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上的青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梧桐树下的梦想启航

大一下学期的校园比上学期更加热闹。梧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重返校园的学子们招手。

林逸抱着厚重的《天体物理学导论》穿过林荫道,眼镜片上沾了几滴春雨的水珠。他抬头望向那棵熟悉的梧桐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上个学期末,他和风逸就是在这棵树下约定,新学期要一起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天文竞赛。

“林逸!这边!“

熟悉的声音从梧桐树方向传来。风逸穿着明黄色的运动外套,在灰蒙蒙的春日里像一束阳光。他正盘腿坐在他们常坐的那块青石旁,手里转着一支笔。

“你来得正好,我刚拿到竞赛章程。“风逸拍了拍身边的空位,石面上已经摊开几张打印纸,“报名截止日期是下周五,我们得抓紧准备材料了。“

林逸小心地避开地上的水洼,走到风逸身边坐下。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重新戴上后凑近看那些文件。“初赛是笔试加观测报告,复赛需要团队设计和答辩...“他轻声念着,眉头微微皱起,“观测设备怎么办?学校天文台的望远镜需要提前很久预约。“

风逸神秘地笑了笑,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黑色小盒子:“看这个!我爸送我的生日礼物,入门级天文望远镜,虽然比不上专业设备,但拍个月亮、木星什么的足够了。“

林逸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接过望远镜,像捧着一件珍宝。“这太棒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观测开始...“他翻开笔记本,迅速写下一串星体名称,“春季大三角、狮子座流星雨,四月份还有一次月全食...“

风逸看着林逸专注的侧脸,忍不住笑了:“我就喜欢你这种认真的样子。不过...“他伸手按住林逸疯狂记录的笔,“我们得先填报名表,然后制定一个训练计划。你负责理论知识,我负责器材和观测,怎么样?“

林逸这才意识到自己太心急了,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抱歉,我有点兴奋过头了。“

“这才对嘛!“风逸拍拍他的肩膀,“梦想就是要热血一点!“

梧桐树的新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计划鼓掌。林逸抬头望着树冠间透下的斑驳阳光,忽然觉得,这个春天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都更加充满希望。

天文社的活动室里,林逸正在白板前写满复杂的公式。风逸坐在桌子上,一边啃着苹果一边晃着腿,时不时提出一个问题。

“等等,为什么红移能证明宇宙在膨胀?这个我还是没太明白。“风逸皱着眉头,苹果核精准地投进三米外的垃圾桶。

林逸放下马克笔,思考了一下该怎么解释:“就像...你站在铁路边,一列火车鸣笛向你驶来,笛声会越来越尖;当它远离你时,笛声会变低沉。光也是这样,星系远离我们时,光波会被拉长,向光谱的红端移动...“

“哦!就像救护车开过去时警笛声的变化!“风逸恍然大悟,“这个比喻好懂多了,你该把这些生动的例子用在我们的报告里。“

林逸腼腆地笑了笑:“我...我不太擅长公开演讲。“

“所以才要练习啊!“风逸跳下桌子,把一本《演讲与口才》塞给林逸,“下周天文社有内部交流会,我已经给我们报名了,就用你研究的那个'系外行星大气层光谱分析'课题。“

林逸的脸一下子白了:“什么?下周?我还没准备好...“

“准备什么呀,你对这个课题的了解比社里任何人都多。“风逸搭着他的肩膀,语气难得认真,“林逸,知识只有在分享时才有价值。你不能总是把自己关在书本里。“

活动室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斜斜地投在地板上。林逸望着那些摇曳的光影,深吸一口气:“好...我试试。“

交流会那天,林逸站在讲台前,手指紧紧攥着讲稿。台下二十多双眼睛让他胃部绞痛。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风逸。风逸对他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然后竖起大拇指。

林逸想起了梧桐树下他们的约定。他放下讲稿,开始讲述那些他热爱的星辰故事。起初声音有些发抖,但随着内容深入,他越来越流畅。讲到激动处,他甚至忘记了紧张,眼睛闪闪发亮。

演讲结束后,天文社的掌声持续了很久。风逸冲上来给了他一个拥抱:“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回寝室的路上,两人经过那棵梧桐树。风逸突然说:“你知道吗?我小时候第一次对星空产生兴趣,就是因为在这棵树下看到了流星。“

林逸惊讶地看着他:“你以前来过我们学校?“

“嗯,我爸是这里毕业的。“风逸仰头望着树冠,“他带我来参观时,我才十岁。那天晚上我们就在这棵树下等流星雨,他给我讲了很多星座故事。“风逸的声音变得柔和,“他现在工作很忙,很少回家了...但那晚的星空我一直记得。“

林逸第一次听风逸谈起家人,不知该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朋友的肩膀。暮色中,两个少年的影子在梧桐树下被拉得很长很长。

五月的校园被梧桐树的浓荫覆盖,竞赛初赛的日子终于到来。

图书馆自习室里,林逸和风逸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观测数据,两台笔记本电脑显示着不同的参考资料。

“再对一遍流程。“林逸推了推眼镜,声音紧绷,“先是90分钟笔试,然后提交我们的观测报告,最后是10分钟的答辩。“

风逸点点头,罕见地没有说笑。他反复检查着装有报告和照片的文件夹:“设备清单、观测日志、照片数据...都齐了。嘿,放轻松点,你看起来像要去打仗。“

林逸的笔在指间快速转动——这是他紧张时的小动作。“我只是想确保万无一失。这次校内选拔只取前两名参加省赛,物理系那组去年拿过全国三等奖...“

“我们也不差啊!“风逸压低声音,“我们的观测报告有独创性,你的理论分析那么扎实,再加上我这段时间苦练的演讲技巧...“他做了个夸张的手势,终于逗笑了林逸。

然而,真正站在评委面前时,林逸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答辩环节,当评委问到关于光谱分析的一个细节问题时,他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汗水顺着鬓角流下,眼前的白炽灯变得刺眼无比。

“这个问题...呃...“林逸的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他明明知道答案,那些公式和图表就在他昨晚复习的笔记上,但此刻它们全部变成了模糊的色块。

风逸迅速接过话题,试图挽救局面,但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评委们交换了一个遗憾的眼神。

成绩公布那天,他们排在第三,与晋级资格仅一分之差。林逸站在公告板前,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物理系那组果然拿了第一,第二是地科系的一对搭档。

“就差一点...“风逸握紧拳头,声音里充满不甘。

回寝室的路上,两人沉默地走着。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嘲笑他们的失败。

“都是我的错。“在树下,林逸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如果我答辩时没有卡壳...“

“别这么说,“风逸打断他,“我们是一个团队。“

“但如果不是我搞砸了答辩环节,我们本可以...“林逸猛地踢了一脚地上的石子,“我早该知道我不适合这种公开场合。也许你该找个更合适的搭档参加下次比赛。“

风逸转过身,罕见地皱起眉头:“什么意思?你要放弃?“

“不是放弃,是认清现实。“林逸避开风逸的目光,“我更适合做理论研究,而不是...“

“而不是什么?活在现实世界里?“风逸的声音突然提高,“林逸,你不能每次遇到挫折就躲回你的壳里!“

“我没有躲!我只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林逸也抬高了声音,路过的几个学生好奇地看过来。

风逸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控制情绪:“听着,失败很痛苦,我也很失望。但这就是追梦路上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现在放弃,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林逸沉默地看着地上的落叶。风逸说得对,但他此刻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林逸最终说道,转身朝宿舍方向走去,没有看风逸的反应。

接下来的三天,林逸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与风逸相遇的地方——天文社、梧桐树、甚至食堂的固定座位。他把自己埋在图书馆的书堆里,试图用繁重的课业麻痹失望的情绪。

第四天傍晚,林逸从实验室出来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他没带伞,只好加快脚步。经过梧桐树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停下了脚步。

风逸独自坐在他们常坐的那块青石上,没有打伞,头发和衣服都被雨水打湿了。他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低头认真看着。

林逸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听到脚步声,风逸抬起头,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嘿,我就知道今天能等到你。“

“你...每天都在这里等?“林逸内疚地问。

风逸耸耸肩:“差不多吧。给,这是我这几天整理的。

林逸翻看着,喉咙发紧:“你做了这么多...“

“我们是一个团队,记得吗?“风逸的声音柔和下来,“听着,关于上次我说的那些话...我很抱歉。我太着急了,没有考虑你的感受。“

雨滴打在文件夹上,晕开了墨迹。林逸迅速合上文件夹,脱下外套遮在两人头顶:“不,你说得对。我确实习惯性地想逃避...“他深吸一口气,“我只是害怕再次失败。“

风逸看着林逸的眼睛:“害怕很正常。但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参加田径比赛时,起跑就摔倒了,最后一名。第二年我又报了名,拿了铜牌。“

雨中的梧桐树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林逸感到胸口的郁结慢慢松开了:“下半年还有一次竞赛...“

“没错!“风逸眼睛一亮,“而且我查过了,决赛在紫金山天文台举行,那可是国内最好的观测点之一!“

林逸终于露出了几天来的第一个微笑:“所以...我们还是搭档?“

“当然!“风逸站起身,顺手拉起林逸,“不过这次我们要调整策略。我找了演讲与辩论社的学姐,她答应帮我们特训答辩技巧。“

两人挤在林逸的外套下向宿舍跑去。雨水打在梧桐树叶上,奏响欢快的乐章。林逸忽然觉得,失败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只要有人愿意和你一起面对。

学期最后一天,校园里弥漫着放假前的轻松氛围。林逸和风逸在梧桐树下支起了那台小望远镜,调试着镜头。

“暑假观测计划我列好了。“林逸递给风逸一张清单,“七月的英仙座流星雨、八月的土星冲日...我还标注了最佳观测时间和方位。“

风逸吹了声口哨:“不愧是林学霸。对了,我爸说暑假可以借我们他的专业相机,配上望远镜能拍出更清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