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策: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供需两端综合施策 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点

李俊 高振宇

从前8个月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也有新的表现。建议继续从供需两侧综合施策,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点,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的风险还在积累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符合预期,但稳中也有忧。从需求侧看,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疲弱且发展不均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下行,通货紧缩预期增强,经济增速滑出预期目标区间的可能性加大。

一是投资增速低位回稳,但下滑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4月至7月连续4个月回落,8月当月有所回升,同比增长8.2%。1—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虽比去年同期分别加快1.3和1.9个百分点,但比今年上半年下降1.2和0.5个百分点。尤其是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一个明显反映是,存款加快活期化,7月末狭义货币(M1)增速快于广义货币(M2)增速,“剪刀差”扩大到15.2个百分点的历史高点,8月末小幅收窄到13.9个百分点。7月末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同比减少26亿元,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二是消费贡献超过投资,但平稳增长面临制约。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6个百分点。但贡献率的提高,并不能反映消费拉动力在增强,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分月看,前8个月中有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弱于去年同期,8月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看,1—8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烟酒、服装、家电、家具和通信器材等销售增速均弱于去年同期。

三是进出口外部压力大,可能短期内难以回稳。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长明显放缓,从1990年到2008年的年平均增长7%,下降至2009年到2015年的年平均增长3%。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1月份的3.4%下调至7月份的3.1%,世界银行从1月份的2.9%下调至6月份的2.4%。9月27日,世界贸易组织将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从2.8%下调至1.7%。国际经济贸易增速放缓,使我国实现进出口回稳向好的难度加大。今年前8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额下降1.8%,其中出口、进口分别下降1%和2.9%。虽然8月份进出口总额有所回升,同比增长7.9%,但从出口先行指数来看,海外市场需求进一步收缩,出口走弱的基本面没有改变。8月份,我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7%,处于不景气区间,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处于下行态势,月平均值为645.8点,较上月平均下跌4.4%。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但一些问题和风险也值得高度关注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进展总体顺利。但要注意以下问题和风险:

一是近期钢铁、煤炭产量因价格上升有所恢复,要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从各方面情况看,目前去产能难度要大于预期,部分地区进展缓慢,等待、观望情绪较浓,存在弄虚作假或为减少损失年底前突击完成任务的风险。8月末中钢协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77.54点,比上月增长7.56%;今年第37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554元/吨,较年初大幅增长49.3%,已触发日均增产50万吨动力煤的一级响应条件。钢铁、煤炭产量出现回升,9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增长4.65%,8月原煤产量降幅也有所收窄,企业复产意愿较强,一些小冶炼厂、小煤窑等落后产能可能恢复开工。同时,铁矿砂、煤炭进口量仍在继续增长,1—8月份全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9.3%和12.37%。

二是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正在对去库存工作形成干扰。截至8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下降,比今年2月末高峰期的7.39亿平方米减少3061万平方米,8月末比7月末减少512万平方米。但当前房地产去库存任务仍然艰巨,地区之间、住宅非住宅之间差异较大,三四线城市库存问题比较突出,非住宅相对住宅去库存难度较大。地区间房地产价格分化加剧,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地王”频出,后期稳定房价的难度仍然较大。地价和税费等因素推动房价持续上涨,但上市房企利润率整体下降、负债率大幅攀升,房地产业杠杆风险明显偏高。今年上半年120家上市房企净利润率为8.15%,为近十年来新低,而资产负债率则攀升至77%。部分房产中介暗地推波助澜,散布危害房地产市场稳定的谣言等违规行为屡屡发生,造成了严重不良社会影响。

三是地方政府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需注意金融风险。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89.2%,已接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0%债务率控制参考下限标准。同时,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05年的17.1%增长到2015年的39.9%,虽然低于国际清算银行债务影响报告85%的警戒线,但是必须警惕居民住房交易杠杆率快速上升和房贷收入比过高问题。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相对偏高且逐年攀升,已从2013年148%上升到2015年160%。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高杠杆率并没有带来更高产出,杠杆率的“分母”增速赶不上“分子”增速,去杠杆任务仍很艰巨。

四是制造业企业成本仍然较高,需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在“营改增”等减税政策推动下,企业内部经营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今年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6元。但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的税费负担重,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地用能和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于综合成本攀升,部分制造工厂选择转移到国外的情况还在增多。企业效益也难以改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复苏缓慢,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6%,比1—7月和1—6月分别下降0.01和0.02个百分点。

五是民生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较多,面临投入不足的矛盾。今年前7个月,水利、农业和生态环保等薄弱领域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均在20%以上,补短板对稳增长、促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补短板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当前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上半年东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8%,中西部地区增速也明显放缓。补短板大部分领域投入产出率比较低,投资吸引力较弱,各方面投资意愿也不强,同时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还面临不少障碍。

三、几点政策建议

在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叠加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也要注重适度扩大总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条件,防止顾此失彼。

一是着力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效率,推动形成稳增长的良好预期。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力度不小,但效果并不尽人意,面临的“两难”“多难”问题有所增加。要加强政策评估,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增强正面效应、防止负面效应。同时,要注重加强市场预期管理,提高透明度,及时准确发布政策信号,做好政策解读,稳定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

二是注重供需两侧政策协调发力,有力有效推动新旧发展动能相互衔接。要促进“三大需求”协调发力,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和薄弱领域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围绕培育新消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围绕增强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坚决遏制经济出现持续惯性回落、甚至滑出合理区间的趋势。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三是有序解决苗头性问题,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特别是去产能要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防止弄虚作假;去库存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既要稳妥推进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去库存,又要抓好热点城市的控房价、防风险;去杠杆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用好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开展债务整合、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发展股权融资等手段。

四是加强动态分析研判,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隐患。随着经济增速回落,各种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还会进一步显现。要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逐步打破刚性兑付,有针对性地加强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主动引导风险有序释放,防止过度积聚形成大的泡沫。同时,要把握好各项政策节奏和力度,避免政策过急过猛诱发风险叠加释放、集中爆发,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2016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