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永固综合保障基地(求追读,求收藏,求给票)
“大后方已经按照你和赵翀的提议,加急生产了第一批次的特种易碎弹,你申请的有线操控设备和高功率光缆,也都在这批物资里。”
听到这话,李敬则紧绷的肩膀明显一松,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问询道:“那赵队他们什么时候能归队?”
“三天后。”
苏明瑾的语气很平静。
“考虑到本世界的特殊性,他们必须接受最高等级的全面消杀和身体检查,不能有任何侥幸。”
她的手指点在指挥桌上由无人机紧急测绘出的地形图上。
“这是你们收集到的最新地形数据?”
“是的。”
李敬则的神色重新严肃起来,“几个小时前刚刚更新的,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大型活物,这鬼地方很古怪,附近区域恐怕都已经被亡灵生物‘净化’过了。”
“这里居然有温泉啊?那个不冻的湖泊呢?”苏明瑾指向地图上的一抹蓝色。
她所指的湖泊整体呈蔚蓝色,看上去几乎没被冰冻。
湖泊长13公里,最大宽度为3.5公里,是一条狭长的内陆湖,很具备科研和开发价值。
“因为亡灵袭击,我们主要注意力都放到亡灵上面了,还没有派遣部队过去。”
苏明瑾看了下战术手表上的时间。
下午两点半。
按照他们收集的信息,下午五点左右,天就开始黑了。
“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能驾车去采集些水体样本和生物数据吗?”
苏明瑾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片幽蓝的湖泊,继续道:“还有,我看到无人机在高空有发现温泉,这些地方也要勘察下,看看这里的地热环境如何。”
我们原本是准备先安排王震他们行动的。”
副队长王震是赵翀的副手,人在南方长大的,大学在东北国防大学毕业,水性极佳,是水文勘探的不二人选。
“现在异界勘察太慢,快到晚上了,这个时间点过去,风险太高。”
苏明瑾的视线从地图上移开,静静地看着他。
“你认为亡灵会从水下冒出来?”
李敬则迎着她的目光,毫不犹豫地坦然道:“是的,长官!我确信!”
“探索哪有不危险的。”苏明瑾淡淡地说了一句,但话锋一转。
“不过现在没紧急军情,又发现了魔法,一切以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为最高优先级吧。”
又不是生死危机,还有什么时间限制,大部队还是要稳妥为主。
她凝视着地图上那个静谧的湖泊,又看了看被李敬则用红色重重标注出的、亡灵大军消失的二十多公里外的区域。
“大后方已经按照你们的意见,开始定制装备,更全面的开发和科学计划也在推动。等新一批后勤抵达,完善营地防御体系,将这里打造成绝对安全的堡垒后,大家就要主动出击了!”
“……战士们都很期待任务!”
随着新一批增援部队的抵达,这座简陋的营地,开始了它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李敬则站在高处,亲眼见证着这堪称奇迹的一幕。
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中,数台重型履带式推土机如钢铁巨兽般碾过雪地,将厚达数米的积雪推向远方,堆砌成一道道临时的雪墙。
紧随其后的,是大型撒布车。
巨量的工业盐,像是不要钱一般,被粗暴地挥洒在被清空的地面上。
那是现代工业的力量,用最奢侈,也最有效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环境。
盐与残雪甫一接触,便发出“滋滋”的声响,白色的雾气升腾而起,将最后一丝冰冷融化、净化。
以营地为中心,半径三公里的区域,坚硬的黑色冻土裸露出来。
一个绝对无法利用积雪潜行、视野开阔、纯粹得令人心安的缓冲区,被硬生生制造了出来。
紧接着,数十台挖掘机挥舞着巨臂,开始在冻土上开凿深沟。
军用特种水泥被灌入其中,这种能在零下环境中快速凝固的材料,混合着粗壮的钢筋,迅速构筑起混凝土防御工事的雏形……
李敬则看到最重要的燃油发电机组被安置在要塞的最核心区域,层层防护,固若金汤。
整个基地被划分为数个独立的防御区块,即便某一区域失守,也能层层阻击,为后方争取到宝贵的反应时间。
这便是降临之前,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早已规划好的蓝图——依托时空门,在异世界建立一个绝对稳固的桥头堡!
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永固型军事基地!
除了防御,进攻和预警设备也少不了,异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电磁干扰很烦人。
没有解决无线电干扰前,一卷卷军用屏蔽光缆被迅速铺开。
在找到稳定的无线通讯频段前,这些深埋于冻土之下的线路,便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与脉络。
工程兵们驾驶着专用车辆,熟练地挖开冻土,将光缆与能源线路一同深埋,隔绝一切可能的外部破坏。
除了这些能源线路,更完善的火力防御网也在建立。
搭载着智能识别系统的自动防御哨塔在雪地中拔地而起,早就调整好的智能摄像头已经将亡灵的形态特征录入数据库。
只需要能源供应,就可以在一定区域内保持使用性。
除了这个,外围的战士,将更多的有线智能地雷被埋入地下。
各大防御要点,狰狞的重型火焰喷射器,燃烧带均被部署在防御阵地的关键节点上,黑洞洞的炮口,可以将金属风暴泼给所有角落,让任何敌人为之胆寒。
工程兵们甚至还考虑固守的战友抵抗风雪的问题,给不少岗哨增加了一些防备风雪渗透的pvc窗帘。
上次的铁丝网如此给力,战士们还布设了坚韧又携带电力的金属带电防御网,保证一些家伙接触到金属铁丝网的同时,品尝现代世界的电能麻痹!
铺设防御网路,建设营地,总是耗费时间且枯燥的。
但这些东西是建设必不可少的东西,离不开。
随着新一批次的支援到来,更强的通讯设备,激光和中继站被运送了过来。
随着这类皮实耐操的激光,无线跟强电磁波通讯中转站架设好,先遣队这边总算可以将更多的无人机投放出去,用来帮助人类收集更详细的异界情况。
锐鹰无人机加满了燃油后再次起飞。
无人机盘旋在风雪之地,搜索可能存在的亡灵大军。
被紧急改装,携带了更强大的抗干扰功能的河豚旋转翼无人机,则装着更强大合成孔径雷达对附近的雪地进行更仔细的搜集。
锐鹰无人机携带的合成孔径雷达功率不高,穿透能不行,没有专门的大型雷达探测能力高。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主动微波遥感技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地表反射信号成像。其穿透能力主要取决于工作波段,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
除了携带的L波段,河豚无人机还有P波段的。
P波段的穿透能力最强,可深入地下数米,适用于森林深层生物量反演和考古勘探。虽然易受电离层干扰,技术难度高,制造成本也高,但对于迫切想要掌控亡灵潜伏大军动向的兔子来讲,这都不是个事。
至于C波段的,主要为民用领域。
大型合成孔径雷达能立功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行,也要探测出异世界的电磁干扰极限,搜索干扰区域较少的地方,并且尝试寻找潜伏在雪地里的亡灵大军。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变暗……
指挥部内,苏明瑾正听着各小队的轮值汇报,准备结束一天枯燥的基建工作。
就在这时——
指挥室大门被打开。
“报告,发现异界活体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