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新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航空地理测绘对比官方数据

在2010年,当深水地平线号石油钻井平台的海底油井发生石油泄漏时,那些涉及这些高级概念(航空地理测绘等——译者)的问题还未被提出,更别提得到回答了。实际上,公共实验室在那时甚至不存在。那些环保积极分子对这一事件的考虑主要有两个层面:短期内,他们想要了解那些泄漏的石油会在哪里触及陆地,以此来确定他们可以在哪里进行集中清理。而之后,这些信息也将对评估责任与损失有所帮助。

当泄漏污染达到最严重的程度时,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曾阻止摄影师靠近海岸。当时的领空限制也禁止低于3000英尺(约914米,1英尺=0.3048米)的飞行;而新闻单位的直升机或飞机在高于3000英尺的高度飞行时,则无法获取清晰的照片来显示石油是否触及陆地。

公共实验室记录石油触及陆地位置的方法既有长处,也有不足。公共实验室依靠一项古老而又简单的技术,例如将数码相机系在气球和风筝上,并通过塑料汽水瓶制作羽翼来固定整个支架。公共实验室把这些装置悬浮于海岸线上方,并用风筝线拉住它们。当气球飞起来时,数码照相机便会根据自动计时器的设定自动拍照,并获取清晰度为每像素3厘米的照片。此后,公共实验室将气球收回,取出其中的记忆卡,将文件通过一个专门合成照片的工具Mapknitter进行加载,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以显示出海岸线。这些从空中拍下的照片显示,从路易斯安那州的拉法耶特南边一直到阿拉巴马州的佩蒂多角都有许多黑色的污染。

新闻记者自己收集数据,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官方数据不总能被信任,有时可能因为官方数据并不完整,或者数据有误。马特·利平科特是公共实验室的硬件设计师,他指出,在石油泄漏的事件中发生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桩案例就表明,官方关于石油在哪里触陆的数据是有误的。在英国石油公司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ERMA)建立了一个地理数据库,并将从路易斯安那州到佛罗里达州10多处地方的石油污染情况按照总分为6的标准来打分。那一数据库后来成为《纽约时报》和《卫报》以及其他诸多媒体制作地图时所依据的数据来源。紧急事务管理总署表示,依据其承包商于2010年7月22日所获取的观察情况显示,在位于新奥尔良南面20英里的威尔金森海湾,一些浮动的水栅门将石油挡在了海岸之外。[2]巧合的是,多斯梅根所属的路易斯安那吊桶队(地方环保组织,英文原名为Louisiana Bucket Brigade)也在那一天使用气球与风筝收集数据。他们的照片显示,石油已浸没芦苇、沼泽以及那些已损坏的水栅门,而那些水栅门原本是用来挡住石油触及陆地的[3](虽然紧急事务管理总署的数据可能会被质疑,但没有一家媒体所制作的地图的清晰度可以在它们发表的内容里显示利平科特所提到的那种数据错误)。

气球制图在此后变为公共实验室数据收集的常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了环境冲突的地点,以及许多“占领”事件的群体。