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地方本科高校的属性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高校属性的问题,所提出的属性包括应用性、专业性、开放性、文化性等多种。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备一般高等学校的本质属性,但同时也具备其自身的特有属性。另外,地方本科高校内部也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本节拟从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方面来论述地方本科高校的一般属性和不同类型地方本科高校的特有属性,从而使人们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属性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高校的办学定位指一所高校在一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整体来说,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能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处于同样的位置,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办学定位。对于不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它们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及地方本科高校体系中所具有的位置也不可能相同,因此研究地方本科高校的一般办学定位以及不同类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对于找准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正确位置,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本科高校的一般办学定位
2011年,教育部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此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该文件第二章的第七条要求高校章程载明的内容里包含“学校的机构性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实际上即是要求高校在所制定的大学章程中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根据此文件的要求,我国各高校纷纷制定了本校的大学章程,在此从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来阐述其在章程中对自身办学定位的规定,具体见表1-1。
表1-1 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说明

续表

续表

表1-1中的大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另一类是具有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因学科涵盖较全,规模相对较大,科研力量雄厚,其在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因此其办学定位更加具有全局意识和世界眼光。尽管如此,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的综合性大学与作为一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定位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更加突出服务地方,如内蒙古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致力于建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同时还提到,该校遵循首任校长乌兰夫所说的“内蒙古大学今后担负着两项任务,一方面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培养我们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我们党急需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另一方面要担负起繁荣和发展内蒙古民族文化,进行多学科高技术的科学研究任务”。可见,内蒙古大学所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立足于“民族”和“地区”的,其所培养的人才以及要进行的科学研究虽然也要满足一般性的人才标准和科研标准,但其更重要的关注点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延边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建设成为国内有重要地位,国外有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同时还提到,该校“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坚持教学、科研并举,将学校建设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其服务面向是“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
。该校的办学定位也是“高水平综合大学”,但这一综合大学需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虽“面向全国”但要“立足延边,服务本省”,因此也体现出了较强的地方倾向性。吉首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立足湘西,放眼全国,积极探索边远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与科学途径,致力于知识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文化扶贫,创新知识和科学技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该校所要办的综合大学具有更加强烈的地方倾向性,要求立足“湘西”这个边远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现实,通过教育来探索知识扶贫、文化扶贫之路。
多科性大学的学科涵盖面不如综合性大学全面,一般是重点建设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的相关学科,其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某些部分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其全局意识或可较综合性大学稍弱,但其行业特色相对而言却更加突出。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的多科性大学和作为一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多科性大学在办学定位上虽然都突出行业特色,但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会更加照顾到地方某行业的发展,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研究生教学为主体,以中医药学科为依托,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开放活校、和谐融校’的办学方略,坚持地方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思路,主动融入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改革与发展大局,积极服务安徽医药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彰显中医药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构筑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交流高地,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中医药大学”。该校将自身定位为一所中医药大学,但在发展过程中强调要“主动融入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积极服务安徽医药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处处体现该校为当地服务的特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水利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亦是突出学校为本省服务的定位。华南农业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同时还提到,要“坚持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着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亦是突出为本省、本地区服务的定位。
可见,无论是地方综合性大学还是地方多科性大学,其办学定位都是突出服务地方,或彰显民族特色,这与中央部委直属的相关高校面向全国的定位是不同的。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上突出地方性有利于更好地汇聚地方资源,提高为当地服务的针对性,增强对周边社会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地方本科高校与当地社会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生态系统。
(二)不同类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地方本科高校从整体上看在办学定位上都有注重服务地方的特点,但该类高校群体的内部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通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类院校等,它们在办学定位上又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对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它们一般办学历史悠久,科研实力雄厚,有些甚至是“211”工程大学,在办学定位上突出研究性,因此倾向于将自身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如北京工业大学在1996年成为“211”工程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遵循‘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推进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突出了其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广西大学在1999年成为“211”工程大学,在办学定位方面强调要“努力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也是十分突出研究性。还有一些办学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学强调教学和科研并重,如海南大学在2008年成为“211”工程大学,在办学定位中提到“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着力提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社会贡献,着力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国内外美誉度,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与研究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宁夏大学也于2008年加入“211”工程大学的行列,其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建设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较强、西北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强调教学和研究的并重。
另一类地方本科高校是普通地方本科院校,这类高校办学时间长短不一,学校一般以教学为主,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因此其办学定位强调应用性。如石家庄经济学院是河北省的一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中提到“学校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致力于为地方和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努力成为一所国内知名、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虽然也有研究生教育,但以本科教育为主,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的一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中提到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太行精神和‘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的白求恩精神,秉承‘面向基层,德育为先’的办学传统,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型医科院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办学定位也突出应用性。
第三类地方本科高校是高职高专类院校,这类高校以教学为主,目标是培养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在办学定位上突出职业技术方面的特点。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的一所高职院校,其办学定位是“立足北方大农业,对接区域产业群,服务职业新农民,示范同类高职院”,目标是培养农业领域的职业人才,体现出了鲜明的职业性。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是上海市的一所高职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成为国家出版印刷人才培养基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先进传媒技术推广基地”,也体现出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所认可的办学特征,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差异性。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形成办学特色至关重要,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曾经指出,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地方本科高校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它们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因此地方性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特色方面的突出表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每个省份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有巨大差异,因此对于坐落在不同地区的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它们有着巨大的特色发展空间,可以形成一派各具特色的局面。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在第一章的第四条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制定章程“应当着重完善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我国各高校在制定章程时也注重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里同样选择一些高校的章程为例来分析其办学特色,具体见表1-2。
表1-2 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特色说明

续表

续表

通过表1-2可知,各地方本科高校在阐述自己的办学特色的时候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出发,第一,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来阐述自己的办学特色是各高校中最为常见的做法,如北京工商大学在章程中提到,该校是“以商科和轻工学科为特色,理、工、文、法、经、管、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学校以‘轻工’为特色,学科专业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山西医科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学校以医学学科为主,积极发展理、管、法、文、工等学科,各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总的来说,这些高校都会强调自身有哪些优势、特色学科,以及阐明整个学校的学科布局情况等。可以说,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基础,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往往会定下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调,因此很多高校往往将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作为其最主要的办学特色。
第二,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比较注重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因此将协调本校与当地社会的关系作为其办学特色,如河北工业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其办学特色是“理论与实践、办学与兴工、立校与报国”相结合,即强调其办学注重与生产实践和工业发展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深圳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其办学特色是“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并进一步解释说,“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 “积极拓展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全面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发展”,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其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广西科技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其办学特色是“校市相融、校企合作”,这是因为“学校充分发挥在广西工业经济中心、我国西南地区工业重镇——柳州办学的区位优势,依托地方办学,为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将加强学校与所在城市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作为其办学特色。
第三,从精神文化出发。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从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其办学特色,如延边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其办学特色是“以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为基础,以典型的多文化环境为背景支撑,构建具有跨文化素质特点的民族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因为延边大学地处民族地区,“学校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托民族特色与区域优势,将学校建设成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成东北亚研究及图们江流域开发、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基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重要地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因此该校把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其重要的办学特色。浙江工业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其办学特色是“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实际上其对浙江精神的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对当地区域发展的重视。塔里木大学在章程中提到,其办学特色是“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胡杨”是中国新疆沙漠中的树种,它可以忍受荒漠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生命力顽强,因此胡杨精神可以归结为一种勇于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塔里木大学所在地恰恰是胡杨树分布较多的地区,因此继承和发扬胡杨精神恰恰体现了大学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辐射作用,同时也是该校办学特色的鲜明体现。
就“精神文化”的角度来说,它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也有相通之处,如浙江工业大学在突出“以浙江精神办学”的同时也重视“与区域发展互动”。塔里木大学在突出“用胡杨精神育人”的同时也重视“为兴疆固边服务”。这是因为一个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地区文化来源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反作用。而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其服务地方的倾向性使其必然关注地方文化,在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会用地方文化铸就自身的办学特色。
此外,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表1-1和表1-2便会发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一所高校对办学定位的陈述和对办学特色的陈述往往有交叉重叠的地方。如北京工商大学在突出自己在商科和轻工学科方面的办学特色的同时,强调要建设成为一所多科性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在突出自己在化工方面的办学特色的同时,也强调要建设成为一所多科性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在突出自己在交通方面的办学特色的同时,强调要建设成为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多科性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等概念都是对高校办学类型定位的描述,前者主要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来将其与单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区分,后者主要从科研含量的角度来将其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院校相区分。一所高校的办学类型定位不但反映了其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办学特色,因为办学定位不同的高校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很多高校会将其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方面的表述融合在一起。
第二,一所高校不仅仅局限于总结办学特色,同时也致力于创建办学特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章程中提到,要“坚持水利电力为特色”, “努力形成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湖北工业大学在章程中提到,要“彰显‘绿色工业’办学优势和特色,努力成为推动工业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昆明理工大学在章程中提到,要“突显区域、有色金属行业办学特色”, “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可见,这些高校在阐述本校的办学特色时,固然有对现状的总结和归纳,但同时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和努力方向,推进了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