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皇帝穷得都尿血了,钱去哪了?!

朱由检有些发愁,也终于感受到了皇帝的无奈。理论上,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实际上,但凡做点出格的事情,必然会有人跳出来阻止。那么,强行推动下去可行吗?其实也不是不行,但这都是有代价的。

比如,他现在不想立周氏为皇后,就受到了来自周氏和嫂嫂的压力。可以预见的是,这件事情一发酵,没准还会引来外臣的关注。毕竟,皇后、太后、太子这些可不仅仅是一个头衔,都是含权量极大的职位啊!

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安排人选,那么外臣倒也没办法说什么。但是一旦出现变数,那么就会吵翻天,甚至足以演变成党争,乃至内战!

这让朱由检感觉有些别扭,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他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周氏顺利当上皇后,而不是为了满足他的一点点奇思妙想而作出改变。或许,这就是大明皇帝为什么那么多奇葩,为什么那么叛逆吧,因为他们无时不刻不在妥协。

一顿饭下来,闹得大家都不太开心。

第二天小朝会上,朱由检端坐在皇极殿的龙椅上,睡眼惺忪。

昨晚在想事情,总结出来自己的人生注定悲剧,于是愁得睡不着觉。所谓的悲剧,就是无解的两难选择,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悲剧的主人公往往受困于结构性的困境之中,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对的,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坏人,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无可避免地滑向深渊。

还有就是,天气太热了,抱着的竹夫人都被汗水浸湿了。你敢信,皇宫里居然还有蚊子?!朱由检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了个寂寞。蚊子嗡嗡响,吵得睡不着,安排宫女太监帮忙驱赶蚊子,但有人站在身边,睡觉的时候就会如芒在背,还是睡不着。

朱由检看着大殿左右,文武分列,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就来气。这帮狗东西,冬天有侍女暖床,二八少女抱着八二老翁的臭脚丫,用酥匈给他们暖脚;夏天没准冰块也不缺,比他这个皇帝过得还滋润。

岂不闻,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还有别敬、节敬、寿敬、贺敬、门敬,甚至还有他妈的给上官家里妇女送胭脂水粉的妆敬!

他当皇帝的,收贡品要付钱,收朝贡要回礼,这帮人是他娘的直接拿啊!到底谁才是皇帝啊?

真就是吃了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子不及吾呗?

朱由检坐下来以后,四名身穿飞鱼服的家伙甩起了马鞭。马鞭尾部在三种力学现象的增益下,最终超越了音速,发出尖锐的爆鸣声。鸣鞭三响,宣告朝会开始。

几百名官员乌泱泱跪了一片,行五拜三叩之礼,放眼看去前面是红的,中间是蓝的,最后是绿的,组成了光学三原色。朱由检观察着自己手下的几百马仔们,发现没有一个人的屁股撅得像李雪健演的宋江那样圆那样翘那样妖娆。

文官衣服上绣着飞禽,武官衣服上绣着走兽。文官在右,武官在左。

中国古代以左为尊,当初徐达任左丞相,无不说明在大明立国之初,武将的地位是要高于文官的。然而,土木堡之变以后,武将被打断了脊梁骨。现在朝廷之上,虽然依旧有一群国公伯爵凑数,但是他们往往只是站在这里当吉祥物,对于朝堂的大事不发一言。

就连他们的本职工作,关于兵事的内容也被兵部夺了去。五军都督府沦为肉便嚣,其实按照正常的架构来说,兵部就只是给军队提供后勤补给的部门啊,最多客串一下三军纠察。现在倒好,眉毛鼻子一把抓,都督必是文官出身,武经略都成了熊猫国宝,稀少如同凤毛麟角。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用文官统兵,打不过野猪皮怪谁咯?当然,按照草台班子理论,谁上都行,最后总能筛选出个把人才的。

也确实,乱世出英雄,在明末大逃杀模式下筛选出来了一大堆人才。可惜,人才又怎样,还不是被朝廷这群飞禽走兽给拖累死了。

礼毕,鸿胪寺官员开始唱报有事上奏的官员名单:工部尚书薛凤翔、吏部尚书房壮丽、礼部尚书来宗道、户部尚书郭允厚、兵部尚书崔呈秀……

“崔呈秀?!”朱由检皱眉,这人是阉党。其实他是什么党不重要,无党无派千奇百怪嘛,但是他不能是个废物。

朱由检决定动一动,把这个废物踹掉,换个知兵的上来。现在都快亡国了,兵部多重要,怎么可能让这种废物蹲在这个位置上?

换谁呢?朱由检脑壳疼,一时之间却想不到适合替代的人选,只能苦苦思索。这真的是太为难他了,他脸盲,不知妻美,很多官员压根就不认识,那四位阁老不认真去想都会记混了去。

鸿胪寺的牛马不知道皇帝想了那么多,他继续扯着嗓子唱报。

“就连五军都督府都炸尸了?!”朱由检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似乎今天的朝会要变得有意思了呢。

中军都督张维贤、前军都督黄惟、后军都督黑云龙联名启奏,这都啥名啊,朱由检脑海里响起这样两句经典台词:“黄维是个外行……”“二营长,我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唱报之后,名单上的官员按照次序开始正式呈奏。

工部尚书薛凤翔这个老匹夫说,熹宗的皇陵建造方案出来了,仿“一个月皇帝”泰昌帝朱常洛的庆陵建造,预算要到白银 200万两。

户部郭允厚说:“我上早八,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户部最多出一百万两,剩下的皇帝想想办法。”

朱由检想说:“我想你妈,我当皇帝的,不从国库掏钱填我的小金库算好了,你们居然看上了我那点可怜的内帑。”

万历死后,就有了皇帝内帑三千万的谣言,这些官员都以为皇帝很有钱,但凡缺钱都理直气壮地向皇帝伸手。虽然朱翊钧抠门了一辈子,确实攒了点钱,但哪来的三千万,一千万都没有。然后萨尔浒惨败,天启年间也不太平,这里起义,那里叩边,钱早就花完了。

等到朱由检登基之后,一查账,发现内帑就剩下四十万零四千两白银了。这点钱能够让宫里的几万太监宫女吃饱饭都算不错了,工资都欠着发不出来,他甚至怕睡到半夜被穷疯的宫女给勒死。

为什么是宫女?因为太监总有办法自己捞钱,宫女只能眼巴巴期盼着自己娘娘赏赐,偷点东西都难以销赃。

朱由检发现他们偷东西都不想管,人之常情罢了。他自己都他妈的想偷了,与其让他们贱卖,不如他自己公开拍卖算了。丢脸?!脸重要还是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