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规划局:共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沉浸式推理游戏

午餐是迅捷机器人送来的,两份。

我第一次亲眼看见从前为我服务过无数次的迅捷机器人,别说,它的模样还算憨态可掬,圆滚滚的头,萌萌的大眼睛,身体上是显示屏和扬声器,显示屏又是可以打开的门,里面的储存仓用来放置快递的物品,里面还有保温和减震装置。

午后,手环和网络给我带来的新奇感已经散去,我又想起了肢解狂魔。

我打开搜索引擎,语音输入“肢解狂魔”。

搜索列表的第一位竟然是个游戏,一个名叫肢解狂魔的沉浸式推理游戏。

游戏是由一个推理爱好者兼游戏爱好者在两年前创建的,备受推崇。

游戏的开发者名叫杜森,40岁,做过私家侦探,媒体记者,游戏公司的创意总监。

杜森在肢解狂魔出现的最初就一直关注案情。他分析肢解狂魔是个表演型的反社会人格罪犯,绝不会安心隐匿在暗处,他在用他的罪恶的行为艺术寻找共鸣,所以才会煞费苦心地把残肢藏在城市的各处,他期待观众能够参与他创设的寻“宝”和探寻他身份的推理游戏之中。

于是杜森开发了肢解狂魔此款游戏,在游戏中重现犯罪现场。

杜森有绝对的信心,只要游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肢解狂魔或早或晚一定会控制不住亲身参与。也就是说,游戏玩家们在玩这个推理游戏的时候,真正的肢解狂魔就隐藏在身边。

游戏的场景设定就是15个丢弃残肢的现场。

游戏团队跟媒体合作,由未来市电视台的民生节目“未来在线”提供犯罪现场资料,他们的游戏场景近乎百分百还原了真实的犯罪现场。

“未来在线”是未来市最著名的、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第一名的民生节目,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节目没有主持人,没有记者,没有摄像师,代替这些传统职业的只有安装着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

“未来在线”有着自己庞大的无人机队伍。平时,这些无人机分时段轮流在城市上空飞行,充当移动的城市监控,甚至还可以自动识别暴力事件或流血事件,自动报警。

最重要的,只要有人通过网络申请,最近的无人机便会自动前往指定地点拍摄。它会自己找主角找重点,追踪动态。真相直接呈现,不需要引导性的主持人和记者发表任何见解。

因为拥有庞大的摄录无人机队伍,“未来在线”几乎掌握了整个城市的动态,自然能在“巡视”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肢解狂魔的抛尸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开始,警方非常反对把犯罪现场公开化的做法,也曾跟游戏公司和“未来在线”展开过网络论战,打过官司,但最后不了了之。

传言说是警方先溃败投降的,因为他们久久不能破案抓到肢解狂魔,已经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根本没有脸面再去阻止游戏借助大众的智慧找到真凶。

有了近乎于真实犯罪现场的重现,玩家们便可以在游戏中充当侦探,在现场搜证、彼此交谈,最后通过推理选出自己认为最有可能是肢解狂魔的玩家。

每周末,每个玩家都有一次票选的机会,票选最像肢解狂魔的玩家。

得票最高的玩家,也就是游戏认定的嫌疑人,游戏公司会在后台读取他的真实身份,然后报告警方。

看玩家们对游戏的评价,大部分人都认定警方已经暗地里跟杜森合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秘密部门去调查每周产生的嫌疑人。

越是深入了解游戏,我就对这个游戏越加感兴趣,甚至产生了也想要注册玩家,去推理肢解狂魔身份的冲动。

但游戏是沉浸式的,必须要购买这个游戏的独家游戏座椅。

游戏座椅包括可以控制玩家上肢动作的手套,控制玩家下肢动作、也就是行走路线和速度的履带,身临其境的VR眼镜,可以变换声音效果、语音系统的耳麦。

还有一项其他游戏不具备,而推理游戏必不可少的技术,那就是面部表情模拟系统。

VR眼镜内和座椅的上方都有一个微型的探头,可以实时捕捉玩家面部肌肉走向,同步于玩家在游戏中的形象。

之所以说这是推理游戏必不可少的技术,那是因为人的神态表情变化跟肢体动作以及说话的语气一样,都是推理不可或缺的因素。

杜森为这款游戏开发了独家游戏座椅,别家的装备无法通用。

要说有谁利用这个残忍的杀人狂赚得盆满钵满,非杜森莫属。

要说肢解狂魔对谁的情感最为复杂,估计也是杜森吧。

要么,肢解狂魔憎恨杜森利用他发财,恨不得肢解了他;要么,肢解狂魔真的是个不甘寂寞的变态,需要这么一个平台让他畅玩其中。

而杜森对肢解狂魔的感情就更为复杂了。他的游戏虽然以抓到肢解狂魔为终极目标,可是肢解狂魔落网的一天也就意味着游戏彻底结束的一天,他真的愿意把他的财神爷送入监狱吗?

肢解狂魔四年来一直保持平均一年杀害7个人的记录,只要他不落网,那么肯定是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我不禁为未来市的市民担忧。

突然,我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名字——路一鸣,那个间接害我失去双眼的渣男。

如果说肢解狂魔不可避免地将要再杀害一个人的话,那么我希望下一个死者是路一鸣。

我承认,我的思想太过阴暗。可我就是恨他,彻骨地恨,失去光明的20年间每一天都在恨,每一次噩梦惊醒的瞬间,恨意都会到达一次次突破的顶峰。

反正警方短时间内也抓不到肢解狂魔,肢解狂魔也肯定要物色新的目标,那么与其死的是个无辜的好人,还不如死的是罪有应得的坏蛋。

我浏览游戏论坛,有个名叫“侦探只有一个”的玩家在案发后第一时间发言。

他说最新的死者虽然至今身份未明,但他高度怀疑女死者是他在游戏里的秘密伙伴。

一周前,秘密伙伴曾经跟他提过,她已经知晓了肢解狂魔的身份,打算一到周末就去投票,并且在投票后直接把她搜集的证据快递给警方。

可是侦探只有一个一直等到周末的投票时间,秘密伙伴都没有上线,他给秘密伙伴留言,也一直没有等到回应。

侦探只有一个推理:肢解狂魔为了掩饰自己的玩家身份,在现实中杀人灭口,并且毁掉了秘密伙伴搜集的指证他的证据。

侦探只有一个并不打算公开秘密伙伴的游戏ID,他担心打草惊蛇,他要以秘密伙伴留给他的线索作为突破口,继续调查,在下一次的票选中把自己的选票投给他调查推理的人选。

我灵光一闪,我终于找到了不出门,也能为自己报仇雪恨的方法——借刀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