试探林浩。
阳谷县被这些官吏,豪商掌控了数年,前任知县就是一个傀儡。
这样潇洒的日子,他们过惯了。
他们还想让林浩也当一个傀儡知县,尤其是在知晓林浩没有背景脚跟的情况之下。
可林浩的态度非常强硬。
这让他们知晓,这个新任知县准备和他们这些官吏夺权。
所以他们准备宴请林浩,好好说道说道。
......
明月楼。
阳谷县最大,也是最为豪华的酒楼。
阳谷县的官吏,豪商基本都是在这座酒楼宴请宾客,好友的。
此刻明月楼的三楼,也是最顶楼已经被几位豪商包场了。
将近十一点。
官吏,豪商都到了。
“孟县丞,这知县相公是不是想要更多,毕竟他年纪轻轻就登榜题名,高中皇榜。”
“这胃口自然要比前任知县相公大的多。”
在孟文给众人说了昨日他去县衙和林浩的交谈之后,杨家的家主开口说道。
他们这些豪商不要看有钱,在阳谷县也算是人物,但这也仅仅是在老百姓的眼中。
在这些官吏的眼中,这些豪商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之所以可以和这些官吏坐在一起,那都是因为每个月都要给这些官吏送钱。
所以在他们的思维中,就没有官员不爱钱财的。
“不像,本官倒是觉得,这就是书生意气,每一个文官年轻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书生意气。”
“可随意他们步入官场,这书生意气也就慢慢消散了。”
孟文闻言,思索了一会,然后开口说道。
他到现在都想不明白,林浩为什么那么硬气,他哪来的底气。
一个毫无背景脚跟的进士,被发配到阳谷县当知县。
不想着和他们这些官吏交好,还准备和他们这些官吏‘抢班夺权’。
这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想来想去,孟文觉得这就是书生意气。
以前年轻的时候,刚入官场的时候,他也是有书生意气的。
认为自己可以造福万民,辅助官家。
可最后的结果呢?
想到这里。
孟文苦笑了一声,继续说道。
“等县尊吃上几次亏,等他没有人手可用的时候,他就会知晓,书生意气是没有用的。”
“那时他就会想起我们了。”
众人闻言,默默不语。
如今这阳谷县的一切都是孟文在管理,他虽然不是知县相公,但他有着知县相公的权力。
可这些官吏也不是铁板一块。
尤其是指挥使贺万在一年前来到阳谷县之后,一些官吏就开始有其他想法了。
比如主簿,县衙的三把手。
他这一年可没有给孟文少找麻烦,他一直想取代孟文。
可孟文控制着县衙的衙役,县尉又是孟文的人。
他只能找外援了,这个外援就是指挥使贺万,最近他还在拉拢王都头。
刚刚在听见新任知县准备和他们‘抢班夺权’时,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喜悦。
不错,就是喜悦。
在他看来,知县这个老大和县丞这个老二争斗起来,他这个主簿老三是最为得利的。
可他不知道的是,不管是林浩这个知县,还是孟文这个县丞都没有把他放在眼中。
因为他在阳谷县的势力太小了。
至于说他的外援指挥使贺万,那就是一个莽夫。
但这些主簿不知道,他还沾沾自喜呢!
只见他开口说道。
“孟县丞,你可不要小看县尊,年纪轻轻就登榜题名,高中皇榜。”
“虽然没有什么背景脚跟,但县尊毕竟是阳谷县的知县。”
“没有他的官印,我们很多事情都是做不了的。”
主簿这是在挑拨,他就是想让孟文重视林浩,让他们斗。
只有孟文和林浩斗的厉害,他才有机会上位。
可是他们谁都不知道。
林浩就是一条过江龙,还是一条凶猛无比的过江龙。
他们这些地头蛇注定要被林浩踩在脚下。
“孟县丞,李主簿,下官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和县尊相处的。”
“不管是县尊想要更多,还是书生意气。”
“我们都不应该太过强硬,应该徐徐图之。”
在李主簿说完之后,教谕开口说道。
教谕负责掌管文庙祭祀等事务,同时还承担教导任务。
但教谕的品级通常不高。
所以他在阳谷县的官吏中算是一个边缘人物,也是阳谷县官吏中最有良心的官员。
他也是阳谷县官吏中势力最小的一个官员。
“教谕说的不错,下官也认为我们应该好好和县尊相处。”
典史这个时候也开口说的。
典史负责出纳,会计,财务审核,仓库管理,物资清点等工作。
在一些较小的县,典史可能由主簿兼任。
但阳谷县是大县,所以主簿并没有兼任典史的工作,这也是李主簿一直被孟县丞压制的主要原因。
“本官知晓如何做。”
“等一会县尊来了,我们在好好说道说道。”
孟县丞闻言,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主簿,教谕,典史还有这样的想法。
整个县衙能称为官员的,而且可以说得上话的,也就寥寥数人。
而这其中,主簿,教谕,典史三人明显跟他自己不是一条心。
尤其是主簿。
在前任知县离开之后,主簿的动作很大。
主簿和指挥使贺万之间的联系,孟文也是知晓的,不过孟文对贺万并没有什么好感。
也看不上贺万。
所以贺万来到阳谷县之后,一直都融入不进县衙的官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