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从理论到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对于一些企业或部门,降低信用风险是其首要任务;而对于另一些企业或部门,适当地承担信用风险却是其获得收益的基本手段。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完全避免信用风险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尽量利用信用(或信用风险)创造出的机会,同时尽量避免信用风险的不良后果,以获得最高的收益。信用风险管理是通过对信用风险要素的识别、信用风险水平的度量、信用风险点的监控、信用风险的控制、缓释和转移等手段来促进企业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可以是自身风险和外在风险,管理自身风险是提高自身信用水平,管理外在风险是降低交易对手、客户或投资品信用风险的负面影响。本章简要讲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性目标;分析企业管理团队的信用风险偏好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提出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则,并帮助读者了解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结构。

5.1 信用风险管理的地位

信用风险管理无疑是金融风险管理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部分。近年来,随着信用违约事件的频频发生,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对信用风险的监管更加严格,各相关主体的重视促进了信用风险分析和评估技术的不断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与新老客户建立和维系交易关系是所有企业市场部门的目标,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易关系都会给企业带来好的结果,有些交易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从而影响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声望。许多企业总是试图隐瞒其不良的信用记录,甚至在主观上伪造好的信用记录。在信用信息充分的经济体中,企业可以通过查询历史信息,利用自己的信用分析技术和评估方法,也可以借助于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获得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评估数据,并控制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其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金融机构往往是依靠对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的经营而实现盈利的,因而必须能够准确地辨别和度量风险。例如,银行或其他信贷机构必须具备区分优良资信客户和不良资信客户的能力,能够预期客户违约的概率和利用适当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来降低信用风险,减少信用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非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同样重要。在现代信用经济社会,普通企业至少需要在两个角度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第一,企业从银行等信贷机构获得贷款或者从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是其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渠道,为了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充足的资金,企业有必要按照金融机构和金融投资者的要求改善自己的信用资质,这无疑要求企业进行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第二,现代企业为了更快地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善于利用赊销手段。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和期限结构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赊销管理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可以避免因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是使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信用交易的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各个主体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来实施对信用风险管理。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会因整个经济社会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和完善而发挥作用,因而信用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市场经济有效地运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优胜劣汰机制的有效发挥,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分析主体的了解的综合性上。信用风险管理的前提是识别和度量主体面对的所有风险要素,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主体的内外部环境,掌握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估结果一定是建立在对主体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信用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决定了其重要地位。

对于企业,在与不完全了解的交易对象签署协议之前,依据信用风险管理来进行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与财务不稳定的对象进行交易,减少资产损失或者可以避免损害自身企业的商业声誉。一个机构在与客户开展业务之前,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对方完整的信用分析报告,这是保障该业务有价值的关键。如果需要对方信用水平的初级评估数据来将风险的损失最小化,最好获取一份对方的商业信用状况的一般概述报告。这种报告有可能提供该公司的法定资料以及账户数据、收益亏损信息、所有者信息、办公场所以及管理者等信息。但是,如果依赖信用风险管理来提高风险决策,则需要进行全面的信用审核,对交易方的财务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全面信用风险管理分析拥有最新最全的交易方信息,包括对方的支付记录、银行贷款记录、租赁记录、违约破产记录、股东信息、资金流、经营增长率以及其他法律记录。这有助于评估交易对手可以实现交易的概率,也有助于比较各个交易方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他们与其供应方和客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