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章 朕的儿子也通匪
江宁城内。
“大人,镇江水军大营的人已经到了!“
“太好了!”
“可是,他们送来了一封信,让您约束手下,将江宁城交给叛军接管……”
“什么?”
徐英元简直不敢相信。
此刻,他看着这封信,信居然是用惠王的口吻写的,下面还有惠王的画押和印绶。
……
看到这一幕,徐英元呆坐在椅子上。
“徐知州,出了何事?“
“公公请看!”
魏公公从徐知州手上接过信件,一看之下,顿时大惊失色。
“这,这绝对是贼人伪造的!”
“公公,我在京中之时,也和惠王府打过交道,这印绶,花押都对!”
“徐大人,惠王已经死于乱军之手,定是贼人仿冒了惠王的语气,写的这封信!“
“公公,我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将此事奏明皇上!”
“徐大人,丢了江宁,您这位知州的向上人头还保得住吗?”
……
徐英元看着魏公公,突然他意识到,自己恐怕被这个阉竖给骗了,此时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对方的贼船。
“不行,我得赶紧将此事报知宁王殿下……”
……
城外!
陈青峰找来了郑威。
随后让柴无忌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对方。
“郑大人,江宁十几万百姓的性命,就全在这封信上了,若是朝廷派来大军,那江宁城中必定血流成河,到时候,户部的案子,也就无从调查了!”
“小人明白这其中的关系,请陈大人放心!”
郑威自从落难之后,受尽了白眼,可是此时,他在惠王这里,却受到了重用。
陈青峰,让惠王将江宁叛乱的事情写成一纸奏折,禀明此事,当然,作乱的织工,要换种说法,不然,这江宁城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而眼下,除了这封送到朝廷的奏折,陈青峰还有一件大事要办,那就是如何安抚江宁的叛军。
……
郑威得了将令,便骑上宝马,一路前往京城送信。
而此时,江辽等人的性命,也全都在这封信上。
此刻,大帐中还剩下熊十三,还有王大虎。
“熊壮士,王将军,这一次,能否安抚城中的奴工,就看你们的了!”
“大人,在下明白,就请大人,听我等的好消息吧!”
陈青峰打发走了这些人,然后,就只剩江辽了。
“江指挥使,你水军大寨还有多少粮草?”
“大人,这一次,鄙人所带粮草不多,只够十日,如今兵力多了一倍,只怕,也只够五日的开销了……”
“若是城内的叛军归顺呢?”
“这……只怕,存量不足两日,若是糊弄些,多撑几日也是可以的!”
江辽到底是指挥使,虽然说打仗的水平不咋样,可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起码能算出军粮到底还能撑多久。
不过,陈青峰此时,却皱紧了眉头。
黄莲教说到底,也就是个不靠谱的宗教,如果没有吃的,靠着装神弄鬼,只怕也撑不了几天。
……
京城,此时,朝廷的奏报还在路上。
可冯家,此时却已经收到了江宁的消息。
“君兰,今日早朝,皇上责令兵部,拟派去江宁平叛的人选,可是,昨日从江宁传来消息,黄莲教居然死灰复燃?”
“阿爷,不止如此,听说黄莲教还打了惠王的旗帜,说要进城除奸,信上还说,镇江水军大营三千人,已经尽数被叛军打败!”
“这么说,这次的叛乱,还真不是一帮乌合之众?”
眼下的时局真是越来越乱了,朝廷的赋税一年比一年艰难,北方还在用兵,而眼下,江宁的钱袋子又出了叛乱。而且叛军还把江南两路,唯一有点能力的镇江水军打败了。
“君兰,江南的局势,关系国本,此事不容多虑……”
“阿爷,君兰只是奇怪,为何江南的叛军,会打着惠王的旗帜作乱?”
“那些乱民自然是不想跟朝廷作对,打着朝廷的旗号,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可为何是惠王,他的封地在岭南,江南富庶,官家断然不可能将皇子封在江南,可是宁王和鲁王,都可以,为何偏偏是惠王?”
冯君兰想不透,虽然她也觉得,打着皇子的名义叛乱,只是那些乱民自我安慰的行为,但是惠王在江南毫无名气,这一点,就让人很在意了。
……
正说话间,太师府却接到了宫里的来信。
于是,冯太师只能匆忙的跟着大内的公公,一起进宫。
……
皇宫内!
你们都看看吧,这是江南知州徐英元,给朝廷发来的奏折,这是织造院呈上来的,还有一份,是京兆府刚刚送来的……
冯太师坐在椅子上,从曹公公的手里接过了奏折。
草草一看,顿时惊讶的抬起头来。
很快,他就把奏折又给了其他人。
“都议一议吧,早上朕问你们兵部的人选,你们一个个不吭声,现在,江南匪乱,居然呈上来三个说法,三个人各执一词?”
“皇上,老臣不解,这惠王的折子?”
“朕看过了,确实是他的字迹,他是朕的儿子,朕还能不知道吗?”
“如果,真是惠王所述,那老陈相信惠王的折子,看来江南之事,惠王已经有了安排!”
“太师,或许是惠王遭人胁迫?”
“哼,荒唐,这个徐英元,居然说,叛乱的首领是惠王,照他的意思,朕的儿子也通匪……”
“皇上,江南乃是钱粮之地,若是不尽早派兵去救,只怕会动摇国本,而且,惠王的奏折,多半也是被人胁迫而写……”
柴大官人看着众人,虽然大家都没说,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他有九个儿子,惠王是最不起眼的那个,而且,之前还因为孔庙的事情,得罪过朝中的清流,他可以没有惠王,但是大周不能没有江南的赋税。
不过,冯太师却闭着眼,装作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刚才,冯君兰提醒过他,此事透着诡异,而且徐知州和魏公公虽然对叛乱的缘由表述不一,可全都提到了惠王领兵,这件事,实在是太奇怪了。
让皇上派兵,杀了自己的亲儿子,此事若是掺和了,日后岂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