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我家孙子打奶奶
蔡槐庭的“蒸人甑煮人锅”传开后,蔡槐庭就成了家长吓唬小孩的“法宝”。谁家小孩不听话,只要说“蔡槐庭来了”,小孩就乖乖听话了。出人意料的是,“蔡槐庭来了”还真引出了一场处死小孩的命案。
凉江当地的李家有个六七岁的小孩,父母一年到头都很忙,因此一直由奶奶负责照管。这是中国最传统、最常见的家庭分工模式:年富力强的爸爸妈妈干各种繁重的体力活,以养家糊口;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照看小孩,协助料理家务。这种分工模式很有效率,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爷爷奶奶照顾小孩时,往往会迁就纵容,娇生惯养,因此小孩很容易形成好逸恶劳、蛮不讲理的坏习惯。这些问题也真发生在李家奶奶和李家小孩身上。
李家奶奶把孙子当作宝贝一样看待,真是捧着怕飞了,含着怕化了,孙子要怎样就怎样,只要自己能办到,孙子要星星,她决不会给月亮。在奶奶的宠爱、袒护下,李家孙子自小就蛮不讲理,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甚至追着奶奶打。两三岁时,孙子打奶奶,奶奶只当他调皮、贪玩,一边挨着孙子的打,还一边责骂自己不好,向孙子道歉。四五岁时,孙子还是动不动就打奶奶,这个时候的孙子力气更大了,打起人来,还是比较痛的,奶奶有些难以承受了,因此常常会躲开孙子的追打。为了阻止孙子的追打,李家奶奶也想用蔡槐庭来吓唬吓唬他。因此,孙子追打时,奶奶常常会喊:“蔡槐庭,快点来,我家孙子打奶奶。”
李家孙子最初听到“蔡槐庭”三个字,不知蔡槐庭是什么人,还真有点害怕,会停止追打。奶奶喊多了,他发现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此后也就不当作一回事了,照打不误。六七岁了,李家孙子长得更壮实了,脾气也更任性了,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追打奶奶,以致村里的邻居都说:这个孩子没教养。但李家奶奶还是一如既往地宠爱孙子,即使被孙子追打,也只是一边喊着那句对孙子毫无作用的老话:“蔡槐庭,快点来,我家孙子打奶奶。”一边四处逃躲。
有一天,李家奶奶带着孙子赶集。在赶集的路上,孙子一不高兴,又追打奶奶。奶奶见孙子要追打自己,也像平时一样,一边逃躲,一边喊着:“蔡槐庭,快点来,我家孙子打奶奶。”
谁知这一天蔡槐庭也来赶集了,刚好看到李家孙子在追打奶奶,听到李家奶奶的呼喊,当即叫随从把李家孙子抓了起来。李家奶奶见有人抓了自己的孙子,也没有太在意,以为说明一下情况就没事情了。一听说抓自己孙子的正是蔡槐庭,顿时吓懵了,赶紧说自己是和孙子闹着玩的,请蔡大人高抬贵手,放了自己的孙子。原来,在古代,孙子打奶奶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死罪,如果一定要按“孙子打奶奶”的情节治罪,那孙子就要被处死。
李家奶奶很焦急,李家孙子却仍然满脸怒气,即使知道蔡槐庭就在面前,也不把他当作一回事。原来,被娇惯坏了的孙子经常听奶奶提到蔡槐庭,已经习以为常了。蔡槐庭本来打算给李家奶奶面子,放了李家孙子,但见他这样小小年纪就目空一切的神态,觉得以后也不会成为善良之辈,因此决定惩罚他。奶奶听说蔡槐庭真的要惩罚孙子,当然舍不得,说孙子年纪太小,还不懂事,请蔡大人放过自己的孙子。
蔡槐庭说:“如果这个小孩是真的不懂事,那是可以放了他,如果他懂事而打奶奶,则是大逆不道,就绝不能宽恕。”
怎么检查孩子是否懂事了呢?蔡槐庭叫随从准备了一碗蒸熟的黑豆和一碗尚未干燥的山羊粪,二者形状、颜色、分量都差不多,把两只碗都端到李家孙子前面,看他吃哪一碗。如果只吃黑豆,说明他是懂事的;如果他同时也吃羊粪,说明他还不懂事。
李家孙子当然不会吃羊粪,蔡槐庭也毫不怜惜地处死了李家孙子。有人说,蔡槐庭在处死李家孙子和蒸死船老大之事上是“造了大孽”,在民间传说中,蔡槐庭也因此成了一个非正非邪、亦正亦邪的奇人。
本故事未见于《副卷》,《传奇》中也没有载录的痕迹,笔者小时候曾听父母等讲过。本文据蔡基容讲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