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初来香港
当年离开家乡的林爷爷,开始了在香港独自打拼的日子。
刚开始的一年,因为不懂粤语,他只能在制衣厂里当小工。香港物价十分高,在70年代末,一顿早餐都要10元港币。为了节省下这笔开支,他每天早餐都只买一个小饼,吃不饱就到大排档上喝凉开水,喝到饱腹为止。这对于以前在老家一顿需要吃好几碗米饭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虽然是一个流水线上的小工,但林爷爷仔细钻研制衣技术,希望有朝一日能学到本事。上天总是垂青努力的人,幸好这一年他熬过来了。第二年他就拿着积攒的一万多块钱,加上向表兄弟借的部分钱,在香港开了一个小小制衣厂。算是小老板的他不敢懈怠。来港40年,他进过全港最高级的酒店,但只是为了应酬。工作以外,他甚至没有去过海洋公园、大屿山等香港有名的景点。他从来到哪里都是坐的士去,坐的士回,不在路边逗留。他说他对资本主义纸醉金迷的生活并不迷恋,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
尽管林爷爷不喜欢灯红酒绿,也许显得不是那么入流,但他说他靠着自己在内地毛泽东年代养成的“舍己为公”的理念,赢得了客户和同事的信任。比如,他从不用公费接待吃喝,接待客人用的甚至是自己的钱,这点可能是他在毛泽东时期养成的习惯。
他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呢?林爷爷说,靠着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去克服一个个困难,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连死都不怕,问题怎么会解决不了呢?”林爷爷反问我。他厂房里的衣车从开始的时候只有五六种,发展到之后五六十种,针也分有单针、双针、三针、四针的。对于他这个原来在内地围海造田、兴修堤坝的“粗人”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林爷爷说他当时想起毛主席说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学习内地厂长每周有固定工时、要下厂房劳动的规章制度,他经常和工人同吃同住,虚心向他们学习技术。久而久之,他学到了一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技术,在工人中也渐渐有了威望,这也和一般老板的形象有些不一样。
做生意到后期,林爷爷成为某国际品牌的生产商,经济上也相对比较富裕。他出席过全球的会议,见过该品牌的董事长在飞机上给各大洲合作商开会的场景:“就是一个大洲一个大洲地教训你。”他也曾经出入香港顶级的餐厅。不过他还是最怀念毛泽东时代。他说在香港这个社会,见了太多穷苦百姓:有多少每天睡在公园、桥下的无家可归的人,又有多少年过半百还在辛苦持家的人。他不禁回忆起他所经历的毛泽东时期,那时大家不用考虑养老、住房、看病、读书……
但我也不禁好奇,林爷爷所怀念的那个时期,究竟是他心中的“共产主义”,还是更多倾向于“平均主义”?如果换作现在,这个时代还能存在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