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策: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做好明年工业投资工作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关建议

张军立 邢建武 张泰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运行总体缓中趋稳,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企业效益有所回升,但投资增速却大幅下滑。这种态势如不尽快扭转,无论对当前稳定经济增长,还是对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都将产生严重影响。最近,我们就工业投资问题召开了有关部门、部分地方和企业座谈会,到江苏、浙江进行了调研。有关分析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工业投资增速过度下滑,累及当前,危及长远,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中国制造2025》目标任务的实现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但工业投资仅增长3.2%,其中制造业增长3.1%,两者不仅比全部投资低5个多百分点,还出现了2000年以来的三个“新低”。一是总体投资增速新低。2003—2013年,我国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基本在20%以上,年均分别增长24%和26%。与之相比,当前已分别下降21和23个百分点。二是设备投资增速新低。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占工业投资近四成,是最能反映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但今年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9月工业和制造业分别下降0.8%和1.3%,作为重中之重的装备工业降幅更是高达2.4%。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已然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造成严重影响。三是民间投资增速新低。民间资本对经济前景和环境变化最为敏感,如其投资持续低迷,意味着经济内生动力仍在艰难修复之中。然而,今年以来工业民间投资只增长2.6%,制造业民间投资仅增长2.1%,首次出现了慢于全口径投资的情况。需要重视的是,尽管9月份工业投资略有回升,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设备投资还在进一步下滑。

应该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工业投资增速适度回落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如持续低迷则会累及当前、危及长远。从当前看,稳定经济增长,投资具有关键作用。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近40%,如果不能企稳回升,势必进一步拉低当期经济增速。从长远看,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未完成,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果工业投资不能尽快提振,势必恶化社会预期和企业信心,危及《中国制造2025》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乱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同时,高端服务业大多是以工业为服务对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的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可以说,工业投资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稳定工业投资要有新思路,关键是要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紧密结合起来,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稳定工业投资,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过去主要靠铺摊子、上规模的老路,必须要有新思路。

从我们对全国工业投资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投资增速较快、工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把互联网与中国制造深度融合作为工业投资的主攻方向。江浙普遍反映,近几年大批企业通过“智能改造”和“制造触网”,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明显提升。比如浙江,工业劳动生产率三年累计提高30%,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增长14.6%。目前,不少发达地区已将智能改造、“互联网+”作为新一轮投资的主攻方向。今年1—8月,在全国设备投资大幅下滑情况下,浙江、广东增长却超过15%,江苏、上海、天津也超过10%,而这些省市恰好都是转型升级早、发展成效好的地区。二是把促进创新创业作为工业投资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和双创活动的深入推进,当前东部地区的投资重点,已从传统的厂房设备等“硬投入”,不断向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创意孵化等“软投入”拓展。比如杭州,“十二五”期间工业研发支出年均增长15.6%,比传统投资高出9.3个百分点,目前研发与投资之比已超过20%。全国也是如此,2015年全国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长9.7%,首次超过投资增速。三是把并购重组作为撬动高端投资的重要杠杆。以浙江为例,2015年该省海外并购金额高达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倍。从全国看,今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53.7%,总额达到1342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增长1.7倍,占比18.2%。与此同时,国内兼并重组、产业转移也在持续升温。正是这些蓬勃发展的产业活动,撬动了国内一批高质量投资,不仅实现了高端技术引进扩散,还有效避免了简单规模扩张、加快了产业重组整合。

因此,在工业投资导向上,建议“坚持四个导向、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以制造强国建设为导向,与《中国制造2025》相结合。《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抓手,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是工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投资要重点投向规划明确的十大重点领域,强基础、补短板、上水平,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二是以生产方式变革为导向,与“互联网+”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启动新一轮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对接用户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鼓励先行地区加大技术和经验输出,带动后进地区普及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三是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与推进双创相结合。大力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汇聚众智,促进技术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优化,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四是以产业深度整合为导向,与并购重组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引技引智、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力度,实现创新、制造和市场三个资源的深度整合,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

三、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主要应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努力营造企业愿投资、能投资、敢投资的良好环境

在具体政策上,建议研究实施以下6项措施:

(一)发挥好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从前些年情况看,1亿元技改资金可拉动投资近20亿元,新增工业产值30亿元、利润3.1亿元,带动就业2800人,效果十分明显。然而,近几年来中央技改专项投入不断减少。2010年资金规模为200亿元,2011年压缩到150亿元;2012年有所上升,此后又持续缩减,2015年仅75亿元,今年没有安排。建议尽早做好明年计划,将专项资金恢复到200亿元规模,这样就能带动超过4000亿元工业投资。在方向上,要聚焦市场投入不足、但带动作用强的关键领域和瓶颈环节;在方式上,除银行贷款财政贴息外,还可采取综合奖补办法,对设备投资额、新增税收达到一定标准、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项目给予事后奖补。江苏在这方面已进行探索,取得了很好效果,可以总结推广。

(二)完善加速折旧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设备是产业技术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载体。2014年国家出台的加速折旧政策,初衷正是为了缓解行业资金困难、增强企业投资能力,促进工业加快设备更新。但两年来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从各方面反映情况看,主要是为相关规定和操作细则所限。比如现行制度下,企业发生亏损只能结转5年。但很多项目投资周期就不止5年,盈利可能还要更长时间。一旦申报加速折旧,当期亏损如果无法抵扣,不仅减不了税、反而还要多缴。再如细则关于主营收入占比50%的要求,更是把大量多元经营的企业拒之门外。国家“十三五”规划已明确,要“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具体做法上,可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全部制造业,并把亏损结转年限调整为7—10年。同时,放宽主营比例限制,可考虑采取按具体收入比例折旧和允许专用资产享受政策等措施。另外,还可借鉴德国做法,允许企业在研发设备取得后的5年内,追加计提折旧40%;对智能装备和ICT投资的折旧费用,执行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三)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税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已作出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率(税负)的部署,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落实。考虑到当前国家财力,近期可先对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降低税率3—5个百分点;待财政相对宽松后,再结合国家关于降低流转税比重的部署,统筹推进全行业减税。这不仅可以大幅缓解相关企业资金压力,对财政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四)实施金融定向支持。近两年,企业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但从信贷规模看,当前中长期贷款余额中工业占比仅19.8%,五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尤其近两年分别下降1.4和1.5个百分点,降幅明显扩大。建议切实加大力度引导金融资源“脱虚还实”,并考虑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对贷款投向国家重点发展工业领域增幅达一定标准的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鼓励资金更多流向工业领域。

(五)优化工业用地供给。企业向具有技术、人才、市场、配套等优势的地区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综合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总体更加适宜高端制造发展,但近年由于土地供应减少,工业投资受到很大影响。江苏和浙江都反映,近期已有不少优质项目因此搁置,其他地区又因人才、配套等因素难以承接,以致“本地落不了、外地不愿去”的现象大量出现。建议,一方面,根据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土地紧缺地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土地供给;另一方面,推动地方进行土地存量挖潜,对利用原有土地升级改造的企业,可适当减免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因容积率等调整而需补征的价款。

(六)推广“零土地”项目审批模式。2014年以来,浙江试行了“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改革,将部分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从而实现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稳定工业投资起到重要作用。对此做法,国务院已部署要求在全国推广。但浙江反映,部分事项转为备案的做法,客观上已突破现有法规制度,市县相关部门普遍心存顾虑,企业也担心“秋后算账”。建议尽快对建设、节能、环保、消防等法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取消调整各种不必要的程序和审批要件。

2016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