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莫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一.少年游(1)

南梁,永宁一十六年。

有道是“清峡天下险,闾山天下幽”,这天下二奇观不仅皆位于蜀地,还隔着中间一湖紫阳水遥遥相望,堪称一绝。

紫阳湖心有一岛,名为鸣玉岛。

正是千里莺啼,漫天飞絮的季节,满岛青翠箭竹的掩映之下,能隐约看见隐在其中的红墙青瓦,便是闾山朱家之所在了。

今日岛上分外热闹,后山临水的大石上零零散散站了三十来个白衣,正兴致勃勃地围观着最前方一位站在巨石之顶的灰衣男子,一问原因,更是离奇,竟然是九如堂的祭酒先生上课上了一半,忽然撂下书卷跑到这古木参天的后山来,就是为了找他的师妹、朱家大小姐的茬!

“……师妹,你可告诉师兄,何为人法地?”杨净玄的声音低沉平稳,却清楚地传到了周遭每个人耳中。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横跨激流飞漱的紫阳湖水,会发现那仿佛从九霄云外落下的瀑布底下,竟然站着一个人。

那道人影身形瘦削,身着干练的玄青色短打,手持一木剑,正站在一块不过三尺宽的石块上自如挥舞着,身姿轻盈迅捷,仿佛砸在她身上的万钧水流都空若无物,好一个千军万马避玄衣。

“人法地,人之道效法地之道,人因顺遂地之道而存在,人不违地,乃得全安。”一道清亮的女声遥遥传来,混杂着三千落水的轰鸣。

“何为地法天?”

“地法天,地之道效法天之道,地因承受天之道而完全,地不违天,乃得全载。”

“何为天法道?”

“天法道,天之道效法大道之道,天因服从大道而有序,天不违道,乃得全覆。”

“师妹天资聪颖,那么必然理解何为道法自然,”杨净玄一挥衣袖,厉声道:“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本理,既然天命如此,师妹又何故执意要逆地而为、逆天而为、逆道而为?为何不顺应自然,而非要一意孤行地走这艰险至极的绝路?”

瀑布下的女孩似乎是笑了一声,只见她向左原地旋出小半圈,桃木剑尖由右向左破空划过,正是天绝剑法第二式,禁水。

“师兄所言极是,既然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我这叛逆的自然便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师兄为何不顺应我之自然?”

眼见晓之以理不仅无果,这机灵的小师妹还开始诡辩起来了,杨净玄无可奈何,决定动之以情。

他放软了声音:“师妹,人往往被一叶障目,自以为头顶能见到的方寸碧云就是天空。师兄是看着你长大的,你才十六岁,就连这鸣玉岛都还没有出过,你怎知你如今的想法就是你之自然,怎知天命给你选的不是一条幸福安康的好路?”

“不敢苟同。”少女音色如珠落玉盘,即便是置气时的冰冷语调,也叫人生不起气来。

杨净玄叹了口气,微微摇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但你听师兄一言,回过头好好审度自己一番,自问三百遍,再做决定。”

少女击出最后一招,自下而上猛地挑起的剑尖带着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凶狠。

半晌后,她才缓缓收剑,将其负于身后,轻声回答:“师兄,我日日问,夜夜问,何止三百遍。”

“……你就非要走这歧路吗?”眼见自己这小师妹固执得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杨净玄怒不可遏:“天绝内功刚烈暴戾,寻常人修炼都如受烈火烧灼之痛,何况是你!你这是要找死!”

天绝内功是朱家一脉独传的功法,乃世间至纯至阳的诛邪之道,正气重,杀气更重,自古只有命格纯阳的男子修行。而即便门槛高至如此,除开最初悟道的老祖冲虚真人飞升成仙以外,后世修行此道者有一个算一个,无一例外全部走火入魔而亡。

此道太烈,为天地所不容。

想千年以前,闾山朱家也是跺跺脚就能让天地抖三抖的名门大派,到现在鸣玉岛上真正的朱家人却只剩下二十来个,连血脉都快断绝,就别提什么威震四海的旧事了。

因为这个缘故,朱家最终选择了避世不出,再无人修行天绝剑。

千年已过,如今自然无人记得它当初的风头无两,只能从鸣玉岛上那朱红的三大院,九小院,五十四间房屋里一窥当年的繁盛。

那名少女从瀑布下飞身而起,脚尖点在绷紧于湖心岛与瀑布的几根麻绳上,十几步后便在岸边翩然落下,没扎起的发丝一缕一缕贴在她的脸颊与脖颈上,苍白如纸的脸上点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只听声音,谁都会以为大小姐是个清秀的女孩,可与她的声音不符,朱英的长相并不乖巧,甚至精致到了妖艳的地步,过于鲜明的五官配上少女还未长开的纤细骨架,活像个刚从湖底爬出来的水鬼。

眼下这水鬼正倔强地拧着脖子瞪着她大师兄,成了个要找人索命的水鬼。

杨净玄也不甘示弱地与她对视,这朱家家主门下的一大一小俩师兄妹就这样在后山瞪成了两只怒气冲冲的乌眼鸡,直到闻讯追来的小弟子终于用他那三脚猫功夫,千辛万苦地蹦到了杨净玄所在的石头上,生拉硬拽地把人拖走才算结束。

被拽走前,杨净玄还不甘心地回头继续叨叨道:“过刚易折,师妹,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自古以来修道之人修的都是感悟天道,哪有你这样明知逆天而行却还铁了心要找死的,你就不怕遭到天罚吗?”

朱英扯了扯嘴角,别过头小声嘟囔了句:“天罚算个屁……”结果看到大师兄瞪圆了的双眼,眼见他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忙给自己封上嘴,一声不吭地装起了哑巴。

等到杨净玄骂骂咧咧地走远了,朱英才终于松了口气。她练了一下午剑,剑法有没有长进不知道,倒是晃晃脑袋,里面叮叮当当装的全是她大师兄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云云,暗下决心,以后招惹谁都不能招惹大师兄。

她一边心有余悸,一边将手中桃木剑换了只手,用右手胡乱抹了把脸,将睫毛上还挂着的水珠抹掉,再把两边碍事的碎发拨开,再睁开眼时,正好与围在岸边看热闹的门生们对了个正着。

朱英蛾眉一挑,脚尖发力,若一道清风掠起,两三下就不见了踪影。

待人走远,瞠目结舌的门生们才纷纷窃窃私语起来,一人道:“不愧是大小姐,真是,那什么……”他憋了好久,总算想起了那个拗口的诗词:“……回眸一笑百媚生!”

众人纷纷赞同,即使从头到尾朱英那金贵的嘴角就没翘起来过。另一人也跟着说:“大小姐果真厉害,听说才十六岁,可这轻功,这剑法,都有抽刀断水的意境了,啧啧,可不是我说,即便是放到外边去,那都是顶呱呱的。”

闻言,一个立在边上没有参与讨论的人忽然嗤了一声,不屑道:“再厉害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在家中相夫教子,再大的本事也只能留着哄相公高兴了。”

他这番酸溜溜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其中一人反问道:“哦?看来孙兄知道什么内情?”

被称为孙兄的男子又冷笑了一声:“你们可知,这可是个活阴煞!说是五行八字都显极阴,最招不干净的东西,谁遇见她谁倒霉,我看她长得也是鬼气森森的……知道为什么朱家没有家主夫人吗,听说刚生下她就被她克死啦!”

“不过,老天爷慈悲,算是给她的补偿,送给了她个好人家。”那人见众人被镇住的样子,颇为得意,又故弄玄虚半晌,才在旁人的追问中道:“宋家!知道吧,三清山那个宋家!”

聚在一起的门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是些草根布衣出身,从前最远也只去过最近的郡县,哪里知道什么三清山还是四清山。

孙兄见他们这副愚昧无知的模样,得意洋洋地抱拳一揖:“三清山,那可是修道的发源地,是道家圣地,相传天师老祖就是在那里得道飞升的!”

“现在掌管三清山太和宫的宋家更厉害,别说花不完的金银财宝了,那可都是些皇亲国戚,跟皇帝沾亲带故的呢。据说她的未婚夫,就是当今华国公的长孙,魏王殿下的表哥,宋家的大公子!”

说完,他又不屑地撇撇嘴,摆手道:“要我说啊,我要是有这么好的命,我就整天吃喝玩乐,到时候嫁过去享一辈子福就得了,谁知道她整天都在折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