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5-11 11:54:51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团队
前言
第一章 世界能源转型发展大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世界能源转型发展大势
(一)世界能源正加速向低碳化、无碳化转型
(二)分布式能源发展将深刻改变生产供应方式
(三)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将显著提升
(四)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二、主要国家能源转型实践
(一)德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低碳转型先锋
(二)英国:发展低碳经济,带动能源转型
(三)美国:统筹考虑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
(四)丹麦:全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创造核心竞争力
(五)日本:立法节能、能源多元化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并重
三、对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启示
(一)强化高碳化石能源控制
(二)将天然气作为近中期优化能源结构的主力品种大力发展
(三)积极发展各种非化石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四)着力提高化石能源品质和利用效率
(五)利用综合手段促进能源转型
第二章 中国2050年国家发展愿景及目标研究
一、2050年国家发展愿景
二、2050年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研究
(一)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建成美丽中国
第三章 中国2050年能源绿色转型的方案研究
一、研究思路概述
二、2050年能源需求研究综述
三、典型方案综述
(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情景
(二)大力发展天然气情景
(三)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
四、边界方案设定
(一)方案1
(二)方案2
(三)方案3
五、边界方案评价
(一)评价方法
(二)参数选择
(三)评价结果
六、方案优化
第四章 实现2050年能源绿色转型路线图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线”思维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三)坚持体制改革驱动
(四)坚持战略目标与阶段任务相统筹
三、转型方向
(一)能源开发利用向清洁化转型
(二)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
(三)能源利用向循环化转型
(四)能源设施向系统化转型
(五)能源运行向智能化转型
四、总体目标
(一)两个“实现”
(二)两个“生产力倍增”
(三)三个“核心”
(四)三个“尽早达峰”
第五章 2050年能源绿色转型路径
一、煤炭绿色转型路径
(一)2030年前全部实现科学产能生产,建设和谐生态矿区
(二)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大幅度提升发电用煤比重
(三)大幅度降低终端工业煤炭消费量,全方位推动煤炭终端清洁利用
(四)提升炼钢能源效率及结构,降低钢铁行业耗煤量
(五)发展新型煤炭化工技术战略储备,稳定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耗
(六)推动居民生活用能清洁优质化,大幅减少生活用煤需求
(七)大力发展前端和后端治理技术,推动煤炭利用清洁排放
二、天然气发展路径
(一)大力发展天然气,尽快将天然气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桥梁能源
(二)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加快突破,全面推进天然气规模高效利用
(三)天然气基础设施逐步完备,管道、LNG接收站与储备设施在全国实现优化布局
(四)国内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取得突破,天然气供应稳步增长
(五)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成效明显,建立起市场化运作体系
三、非化石能源发展路径
(一)非化石能源发电在新增发电装机中逐步从主流电源发展成为主导电源
(二)逐步形成西部、北部清洁能源集中式发展与中东部、南方分布式清洁能源并举的开发格局
(三)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新型电力运行管理机制体制
(四)加大可再生能源供热对终端化石能源替代
(五)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规模替代石油燃料
四、电力绿色转型路径
(一)逐步形成化石能源发电和非化石能源发电二分天下的电源结构
(二)控制新增燃煤发电规模,逐步退出主力支撑电源地位
(三)天然气发电成为新增化石能源发电的主体
(四)构建适应低碳能源发展的灵活现代电网
第六章 实现2050年能源绿色转型的重大措施
一、加强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和阶段性部署
(一)抓住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窗口期
(二)明确能源转型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强化长期部署和短期科学规划
二、建立健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法律法规体系
(一)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创建现代能源法制体系
(二)强化升级标准规范
(三)严格执法监督
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一)着力打破能源市场垄断
(二)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三)创新资源环境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