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8章 餐饮服务的路线
“你有这个想法之前有做过客户调研么?”
蒋高光懵然摇头:“没有。”
“俗话说,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看,你还是先做个调查,不管以问卷的形式还是其他渠道去了解,先调查了再说吧。”
蒋高光不乐意,觉得自己主意挺正,问道:“老林,听你这意思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啊?”
林庆生顾及他的面子,顿了顿,道:“没有什么对不对,你先做好调查,免得赔钱不是?”
“我觉得不用调查,餐饮这东西你不了解,调查也调查不出什么来,每个人口味不同,各有受众,去村子里休闲度假的人图的就是个享受,高端菜正合适!”
林庆生见他还是不以为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提醒道:“你上次做火锅店也是这么个思路吧?”
蒋高光沉默了。
片刻还不死心:“我这思路真有问题么?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和你相反,我觉得应该立足当地特色,利用山野自产来做一部分特色,再结合农家菜、村宴,请名厨开发一些独具特色的餐饮产品。”
林庆生看蒋高光不明所以,又继续解释:“是突出特色而不是高端,高端不高端其实无所谓,甚至可以不精致,但一定要好吃,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别家吃不到。”
蒋高光恍然:“所以重点是特色,而不是价格档次?”
“核心是味道,重点是特色,最终与我们项目相匹配。”林庆生总结道。
蒋高光沉吟不语,他自己就是个随性而为的人,做事的风格也如此。
林庆生觉得他如果赶不上好运气正好撞在风口上,是难以有所成就的,对他的了解又深了一层,这人就不适合自己创业单干。
乐于助人,为人热情这是蒋高光的优点,但行事不走脑子就是缺点了,率性而为,看似潇洒,其实于事业无益。
林庆生不求他能独当一面,只要餐饮店的事情他能配合好自己就行。
因此不得不多提点两句:“老蒋啊,咱们做的毕竟是乡村文旅,主打客户群体是城市中产,市场面向的是有钱有闲的,至少是有周末、有休息时间的人,打造的是区别于城市的、远离喧嚣的、远离忙碌的乡野环境,餐饮也得符合这种调性。”
“高端的就显得商务,昂贵的就不接地气、端着架子,我们要的是松弛感,吃的不求好看,只求好吃,这才符合我们乡村的特色。”
“就像我之前说的,比如山上的野菜、野生的酸枣、自己种的各种蔬菜等等,围绕这些做特色菜品,再配合村宴大席、农家菜的形式,建立一个乡村食堂。”
蒋高光听到这不由的皱眉:“食堂?”
这不符合他的理想,他梦想是做高端美食,像米其林的那种,此时一听要做一间食堂,顿时老大不乐意。
“老林啊,不是我说,咱们就算不做高档餐厅也得做一个普通的饭店吧?弄个食堂是不是有点小家子气了?”
林庆生心里叹气,什么叫眼高手低?
先前做火锅店三个月倒闭,还不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天天想着高大上,乡野食堂还不愿意做了?
食堂怎么了?起码背靠大山,再加上自己种植,食材成本低,场地又包含在民宿里,房租成本低,食堂也用不了几个人,人力成本也低。
况且,名义上是食堂,特色餐食售价并不一定很低啊,只要客流不错利润是绝对比做普通餐饮要好的。
退一步说,就算吃的人少,那就不必雇太多人,成本还低呢,总归赔不了太多钱吧。
创业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抓住机遇,其次是抓住市场,再次是个人决策和执行,什么都不具备闭眼冲,除了耗费钱财,什么都干不成。
林庆生不愿再多说,多说无益,如果民宿建成之后,蒋高光依然坚持,那林庆生只能说声不好意思了。
第一个样板项目,他决不允许有人扯后腿。
“你再想想吧,离项目建成还有一段时日,咱们保持沟通。”
蒋高光点点头:“行吧。”
这次谈话算不上愉快,两人理念不同,林庆生又觉得蒋高光不是个好的合作对象,一时间有些感慨。
蒋高光人还是不错的,只是这性子着实不适合创业。
如果他自己能放下身段,踏实一点,自己就能拉他一把,带他起飞也无不可,如果他不能接受自己的想法,林庆生也不会强求,只当他是朋友,不会再考虑一起做事业。
林庆生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创业就必须得有团队,必须得有合伙人。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林庆生采取的是大浪淘沙的策略,从自己周边的人入手,比如同学张成莉、蒋高光,亲人,比如叔叔林志高,同事,比如廖宇、齐同心。
先合作一把,在过程中甄别合适与否,合适就继续合作,不合适就排除。
这种方法不可避免付出一部分浪费的成本,但林庆生有了系统托底,这种方式反而变得适合他。
离开创业咖啡馆之后,林庆生就回到家里,他这边确定了合作伙伴,后面具体的事务自己是不需要管的,因此就节省了大部分时间。
想到合作伙伴的问题,林庆生就联想到自己公司管理的问题,自己要想轻松一点就得找一个靠谱的大管家,一个自己的全权代理人,自己才能脱身,林庆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妹妹林琪。
林琪是林庆生看着长大的,又是亲妹妹,她是最适合当大总管的人了。
年后以来,林庆生一直忙于自己的事,妹妹林琪一个月没联系了,已经是大三下半学期了,还不知道她对自己的学业是什么想法呢?
“我应该早点探探林琪的意思,看看她有没有意向帮我。”林庆生心中想道。
若是愿意那最好,她可以慢慢学习管理,不怕亏损。
若是不愿意,那自己还得另外物色人选。
林庆生一方面希望妹妹能一直读书,直到博士,这个世界上最保值的事物就是知识了,做科研永远不担心没饭吃。
另一方面他又想让林琪有自己的事业,能帮上自己。
这一切都取决于妹妹林琪的个人意愿,是时候找她谈谈了。
林庆生拿出手机给妹妹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