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策: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吉林省民间投资何以快速增长

刘力 张红晨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民间投资增长缓慢、东北部分地区民间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吉林省民间投资增速高达15.1%,有力支撑了全省的经济发展。近日,我们就此赴吉林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吉林省促进民间投资的主要做法

吉林省民间投资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增长,是当地党委政府把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全力引导推动的结果。

(一)全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一是推动观念转变,打造亲商形象。召开全省软环境建设“八千人大会”,要求全省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建立“亲”“清”关系,理直气壮与民企接触,千方百计促民企发展。举办“全球吉商大会”,向国内外投资者传递吉林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声音。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为民间投资松绑减负。坚持非禁即入,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一律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国家“三张清单一张网”基础上,吉林还新增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省级审批项目从2013年的592项减至193项,减少了67.4%,成为审批项目数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建设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了网上预审、网上预约和在线互动咨询。进一步清费降税,仅今年上半年就实施了2次,累计达到40项,为企业降低成本225亿元。三是出台专门政策,消除歧视待遇。近年来累计出台87个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形成了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强调在市场准入、优惠政策、要素供给等方面,对民企和国企一视同仁。四是实行领办代办,优化投资后服务。在审批环节,实行机关干部“一对一”领办服务,民企筹建时间平均节省3—6个月。在项目建设和经营阶段,设立“宁静日”制度,规范入企检查,严禁不必要检查,今年上半年精简各类检查活动约60%,支持企业一心一意抓生产、聚精会神搞经营。

(二)建立促投资的专门工作机制。为确保各项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落地,吉林省建立了“三大工作机制”。一是协同联动落实机制。根据社会投资项目所在领域,实行省长督办、部门联动、地方负责机制,及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落地。二是持续调度调控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对照年初目标,逐个会商对账,查看进度,查找不足,点对点解决问题。对重大项目,每旬每月集中调度,常抓不懈。三是巡检督查倒逼机制。建立和实施项目大巡检制度,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带队,对重大项目进行巡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同时,持续开展部门联合督查和清单督查,倒逼地方、部门对促投资工作常抓不懈。

(三)推动国有经济以多种方式向民间投资开放。吉林省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通过实施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开放,嫁接、蘖生和孵化出大量民间投资。一是股权开放。去年末,吉林省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指导意见》,鼓励民营等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长春旭阳集团原来国有股权占比超过93%,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成功引入多家民营资本,民营资本股权比例超过41%,既促进了国企改革,又扩大了民间投资。二是产业链开放。引导国有龙头企业开放产业链上游配套环节和下游衍生环节,既提高了国企效率,又“孵化”了大量民企。如一汽等汽车制造龙头开放零部件配套领域后,产生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430家,其中90%以上是民企。三是技术研发开放。依托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孵化基地,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民营企业已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9个,占全部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85.5%。四是军工开放。积极推进“民企参军”,全省进入国防军工领域的民营企业已发展到40家,军品配套产值占全省军品产值的比重已达14%。

(四)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民间投资新动能。吉林省在发展新经济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一方面,民间投资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新经济的发展也为民间投资增添了新动能。一是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来集聚民间投资。支持科技型、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进入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现集聚发展。如在通化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仅修正药业一家企业就开工建设了投资总额达50亿元的两个产业园。二是鼓励民间投资以高端旅游为龙头,发展现代服务业。利用“长白山”和“冰雪”两大品牌,吸引万达集团等投资了一批百亿级的大项目。在高端旅游业的带动下,上半年吉林省投向现代服务业的民间投资达到1063.2亿元。三是以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孵化民间投资。今年上半年,全省认定的省级孵化基地达183个,孵化总规模超过6500户,在孵企业超过4500户,带动就业超过11万人。吉林省不仅通过建设孵化基地来孵化民间投资,而且还依靠民间投资来建设孵化基地。目前,由民间投资的省级孵化基地已有120个,占省级孵化基地总数的三分之二。

(五)以补短板拓展民间投资新空间。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吉林省梳理出基础设施、环保、民生等15个短板,着力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今年上半年,亿元以上民间投资项目870个,占全省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的近60%。为补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短板,财政补贴5亿元,带动民间投资40多亿元。在生态环保等公益性领域,针对PPP项目回报率低的问题,根据项目盈利情况进行优劣搭配,探索实行“公益性+经营性”综合用地等模式,充分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如正在实施的伊通河百里生态长廊项目,将吸引民间投资上百亿元。

(六)努力破解民间投资融资难题。一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撬动民间投资。目前吉林省已设立10支政府引导基金,其中规模为20.5亿元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已支持企业项目3560个,引导民间投资770亿元。二是着力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银行将存货、应收账款、股权、林权、知识产权、商誉等纳入抵质押资产范围,扩大信用、保证等贷款方式。引导当地金融机构下调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今年5月份,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分别比2014年末下降0.85、1.37和1.35个百分点。清理贷款质押品评估费等不合理收费,仅今年一季度就为中小微企业减负497.7万元。在各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17.9亿元,比年初增加244.5亿元。三是扶持民营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融资。截至6月末,吉林省在新三板上市企业达到58家,其中90%是民营企业。四是支持民间投资金融业。吉林本地的许多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金融机构,均由民间投资控股。吉林农村商业银行和吉林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分别占76.2%和52.3%;全省53家村镇银行总股本中,民间投资占72%。东北证券总股本中,民间投资占87.6%。私募投资基金机构中,民营投资278家,注册资本110亿元,分别占比92.7%和73.3%。小额贷款公司中,民营资本全额或控股780家,注册资本189.6亿元,分别占比97%和83.6%。吉林民营金融机构的崛起,有力支持了全省民间投资的发展。

二、几点启示

东北振兴必须要大力发展民间投资。我们从吉林促进民间投资的实践中,得到了如下启示:

(一)促进民间投资首在优化环境、改善形象。现在东北地区投资环境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较差,有“投资不过山海关”之说。要促进民间投资必须首先改变社会对东北投资环境的认知,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新形象。这需要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央、沿海和海外媒体的作用,多一些正面报道,少一些过度渲染和妖魔化。“理直”才能“气壮”。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转变政风,真抓实干,切切实实把投资环境搞上去。

(二)以非常规措施实现超常规发展。治沉疴需用猛药。东北的投资环境问题由来已久,靠市场经济的自然发育,靠政府常规的推动手段,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的,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措施。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社会观念普遍落后的条件下,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促使广大党政干部带头转观念、转作风。同时,应在东北和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实施较大规模的干部交流,以外促内,加速观念转变。

(三)努力推动国有经济全面开放。东北振兴最大的劣势是国有经济,最大的优势也是国有经济。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实力强、特别是科技力量雄厚,以往发展比较封闭,搞“大而全”“小而全”,既束缚了自身发展,也拖累了地区市场经济的发育。吉林省积极推行国有经济向民间投资开放,充分发掘国有经济的科技、产业等优势,既推动了国有经济改革发展,也促进了民间投资。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发掘国有经济这座“富矿”,通过股权开放、产业链开放、技术研发开放等形式,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

(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促投资。促进民间投资还有一个投资方向即往哪里投的问题,这直接决定着投资的效果,也决定着政策的效果。吉林省在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时,均紧紧围绕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新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部署。这样的投资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有较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