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1-10-15 20:21:1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从国家宏观层面促进整个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目标和重大里程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构建、实践、完善和发展将从体系和制度等宏观层面有力地推进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发展。“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程,全面贯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通道和各个衔接点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高职衔接”牵涉到中职和高职教育系统方方面面的衔接,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衔接点、落脚点以及衔接的重点难点就是“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既有现实指导意义,又有重大学术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0-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4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附录3 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附录2 数控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附录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第三节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研究结论
- 第十章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发展趋势
最新上架
- 会员
自然拼读全攻略:全面解析与教学实践
《自然拼读全攻略:全面解析与教学实践》是由斑马教研中心编写的自然拼读教学内容全面学习手册。针对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对自然拼读教学认知不充足、自然拼读教学内容与顺序说法不一、参考较少的现象,这本书通过系统调查,在介绍自然拼读法发展历程,自然拼读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广泛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了教学方法分类、教学内容及顺序,并对自然拼读教学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本书服务于启蒙英语教育,旨社科5.8万字 让孩子主动高效写作业
很多学生在写作业时存在这样一些现象:随手拿出一本习题册,碰上哪本就写哪本,缺少规划;不复习就先写作业,记不住课堂知识点,作业效率低;不了解各学科特点,不能区别对待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用同样的方式写不同学科的作业;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审题速度慢,答题出错多,容易走神。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就说明孩子的作业习惯出现了问题。本书作者曾在班级排名倒数,正是因为改变了作业习惯、优化了作业方法,一跃进入班级前社科5万字- 会员
照见未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精编
本书是职业生涯咨询的实践之作,从西南财经大学职业生涯咨询团队2019—2022年咨询案例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7个案例编辑而成。按照咨询大学生年级和其对应的生涯主题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大三学生的目标定向问题;大四学生升学就业选择问题;研一学生的求职焦虑,研二、研三学生的多重选择问题。本书可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专业参考资料,也可供大学生阅社科9.1万字 - 会员
高职院校工匠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职院校工匠文化建设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高职院校工匠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本书主要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具体介绍研究背景、工匠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含义以及高职校园工匠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章为高职校园工匠文化建设的要求,主要探讨高职校园工匠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机制。第三章为高职校园工匠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社科18.6万字 - 会员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本书基于作者博士学位论文修订,在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范式中分析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对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理论基础、文献、政策文本等进行分析,并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加深对政策变迁的历史、过程、实践效果、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等的理解。社科17.8万字 - 会员
“芯”火燎原:芯片人才自主培养探路
本书重点讲述我国近30年来自主培养芯片高科技人才的探索之路,共分为4章:第1章讲述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局时的高光时刻及曲折历程,并呈现为之奋斗的开局者们和建设者们;第2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产业与高校之间脱节严重,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研教师和华为、华大等企业合力,以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简称研电赛)为抓手,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道路;第3章展示全国更多高校、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合力联动,人社科9.2万字 - 会员
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根本》从教育的道、法、术三个层面,探寻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真谛,提出应当回归教育的本质,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做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教育,培养具有大的人格的新人。《教育的根本》作者长期耕耘在教育一线,或调查研究,或蹲点指导,《教育的根本》是对其自身十五年教育实践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提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通透、管用的育人整体解决方案。《教育的根本》既有理论社科12.7万字 - 会员
幼儿园园长胜任能力十五讲
《幼儿园园长胜任能力十五讲》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园长培训课程标准编写,从信念素养、知识能力和特色发展三个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简介了幼儿园园长应具备的理论水平、改革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养提升内容,阐述了如何助力其开展幼儿园发展规划、文化建设、科学保教、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科学内部管理、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沟通合作、课程领导力建设、园本研修组织与管理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社科23.8万字 - 会员
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由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基础上独家提炼和编著,其内容包括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详细排名方法、完整排名结果,以及各高校上榜学科统计。通过本书可直观获取最新的排名结果数据,供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大学学科实力,也适合高等院校、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等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阅。社科2090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以学报国:西北联大名师
本书是《发现西北联大》丛书其中一本,书稿在史料挖掘整理、口述回忆等的基础上记述了一代名师们的精神风采与学术引领和追求。作者选取的人物很具代表性,都是在各个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著名学者,主要有李蒸、李书田、徐诵明、赖琏、胡庶华、黄文弼、齐国樑、杨钟健、魏寿昆、罗章龙、许寿裳、黎锦熙、李仪祉、张伯声、曾炯、汪堃仁等。他们为开发西北教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教育30万字 - 会员
一所优质品牌学校的成长密码
本书是对东辰教育二十年办学历程的回顾,是一部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的发展创新史。书中介绍了东辰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教学的核心素养,以及学校的课改、双一流建设、管理体系等。东辰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最高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的教育,她通过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变革与创新设计来构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使命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变革不同的是:她既站位于“高”,也着眼于“实”,更立足于“用”;她既有完教育13.7万字 - 会员
中学语文教学形态实践指南
本书以语文教学形态为切入点,为青年骨干语文教师提供理论补给与案例分享。本书依据北京市“青蓝计划”培训项目的学科课程结构,分为单篇教学、专题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和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五章,每章分为理论指导、教学案例与专家点评三节内容。每章节的内容,既是“青蓝计划”实施四年以来的经验总结,也是每位教师潜心研究的成果。本书既可以作为青蓝学员培训期间的教材用书,也可以作为广大一线教师借鉴参考、自我提升的学习教育10.8万字 - 会员
中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理念、特征与实践研究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正处于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链条的顶端,其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活动平台,研究生暑期学校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举办单位日渐增多,发展模式日渐成熟,发展类型日渐多样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日渐加大,其作为课外、补偿式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教育20万字 - 会员
5G+教育:5G时代的教育变革
随着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等客观环境的限制,推动教学方式的智能化、普适化,培养学习行为的个性化、人性化,实现教育生态的轻平台和重连接。本书探讨了5G在虚拟现实、远程教育、智慧校园和人工智能等场景下的应用,以5G通信技术的革新为基础,以5G教育的实施案例为佐证,从代表产品、核心功能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5G时代的教育11.9万字 - 会员
孔子学院本土化问题研究
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道路是在2014年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由孔子学院总部暨国家汉办提出的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本书是2018年10月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中一加一非高等教育国际化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对“孔子学院本土化”进行理论框架、教学实践和国别差异探索,收录的论文均围绕以上三个主题。本书从孔子学院本土化的意义、孔子学院本土化的意义建构及其知识生产理论等角度分析了孔子学院本土化理论;以加拿大、日教育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